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1644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明帝國的崇禎十七年,大順政權的永昌元年,同時也是清帝國的順治元年,這些熟悉的年號,說明了這一年的複雜性。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歷史告訴我們,清帝國最終統一了中華。但是1644年的上半年,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多爾袞和他的清帝國能夠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而多爾袞的成功,更是深刻詮釋了一句由來已久的哲言。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01 京師兩度易手,中華三國鼎立

1644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大順帝國皇帝李自成策馬進入帝國的首都北京。然而僅僅在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就在匆匆即皇帝位後撤出北京。(關於李自成失敗的原因,請移步 ,在此不再贅述。)

五月二日,大清帝國攝政王多爾袞,再次昂首跨入了這座已經是軍事空城的帝都。許多官紳不明覺厲,但還是把多爾袞迎入了皇宮裡僅存的武英殿。

然而,就在李自成撤出北京的同一天,大明帝國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實力派史可法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南京城外的燕子磯,準備繼續在南方延續朱氏大明帝國。五月三日,朱由崧正式就任監國,五月十三日,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史稱南明。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如果我們暫時把目光從張獻忠等人的身上移開,會發現此時的中華大地上已經形成了新的三國鼎立:以李自成為首的、脫胎於農民起義的大順帝國;以順治皇帝福臨、攝政王多爾袞為首的大清帝國;以朱由菘為首、史可法等人執政的南明帝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都無可爭議的捲入到了這場新的逐鹿中原的權力遊戲之中。

如果此時,我們要對他們的實力做一個分析的話:南明弘光政權雖然喪失了北方大片國土,但南方廣大地區仍然處在明帝國官吏的手中,皇帝既立,效忠朱由崧自然比李自成和多爾袞要名正言順得多;大順政權雖然丟了京師,但山西、陝西、湖北、河南等廣大的北方之地仍在手中,數十萬大軍並未傷及筋骨,橫掃北方威名仍在,“開門迎闖王”民聲餘音繞樑;而多爾袞雖然佔領了北京,但官紳百姓未附,此時手中所能依仗的不過是10餘萬滿洲軍隊、吳三桂等降軍,還有關外的根據地而已。

大順和南明孰強孰弱不好評定,但多爾袞的清帝國,無疑仍是最弱勢的一方。

然而,令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1644年底至1645年初,大順軍節節敗退,已經進退無據,當年五月,李自成死於湖北。緊接著,在清軍的攻擊下,南明政權瞬間瓦解,同樣在1645年五月,弘光帝朱由崧被俘。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僅僅一年之後,天下局勢大變,原來最為弱勢的多爾袞和他的清帝國,已經基本佔據了原大順的西北和河南湖北之地、山東淮北之地,還將勢力拓展到了長江以南。雖然20年後,清帝國才真正統一明帝國故地,但此時,清帝國統一全國的形勢實際上已經隱隱若現。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02 為什麼是多爾袞和清帝國?

很多人將南明的失敗歸結於清八旗軍的強大戰力和南明的軍心不一,這並非全無道理。然而,這卻無法完全解釋,在明末農民戰爭中歷練了十多年的、擁有精兵強將的大順軍迅速敗亡的事實。

在冷兵器時代,優秀的騎兵擁有著天然的壓制力這是事實。然而,火器在明代初年就已經普及在軍隊中,朱棣還曾採用三線戰法成功剋制騎兵衝擊力。如果在明末,還僅僅用騎兵的壓制力來說事,應該有失片面。而且,清帝國的滿洲騎兵僅僅10餘萬,很多戰役是靠著投降的明軍完成的,這些連農民軍都打的那麼吃力的他們,又為何在一年之內變得所向披靡呢?

與此相對應,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在1644年前後,許多總兵以上的明軍高級將領和高級官員、地方官紳紛紛拜倒下多爾袞的腳下。這其中,九邊之一的明大同總兵姜瓖在多爾袞一紙命令下就投靠了清廷;而明恭順侯吳惟英之弟吳惟華更是主動替清廷招攬地方;其餘如馮銓、唐通、周伯達、劉達、趙兆麟等官員的早早投靠更是說明這並不是個別現象,更無論清軍所到之處,當地故明官紳紛紛投降。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而這些人脈深厚的明高級官員和地方實力派的活動,在清軍攻佔和管理地方的過程中,甚至不亞於清軍的作用,是清廷能夠迅速控制廣大地域的主因之一。

這個現象並不合理。且不說明清為敵數十年的事實,滿洲人的生活習慣、文化習俗、服飾髮型,都足以說明和漢人的巨大差距。那麼為何這麼多官紳士人會在這麼短時間接受一個異族政權而不是選擇大順或者南明呢?

實際上,這是在多爾袞和清廷的巨大努力之下實現的,在廣泛聽取了范文程等早期為了爭取漢族官紳士人的支持,多爾袞在兩個方面煞費苦心:

  • 清續明後,為中華正統。為了使漢族官紳在心理上認可,多爾袞在進京第三日就即“今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還說為明“復仇討賊”。清廷對崇禎帝可謂極盡哀榮,諡號、廟號、帝陵等等一應俱全,同時擺出一副繼承明帝國在中華的正統的形象,消除異族政權的痕跡,解除漢族官紳士民投降的心理障礙。
  • 全盤錄用,加官進爵。不僅如此,多爾袞還對故明、大順留下的官員幾乎全部錄用,甚至到了加官進爵到他們受寵若驚的地步(比如馮銓)。同時,多爾袞下令停徵不合理的賦稅,免除部分地區賦稅;保護官紳士民的利益,凡是農民起義被奪的盡皆歸還。這些政策說明了清廷的胸懷和入主中原的決心。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同樣與之相對應的是,大順政權普遍的“追贓助餉”、南明政府大肆懲辦“從賊逆臣”,這一對比之下,清帝國雖然是異族政權,卻似乎比漢人正統南明和出身平民的大順政權更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當時以及後世史家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才是清廷得以入主中原、南明弘光掌權和大順李自成速敗的根本原因。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03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出自著名的儒家經典《孟子》。很多人批評這句話是一個偽命題,然而很多人也同樣把這句話封為經典中的經典。

然而,關於這句話的實踐,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細節中找到很多蛛絲馬跡。

漢高祖劉邦入關中時與吏民“約法三章”“不欲費民”深得民心,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獲得了民心加持的不少優勢。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劉邦的民心是“召諸縣父老豪傑曰”、多次“撫父老”“告父老”等行為而得到的。劉邦雖然起自寒微,性情流氓,大殺功臣,卻還留下了非常不錯的歷史形象。

同樣起自寒微,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有些不一樣,在得到儒士們支持而後取得天下之後。他表現出了真正關心底層民眾,而厭惡作威作福的士大夫官吏們的心態,這點從他允許民告官、小貪巨罰等等很多政策中都可以發現。然而,朱元璋在歷史上的形象卻十分暴戾,一點也不完美。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實際上,劉邦的作為和朱元璋前期(朱標死前)差異並不大,然而兩者的形象差異似乎說明了一些所謂“民心”的問題。

在另一位開國皇帝劉秀的記載中,我們經常可以從他的政策中(比如,度田的不徹底、功臣獎賞、強項令董宣的無奈)發現他對豪門大族們的特殊關懷,強項令董宣的故事更是說明,當時的豪強可以直達天聽,任意妄為。然而劉秀復漢卻被認為是順天應人,劉秀本人也留下了古今最完美的皇帝形象。

我無意否認劉邦、劉秀的功勞和能力,也不想為朱元璋的屠殺功臣辯護。只是想證明一個問題,“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並不是一個偽命題,但是所謂民心並不一定是底層百姓的認同之心,而是那些“父老”“豪傑”等豪門大族、儒士們的認同之心。

而同樣,多爾袞和他的清帝國在1644年的表現,更是將這句話詮釋的淋漓盡致。

上文看到,對於官紳群體,多爾袞極盡籠絡。然而,對於底層百姓,雖有惠政,但多爾袞更多的是表現出了他鐵腕的一面。1644年入關時,多爾袞曾嚴令軍民剃髮易服、遵從滿俗。失敗後,僅僅過了一年,多爾袞又強制推這一政策,還伴有圈地、投充、緝捕逃人等等政策,甚至激起民變也在所不惜。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這些政策一方面意在消滅漢人文化,另一方面則完全就是罔顧社會發展的落後政策。多爾袞因此遭到了廣大百姓的普遍反對,然而清廷統一的步伐仍舊勢不可擋。不得不說,這仍然是那些被他們籠絡的官紳鄉紳們的功勞。

從劉邦到劉秀,從朱元璋到多爾袞,他們的成功,還有差別巨大的歷史形象,說明了“父老”們、“豪傑”們、官紳鄉紳們的能量有多麼大。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04 士大夫與清帝國的成功

從春秋戰國開始,在全民教育以前,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擁有比普通平民更好的知識教育,卻也不是天生的貴族血統,但他們達則出將入相、壟斷資源,窮則著書立說、遺澤後人,每一次的帝國興衰都離不開他們的影子,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有他們出謀劃策、安定地方。

從劉邦時期的父老豪傑,到東漢的豪門大族,到魏晉的士族門閥,再到隋唐的地方郡望,科舉興起後的文官群體,直到明清時代的官紳鄉紳,都是這一群人的時代體現。這些群體表面看來並不相同,但實際上卻一直是一脈相承的一群人,我們姑且可以他們叫做“士大夫”。

這些士大夫們上承朝廷的命令,代表朝廷向百姓發佈、解讀方針政策;下代百姓發言,代表知識匱乏、不善表達的底層百姓向上反饋他們的意願。在太平時代,他們手握筆桿子壟斷教育和朝堂;戰亂時代,他們振臂一呼,農民起義往往改頭換面,聽從麾下。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這些士大夫們一直左右著所謂“民心”,也是封建王朝統治者一直想要籠絡、想要得到的的那個“民心”。

實際上,士大夫是一個龐大的、良莠不齊的階層,他們中間有數百年衣冠的貴族,也有驟然而起的地方實力派;他們中間有清廉愛民的好官吏、清雅高潔的隱士,也有功名利祿的蠹蟲、沽名釣譽的假清高。雖然因帝國形勢變化,他們也一直在流動和變化之中,但有一點沒有變,那就是他們左右民心的能力。

清帝國(後金)與明帝國,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人的對抗,數十年的文化交融,多爾袞顯然十分清楚這一點,也清楚這些士大夫們(官紳鄉紳)的能量。恰恰在理學、道統逐漸走向桎梏的文官政治沒落之下,有一部分士大夫已經開始尋找新的精神寄託和天下己任,遠遁山林;而另一部分在經世致用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甚至有些人純粹沉醉於功名利祿。而這些人,正好為多爾袞所用。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實際上,我們並不能完全斷定他們的對與錯,就像我們不能完全斷定清帝國的功與過一樣。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多爾袞之所以全盤接受明順官吏、加官進爵籠絡他們,正是深深懂得並善於利用他們的能量。這才有了清帝國在短短數月之間,打敗了比清帝國強大的大順李自成和南明朱由崧,一步一步的創造著奇蹟,並最終成功取得統一天下的偉大成就。而多爾袞和清帝國的成功,加上開歷史倒車的民族政策,也就深刻詮釋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完)

1644年,大清、大順與南明三國鼎立,為何最弱的多爾袞成最大贏家

ps:近來有看到所謂《新清史》說清帝國非中華帝國的言論,我想本文中部分細節,足以說明,清帝國正是在成為中華正統之後,才得到士大夫的支持,最終統一全國的。

參考資料:《史記》司馬遷;《南明史》顧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