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緣何為“大清”

漢朝因漢王劉邦而稱“漢”,唐朝因唐王李淵而稱“唐”。“清”這個名字有具有什麼意義?是因音有字還是因字成音?大清名為“大清”,皇太極做的是什麼打算?

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與軍事行動,皇太極終於使後金政權趨於穩定。恰在此際,多爾袞獻上“傳國玉璽”。皇太極意為“天賜之寶,此一統萬年之瑞氣也”,改元崇德,改國號清。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五日,滿洲諸貝勒、固山額真,蒙古八固山額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貝勒及滿洲文武官員齊集。大貝勒代善及內外諸貝勒、文武群臣共上表,分別以滿、漢、蒙三種文字書寫。多爾袞捧滿字表、巴達禮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漢字表各一道,率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宮門下跪,皇太極在內樓,御前侍衛傳達,皇太極命滿、蒙、漢三儒臣捧表人,諸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之禮,左右列班候旨。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讀,文曰:

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諸貝勒,恭維皇上承天眷佑,應運而興。當天下混亂之時,修德禮天,逆者威之以兵,順者扶之以德,寬溫之譽,施及萬方。征服朝鮮,統一蒙古,更獲玉璽,內外化成,上合天意,下協輿情。以是臣等仰天心,敬上尊號,一切儀物,俱已完備伏賜愈尤,勿虛眾望!(《清太宗實錄》)

表中簡單地回顧了一下皇太極的功績,並且指出該功績足以讓皇太極順應天命,加皇帝之尊號。而且一再強調,加皇帝尊號其實是天意使然,不可推辭。這個理由讓皇太極正好順水推舟,表示同意,併發誓倍加乾惕,憂國勤政。

消息由儒臣傳出,眾皆踴躍歡欣,四月十一日,皇太極正式祭告天地,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建國號大清,實際是把後金改為大清,改元崇德,即天聰十年為崇德元年。從此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清朝廷誕生了,就是這個封建王朝統治全中國268年,跨古代、近代兩個歷史時期。在此之前一年,皇太極下令國中之人皆稱滿洲原名,禁止稱諸申(也就是女真),一個少為世人所知的滿族因而擴大為舉世聞名的中華民族重要成員。

關於大清國號的意義,一種說法是在改國號的前一年,也就是1635年,皇太極便廢除了族號“女真”,改稱“滿洲”。在滿語中,“滿洲”的發音與“曼殊”相似。“曼殊”一詞來自佛教,本是一尊佛的名字,意思是“清之帝王”。皇太極用“清”代“金”作為國號,對於取代明王朝和籠絡各族人心,都比“大金”或“後金”所能起到的作用大得多。

另一種說法恰與上面的說法相反,乃是捨去“清”的本意而用其發音。滿語中的“清”和“金”屬諧音字,在發音上,漢語的“清”與滿語的“金”發音相同,把“金”改為“清”,只是改了一個發音相同的漢子而已,滿文中卻無需改動,這樣做的目的只是出於對明朝進攻、對漢人的統治需要罷了。

具體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現在史學上尚無定論,以至於還有很多種說法的流傳:例如皇太極曾經得到一方據說是奪自元順帝之手的傳國玉璽,皇太極因此該國號“金”為“清”。至於傳國玉璽與“清”有什麼關係,那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