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莊子:最失敗的人生狀態,就是活得太“做作”。

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01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著自己“想去做什麼事情”,那麼他就活得太“做作”了。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不去想怎麼應該做什麼,而是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

在這看似沒有區別的狀態下,卻藏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境界,更藏著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結局。

每天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說明是自己的生活烘托著自己去做某一些事情,這叫做“理所當然”;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琢磨著自己想去做什麼事情,說明是用他的主觀意識引領著自己的身體去做事,這叫做牽強。

因為人的意識和情感,是違背天道的最大的笑話。

人性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了對於客觀的認知,以主觀的情緒和意識作為主導,妄圖控制自己的人生,這就產生了妄心,由妄心而生的就是妄念,而人生所有的錯誤和深淵都因妄念而起。

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道德經》中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

天的法則是減少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但是人的法則卻不同,常常是剝奪不足的而供奉有餘的。

比如說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無限放大這個人的優點,而忽略的缺點,但是當一個人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無故放大這個人的缺點,而忽略他的優點。

人性總是深陷於主觀意識的矇蔽之中,而不自知,甚至還沾沾自喜,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標準,妄圖控制自己的人生。

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小到人生的細枝末節之處,也就是生活的點點滴滴,大到人生的大方向和大結局之中,都藏著主觀妄念的影響,從而讓人生變得更加做作。

就好像世俗之人總有太多的慾望和想法,但是這一些想法背離了自身的狀態,整天做著白日夢,幻想著不屬於自己的人生,最後因為自己的妄念而招致禍患,背上一個負累的結局,還抱怨著“人生皆是苦海”。

所以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別讓自己活得太做作,而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便是道家的“無心無為”。

道家思想中的核心是“無為”,所謂“無為”就是拋開自己的主觀妄為,順應外在所有的一切自然規律。

所以《道德經》也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聖人輔助萬物,按其自身規律發展變化,而不是輕舉妄動。

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02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在呂梁地區遊山玩水,那裡高懸的瀑布有二十多丈,水流能濺出四十多里,魚鱉都無法上游,但是卻有一個男子在游泳。

孔子看見之後,還以為這個男子遭遇困苦而想自殺,就派弟子順著水流方向去救那個男子,誰知道那個男子一下躍入水中,潛了好幾百步遠才浮出水面,披著頭髮唱著歌走到岸邊。

孔子見到男子就說:“我以為你是鬼,仔細觀察才知道是人,請問你游泳有什麼道術?”

男子說:“我沒有什麼道術,開始於習慣,長大變成習慣,成年之後順應自然,我與漩渦中心一同入水,又隨湧出的漩渦浮出,順從水性,而不按自己的私慾妄為妄動,這就是我之所以能在那裡游泳的原因。”

孔子又問:“什麼叫做開始於習慣,長大了變成習性,成年後順應自然?”

他回答說:“我生在山中就安於山中生活,這是我開始於習慣;我在水邊長大,就安於水中生活而積久成性,這是長大之後成為習性;不知道我之所以那麼做的原因就那樣做,這就是順其自然。”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順應自然,不以自己的主觀妄心與私慾去施為和做作,如同這一篇故事中男子的回答:“我不知道之所以那麼做的原因就那麼做了,這就是順其自然”

莊子:人生最大的敗筆,就是活得太“做作”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以無心去修心,不要去想自己應該怎麼做,順應外在的環境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別讓自己的慾望和情感走在身體的前面,才是擺脫世俗愚昧最好的智慧。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