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出品 /幣前線研究社(ID:bqx556)

文 / Lucas

2008年的事件極大的證實了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新興市場危機和21世紀初互聯網危機之後選擇性干預所引發的懷疑。

在一場威脅到“系統性”利益的重大金融危機發生時,事實證明,我們生活的時代不是一個有限的時代,而是一個大政府、大規模行政行動、干預主義的時代,這種干預主義與軍事行動或應急醫學的共同點多於與法治治理的共同點。

這揭示了一個基本但令人不安的事實,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壓制一直影響著整個經濟政策的發展;現代貨幣體系的基礎是不可削弱的政治。

我記得有幾次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對世界大事件深感恐懼:1967年的贖罪戰爭,馬丁路德金的暗殺,以及兩個月之後的羅伯特.肯尼迪遇刺。

我還能想象自己坐在猶太教堂裡,聽拉比馬丁·羅森伯格(Martin Rosenberg)談論以色列可能不復存在的場景,我還記得在等待校車時,在RFK被槍擊後,我感到非常難過。我真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從我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反應以及電視新聞報道中我可以看出我們的生命正受到威脅。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在美國911時間中也有這種感覺,每次發生大規模槍擊案(尤其是校園槍擊)或恐怖襲擊時,都會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期間再一次回來了。

世界上有黑暗勢力,有時他們會取得勝利,至少在“好人”重新集結並開始反擊之前是這樣的。

在金融危機已過去的10年時間裡,一些事情發生了根本變化,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場的結構。一些金融危機可以說是由金融數字化引起的,金融數字化使金融從業者能夠將每一份金融信息轉換為1或者0。

這導致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爆炸式增長,將全球金融體系推向崩潰的邊緣。儘管有一些相反的說法,但監管機構未能在危機後解決衍生品帶來的風險,並且它們仍然存在重大的系統性風險。

衍生品的一個關鍵方面是它們能夠將基礎金融工具與基於這些金融工具的衍生工具割裂開來。在信用違約掉期(CDS)和債務抵押債券(CDO)等衍生產品中,抵押貸款與它們所融資的房地產(或者公司債券)、以及它們所融資的公司之間的關係被高度弱化。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只要金融市場穩定,這種脫節就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市場面臨壓力時,這些產品所蘊含的槓桿作用就會變得非常成問題,因為與參考證券的基本面脫節的金融工具,只不過是沒有實質或意義的擬像。在一個充斥著保護不道德和無原則的經濟參與者的法律藉口的世界裡,這變得尤其麻煩。

將沒有契約的債券視為一種週期性現象聽起來可能很聰明,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深刻的道德腐爛的跡象,在這個系統的核心。儘管信貸市場扼殺了對銀行的任何的保護措施,但股票市場同樣努力消除了對其的保護。

ETF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發明,它以低成本、易於執行以及幾乎任何他們想要的股票風險敞口的承諾來吸引投資者,同時減輕了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責任。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雖然ETF不是衍生品,但它們建立在支撐衍生品革命的間接投資理念之上;一些人把它看作是“傻瓜的衍生品”。並且還創造了一種自我補充的動量機器,將更多的資金注入由數萬億美元央行流動性所驅動的市場之上,而這一市場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再加上ETF,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和其他非經濟買家持有的數百億美元股票,以及每年近10億美元的企業回購,這些企業以廉價借款和市場融資,不再提供真正的價格或者一些可靠的信號。

這些因素在金融危機之前都不存在,當然也沒有達到今天的程度。

蘋果公司、Facebook、谷歌、Netflix或亞馬遜,這些公司並沒有以人們認為的方式改變世界,也沒有改善地球上的生活質量;相反,這些所謂的奇蹟般的發明大多促進了自我主義和非生產性的人類行為。

即使是打著拯救地球汙染的電動汽車,也會對環境問題產生汙染(電力生產會造成汙染,我們將不得不在某處處理這些廢棄的電池),而且可悲的事,這些問題的並沒有得到任何一方面的解釋。

並且FAANG(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谷歌)從未提及過,FAANGs的崛起與美國自殺和吸毒過量事件的激增同時發生有何關係,但也許有人應該考慮一下,這或許僅僅是一個巧合,還是新技術助長的日益孤立和"自戀"的後果。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美國經濟並不像目前的經濟數據所顯示的那樣強勢。

經濟增長比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時代有所改善,但其基礎是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和不可持續的財富不平等。我們正在陷入另一場金融危機之中,其起因是過多的債務和過多的投機。

美國國人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感到自豪,但這種創新與消費主義、八卦等非生產性活動有關。我們需要的政策是促進實質性的經濟增長,而不是金融工程式的社交媒體驅動。如果止於此,這些全部都是紙上談兵。

稅收法案上的第二和第三季度達到頂峰。美國企業第一季度匯回約2250億美元,第二季度匯回1050億美元。摩根大通估計,整個2018年,它將匯回總計5000億美元的資金,所以這已經算是半途而廢了。

摩根大通預計,其中1240億美元可能用於股票回購,1330億美元可能用於債務削減,而僅130億美元(約5%)用於資本支出,這個估計是令人不安的。

金融危機2.0:謹防“傻瓜衍生品”

如果我們所謂的那些科技巨頭專注於醫學研究和製造業或者新技術的突破,而不是譴責“保守派”的聲音,並且使用者隱私不再被盜取,那麼人們將會處於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之下。當技術被用於關閉話語並佔用人們時間時,甚至盜取用戶隱私的情況之下,它可能就不是一種純粹的“好東西”。

就如今日一般,如喬治·吉爾德認為,FAANG正在努力達到頂端,不久將被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新興技術所取代。“這並不是說比特幣會漲到10萬美金”,一些人表示。

區塊鏈是一種潛在的革命性技術,在其早期階段對現有的技術體系構成了威脅。一些專業人士花了長時間來研究區塊鏈,“相信如果不瞭解這種新技術,你就無法理解金融和信息技術世界的走向。正如信息被計算機分解成1和0一般,區塊鏈現在也被分解成新的形式。”

隨著我們的隱私和私人數據越來越多地被FAANG視為其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盜取,因此區塊鏈提供了另一種儲存和傳輸數據和資金的方式。不管你喜歡與否,它都正在改變著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