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中醫疑難雜症:頑固手汗不止

黃某,女,32歲。1979年9月5日初診。

患者1978年3月因過度怒氣而發生手汗不止之症多次求醫,服用中藥200多劑:也曾應用西藥,內服、封閉、外搽、輸液等,均未見效。

既往有善怒氣之性,怒則肢顫、心悸兩臂酸困;另有帶環後經血過多以及高血壓、肺結核、肝炎等病史,經治療均已痊癒。

檢查:

瘦弱體型,面色略紅而無光澤,兩掌紅熱,汗出淋漓,手掌皮膚粗裂。血壓17.0/9.6kPa(128/72毫米汞柱)患者有心悸頭暈,神乏無力,失眠多夢,咽乾便幹,月經提前,帶色黃等症。舌紅、苔少而微黃,脈弦細數。

治則:滋補陰血,調和營衛,固澀止汗。

方藥:生黃芪30克,當歸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薑9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桑葉10克(研極細末分吞),沙參12克,麥門冬12克,淮小麥30克,生牡蠣15克。

服25劑後,手掌汗出大減,舌苔開始變白,脈弦略細,月經及大便也趨於正常。又繼續服用15劑後,手掌汗出基本控制。去上方中沙參、麥門冬、小麥、生牡蠣,再服15劑,手掌汗出過多之症獲愈。以後隨訪未再復發。

(見《中醫雜誌》1983年第3期)

手掌汗出過多一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但像該患者手汗如此之甚,兩臂酸困而又經久頑固不愈者還屬少見。

大凡汗出不止,有因外感風邪,有因氣虛不能外固,有因陰血虛致陽亢而迫津外洩。

此例從病史看,屬失血久病,耗傷陰血,致心肝陰血虧虛,過汗時久則陰血更傷。故應用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以止汗;用桂枝湯調和營衛以止汗,並開太陰之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加甘苦寒的桑葉清肺金以制肝木,其他藥多屬滋陰清熱,益氣固澀之品。如此血補氣固,營衛調和,掌汗自止

· 本文摘自《中醫治癒奇症全集》,馬蔭篤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