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歡迎回來,今天我們接著講故事。還是老慣例,講故事前一首歌送給大家!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現在令很多家長頭疼的是孩子寫作業的問題。尤其是作為小學生的家長,孩子明明到家就寫作業,可是一寫就寫一晚上,有時甚至到夜裡11點多。難道真的是老師留的作業太多了嗎?當你幫孩子訂正作業的時候發現作業並不多,認真寫一個多小時就能寫完。家長氣得鼓鼓的,既恨孩子磨蹭,又擔心孩子影響休息,長不高,學不好。唉!作為家長真是操碎了心。這不團團媽媽就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團團放學回到家先看動畫片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媽媽看了心頭直冒火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磨磨蹭蹭寫作業到深夜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作息時間不規律,影響健康成長

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成為家長們的“心頭大患”!

面對孩子這樣的問題,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讓我們看看洋洋老師怎麼說吧!

洋洋老師有話說:

人的天性還是喜歡安逸舒適的生活,而學習和寫作業,總是反其道而行之,讓人感到難受甚至痛苦,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孩子作業拖拉的問題,到底該怎麼做呢?

1.體諒孩子 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很累很充實。但是有些家長確忽視了學習的艱辛,不能體諒孩子的感受,只要孩子放學一到家,就督促他抓緊寫作業,讓孩子產出強烈的疲勞和負重感,從而愈發把寫作業看成一種負擔。正確的做法是,孩子一到家先讓他好好休息一下,吃飽飯,留出一定時間和空間讓他娛樂一下,並且把這個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

2.做表率 有些家長總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認真寫作業,不許分心,要專注,可是自己在幹什麼呢?看電視劇,而且聲音放得很大,玩遊戲投入到孩子有難題需要家長幫忙都懶得動。這樣的雙重標準,會讓孩子體會到什麼樣的落差呢?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寫作業,家長要給孩子營造良性的學習環境,陪著孩子看書,或者利用這段時間充電學習。

3.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有的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非要陪伴在左右,或者總是不放心,一會兒推門看看,一會兒送點吃的一會兒送點喝的。這樣讓孩子感到的是強烈的不信任感或者反感。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儘量避免不要打擾他,讓他自己管控好自己,進而培養他的獨立性。

4.讓孩子看到希望 有的家長在孩子費勁巴力終於提前把作業寫完的時候,突然覺得還沒學到規定的時間,需要加量,於是自行給孩子增加作業量。這樣做副作用真的是太大了,這會嚴重挫敗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導致他今後再也不會提前完成作業,寫作業反而更磨蹭了。

5.讓孩子嚐到“甜頭” 孩子如果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作業不僅要口頭表揚他,而且要設置獎勵機制,如可以看他喜歡的動畫片甚至玩兒他喜歡的電子遊戲,這樣做的結果是讓他意識到按時完成作業是有盼頭的,這樣激發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

6.給孩子時間養成習慣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認識到孩子是發展的個性,他身上擁有所有我們身上呈現出來你的缺點,他需要時間成長,所以無論多麼急切,都要給孩子一個成長地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讓他們從容的改變,並認識到堅持的重要性。

“才能養成”故事會

洋洋老師故事會開講啦!咱們榜樣堂學校引進了一套先進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精準診斷、因材施教,既幫助學生提升成績,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工作方法。勵志將所有從榜樣堂走出的孩子都培養成社會的榜樣精英。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套教學方法,小編將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大家,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