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凜冬將至丨瘋狂的金融去槓桿,下半場更可怕!

目前我們行內正在全面排查,退出一些低評級的城投和民企。這是近期債務違約潮起後,機構本能的避險反應。

金融去槓桿導致貨幣收縮,各類融資渠道受阻,疊加股市再融資收緊的壓力,使得上市公司成為此輪債務危機的“主角”。僅5月份以來,就有神霧環保、中安消、凱迪生態、盾安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或控股母公司接連爆發信用風險。

作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這一攻堅戰的“武器”,去槓桿在未來可期的時間內仍將持續,面對接下來接踵而至的到期債券,這個夏天,於債券市場而言,也是寒冬。

對於瘋狂的投機,唯有時間去等待,等待泡沫破滅後會有屍體會從你面前飄過。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瘋狂的投機時,沒有一個覺得自己會是最後倒黴接盤的那個...

2018-2019,免得你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瘋狂的債務和加槓桿

有人說:處理龐氏債務有三種辦法:

1、借新還舊, 輸血續命 ,也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2、設法將債務轉嫁,找人接盤。

3、如果前兩種辦法用盡,頂不住了,最後還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違約。

如果債務危機一旦爆發,資產絕對價格下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日本和香港模式,即資產名義價格大幅下降,但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另外一種是俄羅斯模式,即資產名義價格堅挺,但貨幣匯率大幅下降。

香港的房價當時如何走呢?

1997至2003年,香港樓市最低潮時,催生了超過10萬名“負資產”人群。按照彼時香港240萬套房產計算,“負資產”者佔總購房人口的5%。樓盤開始暴跌,較1997年的高位下跌約70%。

香港地產的價格變動

凜冬將至丨瘋狂的金融去槓桿,下半場更可怕!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單闢專欄介紹中國宏觀槓桿率的新變化。

《報告》指出,2017年宏觀槓桿率趨穩。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經濟穩中向好及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有效實施,2017年我國宏觀槓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全年上升2.7個百分點至 250.3%。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全社會的槓桿率2008年140%,2011年超過180%,2016、2017年超過250%,如果按前期的這一種速度,十年後也許會變400-500%,而且美國今年估計在260%左右,非常接近美國的。

凜冬將至丨瘋狂的金融去槓桿,下半場更可怕!

債務問題一直是壓在中國經濟肩上的重擔,根據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的報告,中國的非金融體系債務佔GDP比例高達328%,遠遠超過一般認知的250%的警戒線。

這意味著經濟的增長將被債務的利息抵消殆盡,而表面的經濟繁榮則愈加成為一種僅僅具有“紙面財富”的龐氏騙局。

從部門對槓桿率的貢獻來看,企業和政府部門槓桿率下降,但居民部門槓桿率還在瘋狂的上升。

從結構上來看,2017年企業部門槓桿率為159%,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2012年至2016年年均則增長8.3個百分點。

政府部門槓桿率為36.2%,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2012年至2016年年均則增長1.1個百分點。

住戶部門槓桿率為55.1%,比上年高4個百分點,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幅略低0.1個百分點。

凜冬將至丨瘋狂的金融去槓桿,下半場更可怕!

如果按前十年的這一種速度,下一個十年後,居民的槓桿率也許能達90-100%甚至更高!非常可怕和瘋狂。

企業部門是負債率最高的部門,尤其是國有企業,負債是百億以上,而居民部門增加槓槓負債主要投向房地產領域,在當前去槓槓的國內經濟背景下,是誰給的勇氣逆流而上?是誰給了你的勇氣做最後的接盤客?是誰給你了勇氣和大勢作對?

不單如此,更可怕的是,2018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34.1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增速比上年末的20.9%末低0.6個百分點,儘管如此,相較2017年四季度絕對值仍環比增加1.9萬億元,創出紀錄新高。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6.58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34%,平均每家負債高達484億元。有35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佔比接近26%。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這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為79.1%,2016年則為77.25%,上升了1.85個百分點。房企負債率創2005年曆史以來最高紀錄!

市場上普遍認為,企業負債率在60%以下是較為安全的水平,而80%以上則意味存在著資金鍊斷裂風險。

而對於地產一大利空的是:2018、2019是開發商的大規模的還貸高峰期。

2018年房企到期債務額度達3300億,2019年到期債務達到4700億,兩年加一塊兒達到8000億。

我們在2018-2019年有幸再見讓開發商斷臂求生,房子可能會降低促銷以求生存。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金融體系控制內部槓桿取得階段性進展”。初步成效、階段性成果、決定性勝利三大階段,也就是說,金融體系控制內部槓槓已經走到中間,下一步便是決定性勝利階段,下一個重要我估計是要向居民債務或高槓杆下手,否則全社會的槓桿率根本別想降不下來。

二、融資環境驟變

對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違約潮,業內普遍認為,與市場融資環境全面收緊有關。

海通證券姜超團隊提到,上一輪違約風險集中爆發是在2016年上半年,主因是企業盈利惡化導致內部現金流下滑;而今年信用風險將再次升溫,主要驅動因素為再融資壓力導致的外部現金流萎縮。直接原因是去槓桿導致貨幣收縮,融資環境全面收緊。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1-4月社會融資總量累計為7.1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6萬億元,為2014年同期以來的新低;1-4月信託和委託貸款合計少增了1.9萬億元。

姜超團隊通過社會融資總量這一數據來測算,得出的結論為,今年新增的社會融資尚不足以償還175萬億存量債務的利息,債務違約潮必然會出現。

資金收緊,導致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華南一家股份制銀行對公信貸經理告訴筆者,近期銀行資金緊張,即使是大企業,也要排隊幾個月等銀行貸款,利率較往年也有很大的提高。

以這家銀行的短期貸款為例,一般小企業利率至少上浮40%,大企業、國企也要上浮10%-20%以上,“而且還沒有額度”。資質差一點的企業則上浮60%—110%不等。

此外,資本市場自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去槓桿舉措,如定增新規從股票增發數量、增發價格、間隔時間以及募集資金用途等多方面限制上市公司的融資;減持新規則規定鎖定期滿後12個月內只能以集中競價方式減50%;IPO的常態化等等,均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資壓力大增。

中信建投評價稱,部分上市公司主業一般,主要通過炒概念推升估值來圈錢,這類公司在股市泡沫中尚能維持現金流,但如果泡沫逐步消退,違約風險就會加大。“2018年上市公司違約增多可能正是和股市融資政策和股市行情二八分化有關。”

三、8月份將面臨新一輪兌付考驗

據瞭解,違約潮疊加資管新規的影響,使得近期債券市場較為清淡,無論是需求還是供給都較弱。

一位從事債券經紀業務的人士告訴筆者,最近因為違約頻發,加上繳稅對資金面的影響,最近債券市比較寡淡。“大家都在觀望,基本上買盤很少。”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短融債淨髮行量由1-3月的月均850億元驟降至89億元。“這意味著最需要靠借新還舊的短債面臨壓力。”姜超稱。

他分析稱,從低等級債券(主體評級AA-及以下,剔除短融和超短融)到期量來看,3、4月高峰過後會有所回落,但8月起將再度上升且持續較高,兌付仍將面臨考驗,債券違約潮或未完待續。

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也認為,金融監管對於社會融資帶來持續的收縮效應,在去槓桿去通道去鏈條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企業信用風險開始顯現,“金融週期最困難的時期或許還未到來。”

四、風暴已來襲,寒冬已至!

凜冬將至丨瘋狂的金融去槓桿,下半場更可怕!

6.8%左右的GDP增速,M2的增速只有8.2%,意味著M2與GDP之差只有1.4%,而最近的CPI喪事增速達2%,我們看到貨幣閥門的總閘是越關越小,寒冬已至。

這說明了中國2008年寬鬆貨幣超發已經進入了史無前例低的低潮時期,貨幣超發率越低,資產泡沫就會受到抑制,通脹就會受到抑制。

一切社會的現象都是貨幣,一旦整個社會的貨幣增速進入緊縮期,資產價格如股市、債市、樓市等將會遇到連續的利空來襲,資產價格本質上就是貨幣現象。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在貨幣擴張的時代,貨幣寬鬆、資金氾濫,加槓桿炒樓炒股會撬動明天的財富,資產會升值;

然而,當金融去槓桿和緊縮之時,玩加槓桿會透支你的未來甚至會破產爆倉死掉。

五、更痛苦的事在後面

走鋼絲,陷入死循環

內有龐氏債務,外有資本外流(保外江),既要脫錨印鈔防危機,又要保GDP增長、還要拋外儲保匯率的“走鋼絲”雜技,使政策陷入如下循環:

資本外流→拋外儲保匯率→基礎貨幣被動收縮→脫錨印鈔防危機→傷害貨幣信用→刺激資本外流→繼續拋外儲→基礎貨幣繼續收縮→繼續脫錨印鈔→資本繼續外流……這是一個死循環。

外儲承受力是有限的,“走鋼絲”實質上就是拼消耗、敗家底,結局是註定的。

如何打破這個死循環?三個選項:

1、閉關鎖國:禁止進口和出國,停止外匯結算,掐斷資本外流,關門自娛自樂。

代價:貨幣廢紙化,苦難行軍。

2、匯率市場化:不拋或者少拋外儲,讓匯率自由浮動,保住外儲。

代價:本幣大幅貶值,輸入型通脹。

3、保貨幣信用:減少或停止脫錨印鈔,提高利率,不再保龐氏債務,維持貨幣信用。

代價:債務危機+資產泡沫破裂,大蕭條。

後面會選那一條路,很明顯,隨著川普減稅政策的推出和美聯儲加息、縮表,貿易戰或局部戰略等五大殺傷武器的持續深入,2018年-2019國內資本外流的形勢只會更嚴峻!

高層有高人,不會傻傻看不清大勢,政策往往會先於形勢。

2018-2019年,我們有望看到全球的股、債、樓,匯的全面下跌,未來不會再太多的好消息。

危險來了:靠印鈔、債務和資產泡沫堆積的經濟體,在貨幣供應不足時會發生什麼?狼多肉少,龐氏債務和資產泡沫與實業搶奪流動性,利率上漲,資產價格堪憂,實業處在食物鏈底層,處境會更艱難,所以我們會看來更多的企業會違約或破產。

2018-2019年若失誤則可能破產,沒有人會對你的資產負責,沒有人能救得你。

國家只是走了一小段彎路,你我則可能耽誤一生。

在這場流動性爭奪戰中,這就是羅神抓妖記一直說要現金為王(弄貨幣基金或逆回購),靜待暴跌後抄大底的重要的原因。

未來已經近在咫尺,對人類社會來說,這是一場充滿不確定性何時再出現的金融大海嘯!十年週期的金融危機本輪什麼時候爆發?

在未來三年的去槓桿之路,我們應如何做?

順從?像恆大一樣,主動降槓桿;

試探?像萬達一樣,被教訓一下才收手;

死扛?像一大批上市大股東一樣,跌破平倉線直接被爆倉;

至於高槓杆爆掉,會不會引發全社會的金融風險?羅神抓妖記我覺得不會發生系統性的金融危機,至於會有一大批的人破產負債而已。

違約潮等這些都還只是開始,而對於你自己,請別等到被打爆倉了,才理解什麼是去槓桿(資產價格不下跌,永遠不可能能去槓桿,房價不下跌,永遠也不可能能居民去槓桿)。

羅神抓妖記覺得:本輪泡沫破滅後,又是財富轉換的機會,如果你把握得好,此次破滅後是我們人生的財富有機會增長1-5倍的好機會。

2018-2019年,如果你不想破產,現金為王(主要乾貨幣基金和逆回購為主,靜待大暴跌後的機會)

管住自己的手,儘量空倉為上,若管不住,千萬別倉位重!

千萬別用槓桿炒股和炒樓,否則你的江山和美人都可能在這一波去標杆中消失!

我混金融圈十多年,從來沒有看見用了長期用槓桿能活下來的(中間運氣好及時收手或退出江湖的除外,當然炒房也除外)

六、司馬懿他們家為什麼會取得天下?

人的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

如果你能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你就就比別人多了一些生存機會。市場的生存競爭非常殘酷,勝負往往就在毫釐之間,兩敗俱傷你比他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

對於股市,十年的全球大牛市後基本是難有大肉吃了(市場在築非常複雜的大頂),我們要做的是忍耐,現金為王!靜待暴跌和崩盤後的到來!

2015年的三場股災千股跌停讓大多血本無歸,能夠教育你的,永遠只有市場,後面的最後一跌的殺傷力不亞於前面的三場股災!

該來的終究都要來。我們要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天佑中華!!!

歲月靜好是一方面是因為祖國強大,更重要的是自己褲袋裡的錢夠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