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國內棉價上漲過早、過猛 政策“良藥”為棉花市場“退燒”

近期,國內棉價出現上漲過早、過猛現象,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出現3次漲停,棉價漲幅一度高達24%。面對這一行情,通過調整掛牌儲備棉結構、加大儲備棉公檢力度、調整儲備棉交易主體等多種舉措,加大儲備棉輪出,確保國內棉花市場平穩運行。在宏觀政策調控有效引導下,從6月初開始,棉花價格明顯回落,棉花期、現貨市場逐步迴歸理性。儲備棉的投放,不僅有效填補了市場供需缺口,對於穩定棉花市場、穩定市場預期、抑制過度投機更是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期,國內棉價出現上漲過早、過猛現象。行業專家表示,此輪棉花價格上漲,一方面是由於5月初新疆部分地區出現的災害天氣被誇大;另一方面是隨著儲備棉去庫存的推進,市場普遍看好新年度中國市場對進口棉的需求,囤貨待漲心理較強。但是,從本年度國內產量、進口量及已經成交的儲備棉數量來看,國內供給足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為穩定棉花市場,有關部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棉花價格過快的上漲勢頭在6月初得到抑制,棉花價格逐漸迴歸正常水平。

国内棉价上涨过早、过猛 政策“良药”为棉花市场“退烧”

採棉機在新疆哈密棉田裡收穫棉花。 蔡增樂攝 (新華社發)

儲備棉成市場“穩壓器”

5月中下旬,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出現3次漲停,波動區間在每噸15580元至19250元,幅度高達24%。面對這一行情,中儲糧集團所屬子企業中儲棉公司通過調整掛牌儲備棉結構、加大儲備棉公檢力度、調整儲備棉交易主體等多種舉措,加大儲備棉的輪出,保障了國內棉花市場平穩運行。

充足的儲備棉庫存是棉花市場的“穩壓器”。為了消化庫存,減輕財政負擔,從2016年4月份開始,我國有序消化儲備棉庫存。2016年5月份至9月份、2017年3月份至9月份,兩次啟動儲備棉去庫存,總掛拍量737萬噸,總成交量近590萬噸。2018年儲備棉輪出銷售從3月12日開始,截止時間暫定為8月底,每天計劃投放3萬噸棉花。

5月16日,鄭棉期貨主力合約經歷本年度第一次漲停。為避免市場對高等級棉花稀缺出現恐慌情緒,保證新疆棉市場供應,在中儲糧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下,中儲棉公司立即調整儲備棉掛牌結構,加大了儲備新疆棉的日掛牌量,較之前增加1倍左右,保證了紡織用棉企業採購需求。

5月25日,期現市場棉價依舊居高不下,儲備棉成交率已持續多日達到100%。為保障儲備棉輪出有序、滿足紡織用棉企業需求,中儲棉公司下達了2017/2018年度國家儲備棉輪出第三批公檢計劃72萬噸,要求各直屬單位協調片區相關承儲單位,密切配合纖檢機構,加大協調和督導力度,堅決完成已下達的出庫公檢任務。

6月2日,有關部門發佈的《關於2017/2018年度儲備棉輪出有關事項的公告》指出,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輪出結束,儲備棉輪出交易僅限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且僅限本企業自用,停止非紡織用棉企業參與競買。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棉花價格接連攀升之際,有關部門調整儲備棉交易主體,既能穩定市場價格,又保護了用棉企業。貿易商禁拍首日,棉花價格出現明顯回落。

中儲棉作為棉花市場調控的主體,通過加大輪出銷售,為穩定市場價格發揮了積極作用。2017/2018年度國家儲備棉輪出有序開展已近3個月,截至6月8日,2017/2018年度國儲棉累計計劃出庫189萬噸,累計出庫成交122.6萬噸,成交率為65%;成交最高價為每噸17700元,最低價為每噸12700元。在宏觀政策調控有效引導下,棉花期、現貨市場逐步迴歸理性。從6月初開始,棉花價格明顯回落,棉花價格上漲暫時告一段落。

業內專家認為,儲備棉的投放,有效填補了市場供需缺口,對於穩定棉花市場、穩定市場預期、抑制過度投機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棉花市場趨於穩定,儲備棉交易的成交率回到正常水平。

進口棉有效彌補產需缺口

儲備棉的輪出銷售短期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棉花供不應求態勢,但無法改變棉花長期供需偏緊趨勢。預計未來幾年國內棉花產需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棉花年產量500萬噸至600多萬噸,消費量800多萬噸,產需缺口將長期保持在200萬噸至300萬噸左右。供給缺口的填補主要來自於國儲棉的輪出和進口配額增加。隨著儲備棉庫存降低,增加進口棉彌補缺口是必然的選擇。

中國棉花信息網總經理梅詠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口棉花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還能有效減少國內外棉花價差,保持國內紡織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市場活力。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為保護棉農的利益,對棉花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制度,進口棉配額分關稅配額和關稅外配額兩種。我國每年發放棉花關稅配額89.4萬噸,進口關稅率為1%;對關稅外配額實施滑準稅制度,就是在關稅配額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增發滑準稅配額,使用滑準稅配額的棉花進口稅率略高於1%,進口棉價格越低,滑準稅稅率越高。2015年以來,隨著儲備棉供應的增加,我國已經連續3年停發滑準稅配額。據瞭解,由於儲備棉庫存降低,有關部門明確今年計劃增發進口棉滑準稅配額,增加明年進口棉配額,以確保國內棉花市場供應。

有人擔心,棉花大量進口會影響國內棉花產業安全。新疆石河子大學教授王力認為,國內棉花供給不足將成為一種常態,在棉花庫存降至低位的情況下,只能依託國際貿易的途徑加以解決。進口棉花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放寬棉花進口配額和降低滑準稅標準,當前89.4萬噸的配額標準是依據2004年的棉花供需情況制訂的,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實際;一方面要健全儲備棉的功能,在適度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過程中,發揮儲備調節的蓄水池作用,更好平衡國內棉花供求,調劑餘缺。

國產棉有效供給能力提高

隨著新疆天氣的逐步回暖,新疆棉花生產恢復穩定,一些受災較重的地方已經完成了重播。新疆哈密大泉灣鄉黃蘆崗村三隊種棉大戶殷戰成自1999年以來一直種植棉花,歷經市場跌宕起伏,對此次棉花價格波動已經淡然。殷戰成說,風災對新疆北部地區棉花種植影響較大,他們村地處新疆東部地區,受風災影響很小。他今年種了230畝優質棉花,現在棉花苗高已經長到四五釐米,長勢很好。如果後期天氣條件正常,加強田間管理,豐收應該不成問題。

新疆是我國優質棉花的主產區,2014年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以來,我國棉花生產逐步向新疆聚集,向宜棉區聚集。去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呈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新疆總產量408.2萬噸,佔全國的74.4%,播種面積佔60.4%,連續兩年總產佔全國比重超過70%,新疆棉花已經成為國內棉花供給支柱。

王力認為,隨著市場引導作用不斷增強和倡導優質優價理念,產業上下游市場意識、質量意識不斷增強,農民選擇棉種更注重適銷對路,軋花廠更注重細分等級。特別是隨著我國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倒逼棉花生產端更加註重棉花質量,有效調動了棉農提高棉花品質、擴大植棉收益的積極性,棉花的內在品質和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雙29”的棉花重新成為市場主流,國內棉花的市場競爭力也得以恢復。

據瞭解,隨著我國棉花質量穩步上升,國產棉使用量也逐步增長,基本能滿足國內紡織企業使用需求。特別是新疆部分主產棉區棉花種植從種子挑選、栽培模式、棉花加工和運輸等方面進一步改進,生產的優質棉已經成為一些中高端棉紡企業的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