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印度隨著GPD的提高,工業化的進程的發展,同時促進電力配套不斷的發展,也成為了印度發展的首要議程。印度電力工業是最早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領域之一,總體來看,改革主要是圍繞著電力產業的縱向拆分進行的,然後引入競爭實現電力工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伴隨不同的問題,如調度不統一、電價過低、設施建設滯後等。

印度是電力生產大國,截至2012年5月,印度總裝機容量達到近2億千瓦,在世界發電量排名上位於第五位,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然而,印度電力長期存在的短缺問題並沒有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得到很好的緩解,據美國EIA2012年報告顯示,有近25%的居民缺乏基本的電力供應, 2011財年電力缺口達到10%,同比上漲1.5個百分點。電力生產大國和電力嚴重短缺這一喜憂參半的產業發展現狀充分顯示出印度電力市場化改革實踐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伴隨的負面問題。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NTPC 有限公司(印度最大的國有火電公司)

電力工業現狀

印度的電力部門主要由電力部管理。電力部門有三個主要支柱,即發電,輸電和配電。就發電而言,它主要分為三個部門,即中央部門,國家部門和私營部門。

中央部門(PSUs)佔印度總裝機容量的29.78%(62826.63MW),即210951.72兆瓦(2012年12月31日)。參與發電的主要PSUs包括NHPC有限公司,NTPC有限公司和印度核電公司(NPCIL)。

除了初級抽樣單位之外,幾個國家級公司佔據了整個發電的約41.10%,如古吉拉特邦的賈克德邦國家電力局(JSEB),馬哈拉施特拉邦電力局(MSEB),喀拉拉邦電力局(KSEB) ,PGVCL,DGVCL,UGVCL四家分銷公司和一家控制機構GUVNL和一代GSEC公司)也參與了電力的發電和國內配電。

除了初級抽樣單位和國家級公司之外,私營部門企業在發電,輸電和配電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私營部門總裝機容量約為29.11%(61409.24MW)。印度的PowerGrid公司負責電力的國家間傳輸和國家電網的發展。

電力部是負責印度電能發展的最高機構。 該部於1992年7月2日開始獨立運作; 早先,它被稱為能源部。 聯盟部長目前是Sushilkumar Shinde和權力國務部長是K.C Venugopal。

印度是世界第六大能源消費國,佔全球能源消費的3.4%,印度各邦之間以馬哈拉施特拉邦為主導發電機。 由於印度的經濟增長,過去30年來,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增長3.6%。 截至2012年12月底,印度裝機容量為210951.72兆瓦,人均能耗為733.54千瓦時(2008 - 09年)。 印度政府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12年將增加約78,000兆瓦的裝機容量。到2030年,印度的總電力需求預計將超過950,000兆瓦。

印度是發電量第六大國。 印度約65%的電力消耗來自火力發電廠,22%來自水力發電廠,3%來自核電廠,其餘來自其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10%。 印度53.7%商業能源需求通過該國巨大的煤炭儲量來滿足。近年來,該國還投資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截至2011年3月,印度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約為12000兆瓦。此外,印度為建造各種核反應堆提供了大量資金,這些核反應堆將產生至少30,000兆瓦。 2009年7月,印度公佈了一項190億美元的“國家太陽能任務”計劃,該計劃預計到2020年生產2萬兆瓦的太陽能發電。

印度的人均電力消耗為733.54KWh /年,與全球平均水平2340KWh /年相比非常小。

印度在輸電和配電過程中的電力損失極高,約為28.44%(2008-09)。印度需要通過減少由於盜竊和偷竊而造成的損失,在下午5點至11點之間克服峰值電力短缺13%。由於電力短缺,印度電力短缺是常見的,這對該國的經濟增長有不利影響。盜竊電,在印度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常見,佔印度GDP的1.5%。公用事業的條件也不好,110個電力公用事業的累計損失估計為86 136億盧比,預計到2014-15年將增加到1 16089億盧比。儘管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農村電氣化項目,大約4億印第安人在停電期間失去電力。雖然印度村莊的84.9%至少有一條電力線,但只有46%的農村家庭有電。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發電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連接到電網的發電容量(MW)= 34444.12

•馬哈拉施特拉是該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印度是建立水電站的先驅國家之一。 大吉嶺和Shimsha(Shivanasamudra)的發電廠分別於1898年和1902年成立,是亞洲第一個水力發電廠之一。

•可能再生能源. 包括: SHP - 2900兆瓦,WIND - 12000兆瓦, B.P&B.G. -2313.33兆瓦, U&I&SOLAR - 114.74兆瓦。(SHP-小水力發電,B.P.-生物質能源,B.G.-生物量氣體,U&I-城市和工業廢物)

輸電

電力傳輸被定義為在高電壓(通常為132kV及以上)的長距離上大量傳輸電力。 在印度,電力的遠距傳輸從1950年的3,708公里增加到超過166000公里,其中75556公里是由印度電網公司(2010年9月30日)傳輸的。整個國家分為五個傳輸系統區域,即北部地區,東北部地區,東部地區,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每個區域內的互聯傳輸系統也稱為區域網。

過去,該國的輸電系統規劃傳統上與作為疏散系統一部分的發電項目有關。電力系統安全地承受意外事故而不產生再調度或負載脫落的能力是規劃傳輸系統的主要標準。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例如網絡中的負載的空間發展,原始計劃的負載中心發電單元的非調試和無功補償中的缺乏,即使在正常條件下,電力系統中的某些口袋也不能安全地操作。這使得必須在過去減少發電並在較低的負載生成平衡下運行。因此,傳輸規劃已經遠離了早期的疏散系統規劃,以便整合系統規劃。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印度孟買輸變電線路圖

雖然用於輸電和配電的主要技術是交流(AC)技術,但是高壓直流(HVDC)技術也已被用於在全國各地的所有區域電網的互連以及用於遠距離電力的大量傳輸。

“2003年電力法”中規定,開放進入輸電和配電網絡,承認電力交易是一項獨特的活動,自由定義自備發電廠和為農村地區供應供應,預計將引進和鼓勵競爭電力部門。預計所有上述關於發電,輸電和配電方面的措施將導致該國形成強大的電網。

配電

全國總裝機容量210951.72MW,消耗總量超過1.46億。 除了500kV HVDC,400kV,220kV,132kV和66kV的遠距輸電系統網絡之外,還發展了在配電系統中的子傳輸網絡,以便更好的輸電到終端用戶。然而,由於傳輸和分配(T&D)工程缺乏足夠的投資,輸電損耗一直很高,並在2008-09年達到28.44%的水平。是世界上輸配電損耗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印度缺乏智能電網、電力設備和電力線路老化嚴重,偷電現象普遍,但由於聯邦和邦政府不願意提高電價來改進服務,中長期內印度的輸配電損耗不會有很大改觀。

根據印度政府和各國的倡議,印度2001年啟動了加速電力發展和改革計劃(APDRP)。APDRP旨在升級配電系統,儘量減少輸電和配電AT&C損耗的損失,改進計量和分配實現的責任費用。 (2000 - 01年最初的目標是在2007年年底將損耗降至15%)APDRP計劃正在由印度政府進行重組,以便在第11個計劃結束時達到預期的15%的AT&C損耗(估計計劃成本為5億盧比)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在五年內使城市和高密度地區的技術和商業(AT&C)損耗損失降低於15%。該計劃由於得到印度政府和各國政府的其他倡議,導致AT&C損耗損失從2001 - 02年的38.86%減少到2008 - 09年的28.44%。 RGGVY的目標是向3萬3千個村莊提供電力,並在3月31日之前在全國各地連接2 300萬個貧困線以下的家庭。

政策與戰略

目前(2012年),印度居民電價每單位電價約為4盧比,而商業電價為9盧比。印度的幾個州政府以補貼價格提供電力,甚至免費提供給某些部門。 這包括用於農業和落後階層的消費。 補貼主要是交叉補貼,其他用戶如工業和私人消費者支付由補貼費收取的赤字。 這些措施導致許多國家電力公司的財務狀況不佳。 印度政府在2012年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電力生產計劃任務。這項任務要求:至2012年裝機容量至少為20萬兆瓦,從目前的167278.36兆瓦來看, 電力需求將在2020年翻一番,達到400,000MW。

政府早先計劃在第11個計劃結束時增加78,000兆瓦的電力容量,規劃委員會已將其規模降至62,000兆瓦。這可能進一步削減到58,000兆瓦。該計劃任務的主要目標如下:

目標:

•·足夠的電力實現GDP增長率8%

•·可靠的電力

•·優質的電力

•·最佳電力生產成本

•·電力行業的商業可行性

•·全民皆電

其核心戰略目標:

•發電戰略,重點是低成本生產,優化產能利用率,控制投入成本,優化燃料組合,技術升級和利用非常規能源。

•傳輸戰略,重點發展國家電網,包括州際連接,技術升級和傳輸成本優化。

•實現分佈式改革的分佈戰略,重點是系統升級,減少線路損耗損失,盜竊控制,消費者服務導向,優質電力商業化,農村地區分佈式發電和供應。

•監管戰略旨在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並使該行業在商業上可行。

•融資戰略,為電力部門的所需增長創造資源。

•保護戰略,優化電力利用,重點關注需求側管理,負載管理和技術升級,以提供節能設備。

•與媒體支持的政治共識的溝通戰略,以提高公眾的普遍意識,

農村電氣化

賈坎德邦,比哈爾邦,北方邦,奧里薩邦,烏特蘭查爾德,中央邦等都是一些州,其中有大量(超過10%)的村莊尚未電氣化。

•村莊數量(1991年人口普查) - 593,732

•村莊電氣化(31/08/2010) - 503,924

•村級電氣化% - 84.9%

在2015-2024年的十年預測期內,印度的電力短缺問題不會得到徹底解決,電力貿易仍將保持淨進口,但電力行業產能的不斷提高和輸配電損耗率的下降將會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印度電力工業現狀與中國的競爭性

與中國的競爭性

印度電力行業競爭激烈,目前發電站一般由國有或地方級、國有部門運營。 輸配電環節,由中央/邦屬輸配電公司運營,私營企業佔比很小。 印度政府推行電力行業私有化,大力推動電力生產及輸配電領域的行業競爭,但同時又不斷採取措施保護國內本土的電力運營商。目前電力私有化比重為28.7%,中央和州政府電力公司分別佔31.9%和39.4%。

印度為鼓勵電力發展,從“十一五”計劃開始推行《百萬機組政策》(Mega Power Policy),即對裝機容量100萬千瓦及以上的新設電站給予特殊的稅收優惠,如進口設備免除進口關稅等。但此政策在2011年之後便名存實亡,很難再獲批。莫迪政府上臺以來,地緣政治意圖十分明顯,參與大國博弈,著力遏制中國,其外交政策也表現出明顯“反華”、“防華”意圖。目前印度政府投資的電站項目通常不允許中國企業參與,中國企業參與的主要是私人火電(燃煤、燃油)電站工程項目。北部地區的部分水電項目,印度常藉口為“敏感地區”而不允許中國企業參與競爭,甚至不允許中國企業供貨。

印度政府出於節能和環保的目的,對於各類工業排放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在電力領域,中央電力局(CEA)要求所有新上燃煤發電機組的熱耗必須小於或等於1850千卡/千瓦時,這使得中國設備的競爭力不斷下降,但是這個鎮痛的過程也是我們改進設備技術力量的過程,只有我們擁有最強大的技術力量的時候,才能過關斬將,讓別國不得不佩服國人的智慧和技術。走出家門著實不容易,但是我相信中國人能在世界各國生存下來,面對的困難絕不在少數,但是都會一一克服下來,因為中華民族是最強大的民族。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