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子貢贖人

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

【原文】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譯文】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夫子見微知著,洞察人情,實在是了不起。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子貢

端木賜,複姓“端木”,字“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子路

仲由,字“子路”。“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子路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這就是所謂的“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的故事。

“子貢贖人”自損財物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受到表揚,孔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試想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財力可以保證損失這筆贖金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呢?這種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只會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子路受牛”故事裡,子路救的是一個人的生命,這個是無價的。而對方給他的是一頭牛,從價值上是無法對等的。所以收了這頭牛,無損子路的貢獻。這還能鼓勵引導更多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時挺身而出。

這兩個故事,符合孔子的“仁愛”思想”,他對於“做好事”歷來是支持的,但他更考慮“道德”的“度”,考慮其持續性、可學性。 孔子從“普通人也能學”、“更多的人也能做”的角度,反對子貢、子路做100%的奉獻,顯示了他的仁心仁術、目光遠大。從這一表揚一批評中,我們不由得感慨孔子的睿智和高明的教育。

從“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看孔子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