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淺談:先去實踐自己想說的話,做到以後再說出來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孔子:“怎麼做才能算得上是君子呢?”孔子回答道:“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後才把它說出來。”

本章講的是君子言行之道。

《論語·為政篇》淺談:先去實踐自己想說的話,做到以後再說出來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行”,即落實的意思,此處可以當作實踐來理解;“言”,即所說的話,此處指的是想要表達的觀點;“從”,順從,按著……做的意思。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也是“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本章之中,子貢就君子應該具有的言行之道向孔子進行詢問,而孔子並未如同以往對其他弟子那樣,直接以“德”“禮”等方面的要求來進行回答,而是直接從“言”與“行”的辯證關係來啟發子貢,可謂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八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要提醒弟子,要想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就必須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而負責的具體形式,就是率先把自己想要說的話付諸於行動之中,以此來檢驗自己所說的話,究竟符不符合實際,是不是可以實現的。只有經過自己親身檢驗,並且確認之後的事情,才能把它說給其他人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出必行。

《論語·為政篇》淺談:先去實踐自己想說的話,做到以後再說出來

通過孔子的回答,不難理解孔子想要表達的觀點,即:想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就應該先做後說,切不可眼高於頂。如果沒有經過任何實踐行動的檢驗,便把“言”放在了“行”的前面,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而這樣做的人,肯定永遠也成為不了君子。畢竟,在儒家文化之中,“信”是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君子應該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

如果一個人把精力過分地集中在了“言”之上,總要想要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別人的認同,這樣的人往往會背離自己的初衷。最後的結果就是成為了言語上的巨人,卻變成了行動上的矮子。更有甚者,會因為自己在行動之上的一點點成績而變得沾沾自喜,從而加劇了對“言”的盲目樂觀和不當表達,最終的結果卻是一事無成。

《論語·為政篇》淺談:先去實踐自己想說的話,做到以後再說出來

所以,孔子認為要想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首先就必須成為一個言出必行的人。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既不能“空口說白話”,也不能“有理自知”。當一個人已經決定了要表達某一項觀點的時候,就一定要肯定自己所說的話是曾經已經達到過的,或者是已經被證明能夠達到的。就好像孔子自己一樣,對弟子所教授的每一句話,都是他在幾十年的做人、求學、處世之中一點一滴總結得出來的。也正是孔子這樣的品德,才得到了所有弟子的認同,引得他們主動向孔子求學,最終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所以,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有以“先行言、後從之”的嚴謹、求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句話,才能不斷端正自己的品行,樹立起自己高潔有德的弄好形象,最終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