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而”字的用法 掌握後能更好理解文章大意

《十二章》中虛詞“而”一共出現十九次,其中用法各異,具體用法有四種:

(一)表並列關係

並列關係表示“而”所連接的前後兩項是並列對等、地位相同的語法關係,沒有先後主次之分,位置互換而不影響意義的表達。可以譯為“又……又……”、“和”“並且”等,也可不譯。

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二)表順承關係

表順承關係的“而”連接的前後兩項表示兩個連續發生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兩項之間表現出動作先後相繼,在語義上是前後順承,順序不能變換。這種用法的“而”連接的經常是動詞性成分,可譯為“就”、“便”、“從而”、“然後”等,也可不譯。如:

(1)學而時習之。

(2)不義而富其貴,於我如浮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曲肱而枕之

(三)錶轉折關係

錶轉折關係的“而”連接的前項敘述一種動作行為,或描寫行為;後項不是順著前項的敘述或描寫下去,而是轉向相反、相對的方面敘述或描寫。這種逆轉語義類型,可譯作“但”、“卻”、“可是”等。如: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表修飾關係

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語。“而”連接的前後兩項之間有主次之分,“而”後項的動作為主,在句中充當謂語;“而”前項的詞語是從方式、狀態、條件、時間等方面對謂語進行修飾,在句中充當狀語。可以不譯或譯為“地”或“來”。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課文所選章節也代表了全《論語》中“而”字的主要用法,悉心掌握後,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