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最近,不少企業、單位陸續返工。而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吃飯變成了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

無論是在家自己做飯,還是在外吃、點外賣,都提心吊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病毒“趁虛而入”。

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接下來要說的幾個例子,所有人真的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看看。

一頓飯,相鄰三桌被感染!疾控專家還原“燒腦”調查過程

據廣州日報報道,2月以來,廣州出現了多起本地居民發病的報告。疾控人員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把3個陌生家庭的聚集性疫情成功聯繫在了一起。

首先是A家庭一家三口。女主人先發病,但她發病前14天並沒有去過湖北或武漢,也沒有密切接觸過疫區相關人員。

疾控人員在調查過程中留意到,她在發病前曾有聚餐活動,大年三十一家也曾外出聚餐。

而在女主人發病次日,家中男主人及其女兒先後被確診。

再來是B家庭,女主人被確診,一開始她懷疑是被前幾日發燒、咳嗽、疑似流感的同住母親所傳染,但經核酸檢測,82歲的母親檢測結果卻為陰性。

疾控專家又致電這家的男主人,才得知一個重要信息點: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曾外出到一家餐館就餐。

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年三十、餐館……調查人員猛然記起,昨天調查的A家庭也是去的同家餐館,還是同個時間段!再次追問下,得知兩家就坐在同一層的靠窗位!

疾控專家層層抽絲剝繭,終於發現,當天同地點同時間段一起進餐的,還有自武漢來穗的C家庭一行10人,當時進餐後,隨即就有一人發病了,有4人後來也相繼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原來,進餐時A、B家庭分別坐在C家庭的鄰座,每桌座位之間相隔不足1米。

如下圖所示:


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終於“破案”!疾控人員分析認為,這是一起由於有共同就餐餐廳暴露史而導致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才剛上幾天班,食堂裡聊個天就被感染了

2月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了一起確診病例。

這名患者春節前自駕回老家過年,疫情期間照樣吃飯聚會,大年初六返程,初七就回公司上班。

但剛過元宵節,就聽說過年一起聚會的親戚被確診了。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到醫院一檢查,果不其然——核酸檢測呈陽性。

單位幾十人作為密切接觸者都被隔離了,一名同事更因此被感染。

他事後回憶與這名同事的接觸:在食堂吃完飯後,兩人排隊倒餐盤時聊了幾句,也沒有戴口罩。就在15號,同事也被查出核酸陽性。

聚餐後不適也強忍著,一家7口全中招

2月13日,北京疾控中心通報了一起聚集性疫情。

一家人與親戚聚餐,8天之後被告知親戚確診新冠肺炎,但他們也沒放在心上,依然按照正常上下班、逛超市。

家裡有人不適,也忍著不去醫院,直到幾天後小孩和大人都發病了,才相繼去了醫院,但為時已晚,一家七口全部中招。

這幾個病例讓人痛心,也讓我們意識到,原來有些道理反覆講來講去,還是會有人置若罔聞!

疫情之下,怎麼安全吃飯?

1. 不聚餐、不聚餐、不聚餐!

聚餐時,我們沒法戴口罩,如果一起用餐者中有新型肺炎患者,那麼在夾菜、交談環節,病毒很容易就經由飛沫傳播開來。

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此外,雖說聚餐的人大多是親朋好友,但人數眾多,甚至有十幾人的,他們去過哪裡、見過什麼人、接觸過什麼東西,你不可能全都瞭然於心,餐桌下是否有病毒攜帶者,你更不得而知。

像第一個例子,連鄰桌都可能被受牽連。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一定不要我行我素地繼續聚餐。

不聚餐,是為了以後能吃飯;不聚會,是為了以後能再會!

2. 儘量自己在家做飯、帶飯

有條件自己煮飯的,儘量買食材回家做,把食材煮熟、煮透,既能保證食材安全,還能避免在餐館等密閉場所造成交叉感染。

3. 分餐、打包

如果在單位食堂或外面就餐,最好錯峰吃飯,加大餐桌之間的距離,與人距離至少1~2米,不交談;或者採取分餐、打包帶回辦公室。

除了吃飯、喝水,其他時間一定要戴上口罩。

4. 點外賣最好點熱食,取外賣時戴口罩、一次性手套

點外賣時,儘量點熱食,最好別點涼拌菜、壽司等涼食。

一頓飯,相鄰3桌被感染新冠肺炎!在外吃飯、點外賣、在家煮,有1件事別忽略了

首選”無接觸配送”,取外賣也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取回後對手提部分用酒精棉片消毒,洗手。

進食前可對食物進行再加熱,保證熟透。

最後強調一下,如果接觸了可疑傳染源後身體不適,尤其是發燒、咳嗽,請及時就醫,並主動說明可疑接觸情況,不要隱瞞,不要心存僥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