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常見疾病——肺炎,你需要了解的有這麼多

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

臨床表現與分類

按解剖分

1.大葉性肺炎(肺泡性)

肺炎病原體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經肺泡間孔向其他肺泡擴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個肺段、肺葉發生炎症改變。典型者表現為肺實質炎症,通常並不累及支氣管。

關於常見疾病——肺炎,你需要了解的有這麼多

2.小葉性肺炎(支氣管性)

肺炎病原體經支氣管入侵,引起細支氣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繼發於其他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長期臥床的為重患者。

3.間質性肺炎

以肺間質為主的炎症,可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按病因分

如細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體肺炎(如支原體肺炎、軍團菌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和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化學性肺炎等)。

患病環境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診斷依據是:

① 新近出現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加重,並出現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發熱;

③肺實變體徵和(或)聞及溼性囉音;

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⑤胸部X線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

關於常見疾病——肺炎,你需要了解的有這麼多

以上①~④項中任何1項加第⑤項,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診斷。

醫院獲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48h後在醫院內發生的肺炎,還包括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衛生保健相關性肺炎。

診斷依據是X線檢查出現新的或進展的肺部浸潤影加上以下3個臨床表現中的2個或以上可以診斷:

①發熱超過38℃;

②血白細胞增多或減少;

③膿性氣道分泌物。

體溫升高者可適當補液;痰液黏稠者予氨溴索等化痰;咳嗽劇烈但痰量不多者可適當使用鎮咳藥。

細菌性肺炎的治療包括經驗性治療和針對病原體治療。在未明確病原體及藥物敏感性結果之前先經驗性用藥。

社區獲得性肺炎

(1)青壯年和無基礎疾病的CAP患者,常用青黴素類、第一代頭孢菌素。由於我國肺炎鏈球菌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耐藥率高,故不單獨用該類藥物治療。對耐藥肺炎鏈球菌可用對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2)老年人、有基礎疾病或需要住院的CAP,常用氟喹諾酮類、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或厄他培南,可聯合大環內酯類。

選擇可能覆蓋病原體的抗菌藥物;

根據患者的年齡、有無基礎疾病、是否有誤吸、住普通病房還是重症監護病房、住院時間長短和肺炎的嚴重程度等,選擇抗菌藥物和給藥途徑。

常用第二、三代頭孢菌素、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氟喹諾酮類或碳青黴烯類。

重症肺炎

首先應選擇廣譜的強力抗菌藥物,並應足量、聯合用藥。而後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抗菌藥物。重症CAP常用β—內酰胺類聯合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青黴素過敏者用氟喹諾酮類和氨曲南。醫院獲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諾酮類或氨基糖苷類聯合抗假單胞菌的β—內酰胺類、廣譜青黴素/β—內酰胺酶抑制劑、碳青黴烯類的任何一種,必要時可聯合萬古黴素、替考拉寧或利奈唑胺。

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1抗菌儘早

肺炎的抗菌藥物治療應儘早進行,一旦懷疑為肺炎即馬上給予首劑抗菌藥物。注意觀察和預防所使用抗菌藥物的相關不良反應。

2觀察療效

抗菌藥物治療後48~72h應對病情進行評價,治療有效表現體溫下降、症狀改善、臨床狀態穩定、白細胞逐漸降低或恢復正常,而X線胸片病灶吸收較遲。如72h後症狀無改善,其原因可能有:

①藥物未能覆蓋致病菌,或細菌耐藥;

②特殊病原體感染如結核分枝桿菌、真菌、病毒等;

③出現併發症或存在影響療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

④非感染性疾病誤診為肺炎;

⑤藥物熱。需仔細分析,作必要的檢查,進行相應處理。

3療程

肺炎的抗菌藥物療程至少5天,大多數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長療程。如體溫正常48~72h,無肺炎任何一項臨床不穩定徵象可停用抗菌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