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肺炎”還是“心病”


上週我上心理門診接診了這麼一家人:滿臉愁容的爸爸牽著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身後遠遠的跟蹤憤憤不平的媽媽。一開始我以為是爸爸情緒出了問題,深入瞭解後才知道,原來問題在媽媽。

爸爸稱孩子的媽媽今年1月份有些咳嗽、發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流行,家人都很擔心,當時到醫院住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沒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證據,大家都鬆了口氣。但她總覺得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怕自己傳染給家人,時常把自己一個人關一個房間,強迫自己反覆洗手、消毒,家人跟她的距離必須1米以上。胡思亂想,睡也睡不安穩,說胸悶,喘不過氣,喉嚨似卡住,時常捶胸頓足,要求換醫院檢查,家人看她難受也都依著她。換醫院檢查還是不考慮新冠肺炎,可是她的病好像還加重了。說“憋的很,呼吸不過來了,心肺衰竭了,心臟停止跳動了”。多次換醫院檢查都不支持診斷新冠肺炎,她卻懷疑醫院也是騙她,欲加害她,有時對家人都懷疑,跟兒子都變得陌生了,情緒變化莫測。到當地人民醫院住院,她稱工作人員也是害她的,吵鬧,不配合治療,家人勸說就遷怒家人,經人介紹家人才帶她來看心理醫生,但她說自己沒問題。我跟孩子爸爸分析了這個患者的病情後,孩子爸爸心酸的說:“要是剛開始有些異常的時候我們就能往這方面想,就會早點帶她來看心理醫生了。也不用反覆換醫院、反覆去檢查,增加感染風險不說,還費時、費力,延誤治療。”患者由於過度恐慌出現了一些咳嗽症狀,認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可檢查一切正常,這是負面心理太強烈產生的身體反應。要多給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就是正能量,如果負面暗示過多,本來沒有疾病,也會感覺自己得了病。另外病毒的傳播需要宿主,在空氣中沒有宿主不會一直成活,所以不存在“空氣中都是病毒”。因為這種恐慌帶來的過度自我封閉,會讓人情緒低落、焦慮、坐立不安,如長期這種負面情緒也會讓人免疫力低下,還會引發其他疾病。

筆者認為在疫情期間,要正確認識,做好自我調整,努力保持平和樂觀和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密切關注官方發佈的疫情防控動態,不偏聽偏信,不盲目跟風,不信謠傳謠,聽從黨和政府的指揮,堅定戰勝疫情信心。二加強個人防護,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保證適應運動和娛樂,做好個人與家庭的健康監測,從行動上積極應對,消除心理恐慌和陰霾。在情緒調節層面,要紓解焦慮情緒,學會識別自己生理和情緒上的不適應,做些能讓自己感覺更好的事情,將注意力轉移到能愉悅快樂的客體對象上。並尋求新的平衡點,嘗試與身邊的美好事物和銀幕的感人故事對話,減少心理負擔,增強自信和決心!

如果我們對心理障礙多一些認識,在它出現一點苗頭的時候發現它,就能及時通過心理干預及治療將其扼殺在搖籃裡。那心理障礙早期有哪些常見的表現呢?

1.情緒反常:毫無原因的情緒波動或與事件嚴重程度不相稱的情緒變化。本來性格開朗,愛交朋友的,變得終日憂心忡忡,長吁短嘆,愁眉不展;性格溫和的,變得易發脾氣,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發雷霆,糾纏不休,對人耿耿於懷;性格文靜的變得興奮活波,好管閒事,終日喜氣洋洋,或變得惶惶不可終日,焦慮緊張,無故哭笑。

2.敏感多疑:疑心重重,對別人的言行敏感。看到別人聊天,認為是談論自己;他人的一舉一動認為是針對自己;甚至電視、手機的內容都覺得與其有關;身體有些不適,則懷疑被別人陷害等。

3.睡眠障礙:睡眠好壞是精神狀態的晴雨表,為發病早期的信號。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醒、多夢、噩夢、早醒等。有的次日筋疲力盡、注意力難集中;有的徹夜不眠次日依然毫無倦意。

4.個性改變:一改往日風格,變的孤僻、少語、離群;或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萎靡不振,不講衛生,工作拖拉;或特別熱情、想法天馬行空、工作積極又虎頭蛇尾。

5.行為異常:為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容易被發現。動作行為增多或減少、呆站呆立、無目的遊蕩、清潔過度、反覆洗手、檢查等。

6.類神經衰弱:坐立不安、頭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能力降低等。

上述是心理障礙早期常見的症狀和表現,當然不是有上述某些表現就可以斷定某人是不是有病,而要全面觀察其整個精神活動才能下結論,做到儘早到心理、精神專科醫院就診,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