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讓人心酸難過的事?

一代妖精


仔細觀察歷史上各朝代,基本上每朝每代都在擔心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前有秦始皇修築長城、霍去病封狼居胥,後有楊家將滿門忠烈、常遇春北征大漠,北方少數民族始終是各朝代的心腹大患。我個人認為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出去,石敬瑭為了權利將關係到中原氣運的燕雲十六州拱手讓出,自此中原無險可守,北方的遊牧民可以長驅直入,直接鐵騎威脅中原,宋朝整個時代都活在。總而言之石敬瑭的行為實在令人感到痛心,如果宋朝有險可守,沒準資本主義萌芽會提前發生在宋朝。



風起雲揚你走過


柳永

我一生最摯愛的人物,第一次讀到他的詞的時候,頓時感覺豁然開朗,人生還能有這種活法,拋開了,蘇軾、辛棄疾、杜甫、陸游們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展現自己的人生報負,而柳永另走小老百姓的生活,表現通俗的意境,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藝術個性,也同樣達到了宋詞的藝術巔峰。

柳永活脫脫就是一個富二代,從小出身官宦世家,但是為官之路異常艱辛,心中又有乾坤,自然不願安安靜靜的生活,必然折騰出一點波浪。

柳永詞多方面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柳永長期生活在都市裡,對都市生活有著豐富的體驗,他用詩詞大幅的表現當時的汴京、洛陽、益州、揚州、會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華景象和市民的遊樂情景。這些都市風情,前所未有地展現出當時社會的太平氣象。

柳永的詞大量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人,大多都是輪入青樓的不幸女子。柳永不僅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還寫出了被遺棄的或失戀的貧民女子的痛苦心聲,哎、人啊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活的怎麼樣,當他的心無處安放的時候,他就不斷找尋可以聽的聲音的地方,所以才有了清明節青樓女子去祭奠劉永的超然場景。





鈿車寶馬


歷史人物: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生平簡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成功,我們說他是人生贏家。有的人政治、愛情、生活都失敗,我們說他比成功更偉大。

譬如屈原。

為屈原覺得遺憾,是因為屈原的一生,是被庸俗之輩包圍著的一生。他的時代他是小眾,不被理解,反被誣衊。所以他不能活,只能在死亡中自我完成。屈原生活在骯髒、殘暴、卑鄙的政治環境中,被排擠、誹謗、侮辱,然而創作了《離騷》這樣的作品。優雅高潔,像是現代的交響樂,起伏流動,彷彿在飛翔。

《離騷》三百七十句,他若不以死殉道,會不會能多添幾首?

香草美人、氣度雍雍。

我替他遺憾,但我相信,屈原寫詩時,一定知道,他終將永垂不朽。

岑小沐:

歷史人物: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生平簡介: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歷史上最讓我覺得遺憾的就是西楚霸王了,我看過很多關於他的資料,一直記得當初看《百家講壇》的時候裡面提到的,他應該是鐵漢柔情的代表性人物,每次手下的將士受傷了,他都會雙目含淚地一一去關懷一下:“你們疼不疼啊?冷不冷啊?餓不餓啊?你們這樣我好心疼啊……”其實我覺得他是真心的,但是跟劉邦那種“你打下來一座城就歸你了”的大將風範比起來,項羽這種關懷顯得沒有那麼容易得人心,我真的覺得他只是情商低啊……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難道不會讓人感覺更加有反差萌嗎?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啊!


西域彬哥


[對我來說是科茲洛夫盜掘了西夏文明]

1907年,科茲洛夫來到, 黑水城 展開發掘,在這裡沒發現了一些經書、畫卷和一些看不懂的小冊子,因為科茲洛夫不瞭解這些文物的價值,所以匆匆發掘後就離開了黑水城,他把發掘的文物寄回了聖彼得堡皇家地理學會,自己則繼續去其他地方尋寶。

遠在聖彼得堡的皇家地理協會成員收到這些文物時,他們發現這是他們重來沒有見到過的,這可能和一個古老的國家有關-----就是西夏,這個已經消失幾百年的國家。皇家地理協會成員覺得這次發現非同尋常,所以他們立刻聯繫科茲洛夫,讓他返回黑水城繼續發掘.

1908年科茲洛夫對黑水城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了無數古老的經卷與書籍,還有唐卡和佛像,他把這些文物通通打包帶回了聖彼得堡,帶不走的也都被他毀掉了。

當聖彼得堡公佈這些文物後,引起了當時考古界巨大的震動,一個消失的王朝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他國家也陸續派遣探險家來掠奪,最終留給我們今天能看到的黑水城除了帶不走的殘垣斷壁,其他都被帶走了,這也是我們現在遺憾!

科茲洛夫前後一共三次來到黑水城進行發掘,前後帶走的標記目錄的文物近萬件,直到今天更多的關於黑水城的文物分佈在其他國家的博物館或者檔案室。

這也是我國考古界歷史上莫大的遺憾之一。


神秘的西夏


一、所周知劉邦正妻呂后,但是劉邦後來專寵戚夫人,動了呂后的利益蛋糕,在劉邦死後,呂后派人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二、文宣帝喜女色,曾經有一個長相出眾的嬪妃~薛嬪,但高陽脾氣怪異,覺得薛嬪,不配做自己的妃子,下令將其殺害,而且還把薛嬪的骸骨做成了琵琶供他人賞玩。




棟棟說史


古代有

蘇東坡,先生一生仕途大起大落,愛的人一個個早逝,他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可惜屢次被小人所害,被貶黃州,惠州,儋州。最後到海南,最慘的時候連米都吃不到,結果還整天樂呵呵的,每到一處都和周圍的鄰居,無論是老農,阿婆,還是官員,和尚,道士,儒生,學者,關係都處的很鐵,更有老朋友不遠千里來探望。大晚上,天氣一好就和朋友喝酒吃肉聊人生,別人把牛都殺來吃了,醉了累了,野地橋邊倒頭就睡,自己兩兄弟關係也是鐵的沒法說,一起升官,一起貶,到哪兒都儘可能在一起,可惜最後一次被貶時兩人成了訣別,隔著海,終沒再見。

明朝的傳奇帝王朱佑樘。明朝歷經276年,共有十六帝,這些君主大多個性鮮明,好殺戮、玩樂、罷朝、不務正業。但有一位卻寬厚仁慈,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後人對他評價極高,朱國楨曾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最傳奇的應該是他幼時的成長環境了吧。堂堂一代帝王,五歲時才被自己的父親得知其存在。其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他時,他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這和歷史上養尊處優的皇子形象大相徑庭。

柳如是 雖為秦淮八豔之首,但義氣雲天;雖嫁不忠之人,但相敬如賓。她恨過,哭過,痛過,笑過,因為她是河東君。 可以想象聽到一句:水太冷,內心的絕望,可畢竟那是她深愛的男人。在感情層面上沒有辜負任何她,平妻禮,讓東林黨首放棄當時的觀點,正兒八經的迎娶,已經是成功。因而忠明,只能靠自己的力去執行。

陶朱公~范蠡歷史上有關他的事蹟最出名的莫不過是獻美人計輔佐越王勾踐復興越國,滅吳國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軍事家其具有長遠的目光和識人能力復國後激流勇退,成為一代經商奇才居高位不貪戀權勢,懂得省時度勢,退居其他領域仍是佼佼人才亂世或治世,皆明事理,或挑重任,或保持全身而退大到家國大義小到自身處境瞭然於胸如此心思澄然怎能不心生敬佩之意?

商鞅吧可以說秦國如果那時候沒有商鞅和變法 不會那麼快或者根本統一不了六國 當時的秦國有多落後 只知道打架 也不發展農業和商業 商鞅變法之後 經濟和軍事都發展迅速 但期間也得罪了很多秦國的宗室 直至後來秦孝公死去 無法再保護他 這些宗室便開始要置他於死地 當時秦孝公的兒子即位 也在權衡 記得一句話就是 秦國不能沒有變法 但是可以沒有 用一個商鞅就可以平了宗室的憤怒商鞅最後是車裂而死的 知道結局 這個電視我都不敢看下去 一個對秦國有如此大恩的人竟然是這樣的下場也許這是歷史的必然吧 商鞅也不過是歷史推進的一個犧牲品。

再看看近代。

1932年,劉長春孤身一人去美國參加奧運會,是中國奧運的第一人,當時國家風雨飄搖,偽滿洲國甚至提出了去奧運會的申請,為了國家劉長春四處籌集路費去往美國,回國時竟然沒有回來的錢,還是美國華僑集資助其回國。

  1983年劉長春去世,1984年奧運會,許海峰獲得了中國的首塊奧運金牌。

  2.霍英東老先生,霍老先生作為華商代表,一生在教育慈善行業上做出了偉大貢獻,老先生整個後半輩子都在為申請奧運會而奔走,花費無數精力財力,93年在第一次申奧的時候失敗

  “當時,大家都以為勝券在握,怎知結果一公佈,主辦城市卻是悉尼,大家一下子都呆了。看著人家開香檳慶祝,我們的運動員在一旁抱頭痛哭,當時,我的感覺,是既尷尬又失望,真是欲哭無淚。”

  2001年終於申奧成功時,霍老不顧自己近八十歲的高齡上街與所有民眾徹夜狂歡,回到家中仍然興奮得睡不著覺。

  2006年霍老去世,國葬禮,2008年北京奧運會,盛況空前!

  3.劉華清,曾任中國海軍司令員,當時海軍力量薄弱,外交處處受制,劉老說過:“中國不建航空母艦,我死不瞑目!”

  2011年劉老逝去,2012年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劉老在天有靈也該欣慰了。

  4.鄧老自改革開放以來力主收回香港,與英國進行了無數次的交涉,說話一次比一次硬氣,馬島得勝歸來的撒切爾夫人也無法在談判上取得任何優勢。

  1997年2月19日鄧老離我們而去,同年7月1日,香港迴歸!


啥都涉獵點


秦始皇焚書坑儒。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在思想上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各種思想學說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達到了空前的解放。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加上中央集權,對思想上進行了嚴格管控。焚書坑儒,不僅僅是殺人太多,而且是對思想發展上的嚴重打擊,許多經典書籍都被付之一炬,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是一場災難。

崖山之後無中華。

南宋滅亡,江南十萬人投海殉國,漢民族文化遭受了一次嚴重打擊,中華文明的巔峰期由此結束。從此之後,中華民族逐漸沉淪,直到近代被西方超越。

近代中國百年屈辱歷史。

自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民雖經歷了抗爭,但大多以失敗告終,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受盡了屈辱。直到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獲得瞭解放,中華民族再一次走上了崛起之路。


老劉雜學館


千古悲涼“靖康恥”。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四月二十一,太上皇死於五國城。

之後少帝又在孤獨中活了二十一年, 在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六月去世。

他去世時,宋金已經議和,他的弟弟宋高宗(康王)已經在杭州當了近三十年皇帝,歷史不再需要一位懸掛著恥辱標籤的前皇帝了。

少帝一共當了一年多的皇帝, 卻用一生作為代價, 留下千年無法洗刷的恥辱。

“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弘一法師


石門歷史小學生


馬嵬坡下楊玉環自縊殞身,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心愛的人,身為皇帝,掌握生殺大權,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女人;項羽,戰神一般的存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推翻了暴秦,卻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朱元璋為了後世子孫能夠坐穩江山,把身邊的功臣一個一個都滅了,卻沒有給朱允炆留下幾個治世能臣,可憐一代讀書人的楷模方孝孺,被迫營業,落得個滅十族的下場,朱允炆自己也燒燬宮殿,不知所終。


劉方華ios


其實說心酸談不上,只能說是感嘆吧!其實很多人說“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但是每當朝代的更替時候都是會讓人十分感嘆。其實歷史都是人性控制,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每一個決定都會改變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