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能破开贵族社会的封锁,开创布衣天子的先河?

秦末天下大乱,散布在各地的贵族后裔联合起来发动复国运动,一时之间大一统的秦国土崩瓦解,天下好似又回到了烽火连绵的战国时代。但是七年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却是来自沛县的刘邦,刘邦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天子,随同刘邦称帝的还有大量出身平民阶层的人受封王侯将相,一时之间世袭贵族成为了过往云烟。


刘邦为何能破开贵族社会的封锁,开创布衣天子的先河?

刘邦能够成为天子自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还有手下诸多人才的辅佐。但是古语有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例如与孔子同时代的盗跖,盗跖本名柳下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起义领袖,他所领导的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从鲁国出发,转战黄河流域,与黄河流域诸多国家交战,一时之间望风披靡,但是当时的社会言论不支持这样的奴隶起义,因此柳下跖被刻画成食人心肝的恶魔,蔑称为盗跖。此后轰动一时的奴隶大起义也很快平息下去了。


刘邦为何能破开贵族社会的封锁,开创布衣天子的先河?

如果社会的舆论尚不足以支撑布衣天子的出现,那么刘邦也很难获得诸多人才的辅佐,成为天子的路将会异常艰难,那么布衣天子的依据是什么?

古代说天子是感天而生,如华胥踏巨人的足迹而生伏羲,安登感神农而生神农,附宝见大电绕北斗而生黄帝,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等等。这种感天而生的迷信方式为刘邦所采纳,在记载刘邦出生的时候就用刘媪与蛟龙交合这样的神话传说。当然这是刘邦成为天子后所进行的舆论导向,尚不足以为刘邦奠定布衣天子的群众基础。


刘邦为何能破开贵族社会的封锁,开创布衣天子的先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立君为民和民贵君轻等学说,为了调和与旧学说的对立,又创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我们老百姓所听到的。这些言论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的地位,为平民成为天子打下群众基础。

刘邦能够成为天子离不开诸多人才的辅佐,除了一直跟随在身边的沛县子弟,张良、韩信、陈平和郦食其等人纷纷来投靠,为刘邦的霸业贡献了大量心血。为何这些有才能的人会来投奔刘邦这样的平民出生的人呢?这还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由于贵族阶层日益腐败,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战争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入,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民间人才的流动,失去生存能力的士人开始在诸侯国之间流动,而人才往往藏匿其中。因此有能力的公卿争相吸纳这些人,建立了门客制度,一时之间布衣之士封爵拜相成为潮流,苏秦和张仪等人便是个中翘楚。


刘邦为何能破开贵族社会的封锁,开创布衣天子的先河?

在秦末战争初期,这些人才往往选择归附贵族后裔建立的政权,比如张良原来打算投靠景驹,后来又辅佐韩王建立韩国,结果韩王被项羽杀了,一怒之下投了刘邦。韩信一开始投靠项羽,官职是为项羽看守营帐,后来郁郁不得志便一气之下前往刘邦处。陈平一开始投奔魏王,因为谗言害怕被杀就跑到了项羽手下,因为项羽追究旧事又跑到刘邦处。从这里就能看出,当时的诸多诸侯王大都是贵族后裔,因此对待前来投奔的平民阶层不大看得上,动不动就迁怒诛杀,信任的往往是姻亲故旧。刘邦虽然出生平民阶层,但是待人宽和,在当时的诸侯王中属于异类,出生低微的士人往往乐为他所用,因此刘邦身边聚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最终平定了全国范围内的贵族后裔建立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