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汽車政策“呼之欲出”

“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去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啟燃料電池的“元年”。制氫、儲氫和運氫三大成本難題有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及即將出臺的國家級氫燃料電池汽車專項規劃中得到逐步解決。


氫燃料電池汽車政策“呼之欲出”


氫燃料電池車,一種通過氫氣與氧氣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能的裝置,是一種利用化學能發電的裝置,從而達到驅動車輛。它的本質上其實是一種以壓縮氫氣作為燃料的增程式電動車。但是和如今比較常見的燃油增程式電動車不同,它的排放物只有純淨的水,能夠做到真正的無溫室氣體排放。與純電動車相比,它補充燃料的過程也十分方便,和燃油車加油的過程耗時相差無幾,更沒有純電動車充電耗時長的不便之處。這使得它成為了很多國家追逐的技術新方向。

氫燃料電池車對充能基礎設施的需求較高。氫燃料電池汽車只能在加氫站充能,如果基礎設施沒有成大規模分佈,那麼對於人們出行都成了難題。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發佈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截至 2018 年底,中國已建成加氫站共有 23 座,佔全球加氫站的比例約為 6.23%。

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政策值得期待。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6000輛,根據戰略目標,2020年達到1萬輛燃料電池運輸車輛,2030年達到200萬輛燃料電池運輸車輛。據測算,2030、205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空間分別突破3000億、7000億,系統關鍵零部件市場空間突破2000億、3000億,氫燃料電池+系統市場空間有望在2050年突破萬億。可關注:雄韜股份、雪人股份。

本文來源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由徐習瑤(執業編號:A0370618100001)編輯,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