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一場疫情很難動搖中國經濟整體增長勢頭

記者 辛圓

長江商學院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1月“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較上月出現明顯上揚。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偉表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推動了企業界信心的修復,可能是數據明顯好轉的主因。他同時指出,爆發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難動搖中國經濟整體增長勢頭。

1月長江商學院中國企業經營狀況指數(BCI)錄得56.2%,與2019年12月的49.8相比有大幅反彈。該指數是由4個分指數以算術平均的方式構成,分別為企業銷售前瞻指數、企業利潤前瞻指數、企業融資環境指數和企業庫存前瞻指數。

根據報告,1月這四個分指數出現了三升一降的局面。其中,企業銷售前瞻指數由12月的64.0升至72.1,利潤前瞻指數由48.6大幅漲至60.0,企業融資環境指數從37.8升至43.3,企業庫存前瞻指數從49.6小幅下滑至47.9。

李偉表示,目前尚無法完全確認BCI指數大漲的原因,但可能和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的成功有著很大的聯繫,這種聯繫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貿易協議的簽署可以對國內的結構性改革施加一定的外部壓力。其次,之前中美貿易糾紛給國內的經濟活動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現在第一階段文本已經簽署,雖然兩國之間的糾紛還遠未解決,但短期內繼續惡化的可能性已經小了很多,這使得很多企業開始敢於投資、敢於生產。從這個角度來說,貿易糾紛的暫時降溫,令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匪淺。

實際上,從官方公佈的宏觀經濟指標也能夠窺探出,隨著貿易摩擦緩和,企業界信心有所恢復。比如,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0%,雖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仍穩定在榮枯線上方。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1.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李偉表示,短期內會有一定影響,但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自然會反彈。他說,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99萬億人民幣,摺合美元約14萬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場疫情是很難動搖整體經濟增長勢頭的。

這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判斷基本一致。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週三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V型”增長,即經濟活動出現下滑後迅速回升。她表示,隨著工廠重新開工、庫存得到補充,中國經濟有望迅速復甦,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相對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