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歷數中國互聯網的傳奇創業者,季琦(長江商學院CEO3期校友)絕對是其中翹楚。創業10餘年時,他已是三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攜程、如家、漢庭(現“華住集團”)的締造者,現三家企業均市值百億以上。
面對這樣一位成功的創業者,你可能會好奇,是什麼樣的價值觀支持他走到現在?創業多年,他有什麼值得與年輕創業者分享的觀點?答案就在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裡。


如果創業者也要論資排輩,季琦絕對是教父級別。

在中國酒店行業,季琦的名字就是品牌背書,只要是他的創業項目,總能吸引全世界的風投,因為他幾乎沒有一個項目讓投資人失望。

從1999年至今的20年時間裡,季琦主要參與創辦的三家公司,攜程旅行網、如家酒店集團,以及華住酒店集團,都先後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這相當於季琦平均不到七年,就能帶領一家公司從0走到上市敲鐘。

作為華住的董事長,季琦讓中檔消費,高檔服務的酒店在中國遍地開花,也倒逼了國內快捷酒店的變革與發展。

不僅如此,華住品牌還走向了海外,並一度與萬豪、希爾頓並肩,位列世界第三。

現在,持續創業20多年後,季琦對如何更好運營一家百年老店有了新的理解——上市並不是一家公司成功的標誌,價值創造才是,尤其是在經濟增長放緩的當下。

而什麼是真正的價值創造,創業者應該如何尋找,並實現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創造,在長江商學院的一次內部討論會中,作為CEO3期的大師兄,季琦跟學弟學妹們分享了他的心得。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價值創造的生命力

很難想像一名理工男的創業項目會和偏重感性體驗的酒店住宿業相關。季琦是60後,畢業於上海交大理工科專業,雖然少時每天與數據、模型、公式打交道,但愛好詩和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

他喝酒不求最貴,但求本真——不加任何輔料的德國啤酒就很對他的口味。這種品性也和他做的產品一樣,不浮誇、不追風,踏實地針對不同用戶階層和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

現在,華住集團已經在全國400多個城市,運營了4000多家酒店,其旗下有多個品類,如主打高端消費的禧玥,面對中產白領的全季,以及針對大眾消費的漢庭等。

可以說,華住的這種多元化佈局已經能夠有效地抵抗市場週期性風險了,但是,自2019年以來,華住旗下經濟型酒店漢庭的營收還是出現了波動。

季琦坦言,

如果對宏觀週期性調整最不敏感的經濟型酒店都出現業績疲軟,那說明“冬天”真的來了。

全球著名的酒店數據服務提供機構STR global的一份調查顯示,截止到今年7月,全球與中國住宿市場業績表現,從全球範圍來看,亞洲地區酒店市場RevPAR(每間可售房收入)同比下降2.2%。

在一份《2019年下半年中國酒店市場景氣調查報告》中也提到,今年下半年中國酒店景氣指數較上半年跌落24點,較去年同期下降60點數,市場整體預期並不樂觀。

一邊是經濟增速放緩,酒店業經營壓力逐漸增加,另一邊是酒店數量不斷增長,競爭愈加激烈,這致使酒店業生存更加艱難。

但季琦卻並不認為這是件壞事。他相信,冬天裡很多企業會被淘汰、清洗,這讓真正能夠創造價值的企業存活下來,而且發展得越來越好。

9月25日,在中信證券發佈的一份研報中顯示,在不同酒店週期下,華住旗下酒店的RevPA同店增速均優於競爭對手。

從2008年至2019H1,華住的加盟店佔比由13.2%大幅提升至85.1%,加盟店貢獻收入佔比由1.6%提升至26.1%。

季琦表示,企業的根本在於價值創造,並且,能夠讓人們的生活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而更加美好,而一旦商業模式脫離了這一核心軌道,那麼無論創新模式如何炫目,最終都會成為“皇帝的新裝”。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尋找價值創新點

在季琦看來,無法創造價值的創新模式也許只能在資本的加持下迅速擴張,卻無法為需求端和供給端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WeWork與Airbnb兩家公司的發展軌跡也許是最好的例證。前者的模式是共享辦公,後者是共享住宿。

WeWork希望可以就近給都市白領提供一種靈活的、可按時計費的辦公選擇;而Airbnb則是利用閒置空房提供民宿,讓普通老百姓只用平價也可以住到奢華的別墅。

兩家創業公司表面上看都是創新的模式,卻沒有找到用戶的真正痛點,而是靠燒錢創造了虛假繁榮。

軟銀、弘毅資本是WeWork的投資人,而TPG、General Atlantic則重倉了Airbnb,強大的國際風投背書,讓兩家公司發展迅速。

WeWork僅9年就攻克了全球29個國家,111座城市,設立了528個WeWork大樓。但近日,WeWork卻在首次公開募股時失敗了,其召股書顯示,收入與虧損規模幾乎呈同比例正向增長。

WeWork在2018年的收入是18億美元,虧損達16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達到了15億,但卻仍虧損23.6億美元,較去年翻倍。

這種結果季琦並不意外,在他看來中國共享辦公的市場已經非常擁擠,而WeWork並沒有區別於其它競爭對手,為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

在全球經濟疲軟之時,預計未來一年中國大部分城市寫字樓市場租金可能會繼續面臨下行壓力,WeWork在中國,甚至全球資本市場不被看好已經成定局。

另一家公司Airbnb雖然在國外擁有一定市場,但是在中國卻是屢戰屢敗。

季琦認為,主要原因是Airbnb並沒有真正瞭解中國市場。

在供給端,國內“沙發客”概念不流行,這讓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願意將自家的空房租給陌生人;而在需求端,中國不同於歐美國家,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與規範,中國民宿企業還沒有能力解決房東和房客的信任問題,租戶並不會完全放心租住陌生人的房子。

另一方面,如果有租戶將房子刮傷、逃避賠償,更會加深雙方的矛盾,影響租住體驗。

其實,不管是共享辦公,還是共享租住,讓國際投行為沒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提供慷慨資金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了。

季琦不認同創業項目靠燒錢、靠補貼等手段非理性地瘋長擴張的手法。“我們不能放任這種忽悠的做法,也不能放任這種燒錢割韭菜的做法,否則就是另一個小黃車,弄得一地雞毛,所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拍拍屁股走人,再去其它地方割韭菜,倒黴的還是那些業主和消費者。”

他認為,只有堅守“價值創造”這個中心點,並有能力真正發現價值創新點的企業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季琦更看好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大市場(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歷史傳承,同一種貨幣,同一個法律,同一主權),美國3億多人口,真正有效消費人群大約只有2億,而中國13億人口,真正有效消費人口大約為6億左右,是美國的3倍。

而中國市場經濟有其固有特點,中國是兩層市場,有四億的中產和十四億的人口。四億中產重視品質、品牌,十四億人口重視生活剛需。

季琦認為,現在,最好的價值創造是瞄準用戶和供給端,即老百姓的剛需消費。

“商業的原點顯然是客戶,客戶的需求是商業的原點和起始點,華住走的路線就是關注客人最核心的需求,並將其做到極致。”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既能“攬月”也能“捉鱉”

季琦曾寫過:一個創業者,如果要想在商業上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就必須既能“攬月”也能“捉鱉”。

那些日常中的瑣碎、精細、計算大概就是“捉鱉”,而對理想和信仰的執著,則屬於“攬月”的範疇。

“捉鱉”的過程中,季琦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用戶體驗的細節。

如引入IT解決方案,在行業內首推0秒退房、自助登記入住,為了方便用戶安全入住,還在漢庭引入NFC門鎖等解決方案。

一些酒店外觀看著挺好,但一旦入住,住客就會面臨各種問題,如下水不暢、枕頭太軟、網絡太慢、拖鞋太滑、門窗隔音不好、插座不夠、辦公空間太小、燈光難以控制等。

為此,華住還成立了產品研究院,就是為了聚焦客戶體驗,對各種細節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並將研究所得用到酒店的產品設計中。

當然,對於酒店行業真正的價值創不僅包括好產品、好服務還要有好位置。

華住不僅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心位置佈局,還在三、四線城市的城市中心佈局,甚至繼續下沉到縣鎮。

季琦希望,未來客人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找到華住的酒店,放心入住。

熊彼得說:“資本主義的典型成就並非在於為女王提供更多的絲襪,而在於能使絲襪的價格低到工廠女工都買得起的程度。”

季琦認為,織絲襪也是“捉鱉”,絲襪不再是女王的專寵,而是能夠讓女工買得起。而在這個角度上看一家創辦一家企業的意義,就到達了“攬月”的境界。

這也是季琦做華住的態度,他希望華住的產品能夠“成就美好生活”,他把“求真、至善、盡美”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用這個作為華住的價值觀。

11年締造三家百億企業,攜程、如家、漢庭創始人季琦談商業心得


保持創新的靈性

季琦認為,創業者要時刻保持創新的靈性,而不是在物質世界裡糾纏、鬥爭、算計、折騰。他經常打坐、冥想,甚至也償試練瑜伽。

這些或多或少也影響了他的管理風格,雖然華住圍繞客戶做價值創造與挖掘,但卻不把客戶奉為上帝。“我不認為他們是上帝,客人應該是親朋好友,親朋好友的話,大家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季琦曾對外表示,如果我們的客人不尊重我的員工,比如辱罵員工,我們會把這樣的客人列入黑名單,不再接待。

季琦相信只有員工在企業受到了尊重,才能有歸屬感,更好地服務客戶。而作為創業者,他們的責任就是在面對挑戰時,時刻和員工奮戰在一線。

2003年,非典期間全國酒店都基本停業了,但如家沒有,季琦作為高管一直奔走於全國各地,不曾停歇。

他常說,這個世界總不會風平浪靜。“不管是我經歷過的互聯網泡沫、非典、地震、金融危機,還是最近的貿易戰。面對危險、挑戰,甚至面對可能危及你生命的災難,創始人無處可逃,只有衝在第一線,在最需要你的位置上。”

很多人問季琦,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創業,而且每次創業都樂此不疲。

他坦言,實際上創業非常累,而且對一個人的價值觀、身體健康、家庭都有很大的影響。而作為一個持續的創業者,創立一家、兩家,甚至三家公司時,支持他走下去的一定不是上市、股價,而是精神力量。

季琦稱之為形而上的追求,他希望創業者的這種追求永遠不能停止,否則人生就很難有大的格局。

對於華住的未來,季琦想得很清楚,背靠中國億級市場,做全球行業的老大。

季琦為華住制定了四段增長曲線,第一個是漢庭,為華住貢獻了約20億的利潤;第二個是全季,約有十幾億的利潤;而第三個,就是現在華住正在佈局的重點,高檔酒店的加盟和管理;最後一個增長曲線,季琦希望華住的業務可以走出海外,國內外利潤比例達到1:1。

這需要華住即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

華住把十多億用戶又做了更細的化分,如“60”、“70”後的消費傳統是注重高性價比,而新生代“80”、“90”後,加入了情感訴求,他們會更注重生活品質和體驗,可以僅僅因為喜歡而去住一個酒店,也可以因為充滿人文氣息去體驗。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預算有限,但他們為了感覺,會犧牲金錢,至少是提高一點點預算。

所以,季琦建議,未來的酒店服務與產品除了要方便客戶、價格合理,對於新生代客戶,還要注意他們的情感訴求。




分享 | 季琦

來源 | 長江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ID:CKGSB_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