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哪個好?

光明答題


北大清華一直都是國內公認的高級學府,也是很多人從小的夢想學校,從排名來看北大和清華交替領銜中國頂級大學高居第一,並駕齊驅,競爭依舊激烈。我們不難發現北大清華依舊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兩所高校,屬於國內第一檔大學,裡面的教育資源也是極其豐富的。那麼北大和清華到底有那些區別的,我們來盤點一下。

學術條件略有差異

首先,北大清華隸屬教育部直屬,每年的科研究費數十億,學術條件較其他高校是絕對的領先,二者差距並不大。傳統的觀念裡,很多人一直認為北大就是文科好,清華就是理工科好。實際上這種認識並不全面。首先是北大不僅僅文科好,理科也好。因為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理科全面併入北大,導致北大理科長時間全面領先全國其他高校。清華主要是工科和體育好,當然在這兩年,清華的理科也逐漸在趕上來。在學術研究上,北大和清華各有側重,各有優勢。

北大不大,清華更大

比一下北大清華的校園面積:清華校區佔地面積6000多畝,北京大學校園佔地5085,也有坊間傳聞清華的大學校園是北大的三倍大。當然這只是估算。清華的校園,有很多的運動場,很多的食堂,很多的球場。當然北大有一處是清華大學比不上的那就是北大的圖書館比清華更大。北大的圖書產量是亞洲高校第二,據說藏書總量高達千萬冊,可以讀十輩子。

北大更加文藝

就像傳統上認為北大更加偏向於文科一樣,北大學生的確對於文藝活動更關注(當然專業不同的學生性格也不相同),北大的各種文藝組織、活動也相對更多,文藝十足,但是清華學生就相對保守一點,典型的工科男性格。有人說過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在校園某處放一塊“此處不得停車”的牌子,清華學生可能真的會把車停得遠一點,北大學生可能會選擇把車鎖在牌子上。

個人觀點,不對的地方希望批評指正。


愛早起的小螞蟻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清華大學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堅持“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和“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截至2019年3月,在運行的校級科研機構共421個,其中政府部門批准建立的科研機構共160個,學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機構共131個,學校以協議形式與校外獨立法人單位聯合建立的科研機構共130個。下面列舉具有代表性質的科研機構:

國家研究中心·1個: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國家蛋白質科學基礎設施(北京基地)、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裝置

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2個: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北京電子能譜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13個: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11個: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特高壓工程技術(昆明、廣州)國家工程實驗室、工業酶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綠色與安全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煙氣多汙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危爆物品掃描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光盤系統及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分中心)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1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研究中心)·6個:新能源與環境國際研發中心、清華大學新材料國際研發中心、功能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俄航天航空創新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示範型合作基地)·2個: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清華大學中俄戰略合作研究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1個: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截至2018年12月底,學校有教師3485人,其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1743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務的1381人,具有副高級職務的1648人。教師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1名,圖靈獎獲得者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5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榮獲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67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2人入選青年學者,239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52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127人,在職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182人。

清華大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54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為A類的學科有37個。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水利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21個學科獲得A+評價,A+數量居全國高校之首。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北大擁有31個國家級研究機構、93個省部級研究機構和19個校地校企共建機構,下面列舉具有代表性質的科研機構:[4]

國家級人文社科類機構·13個: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經濟研究所、外國哲學研究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研究院、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國家研究中心·1個: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大分室)、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北大分室)、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纖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口腔數字化醫療技術和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3個: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擁有教職工(不包含博士後)21183人;專任教師數7317人,其中,按職稱劃分:正高級2217人,副高級223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5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3人,“千人計劃”入選者72人,“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5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3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青年學者23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7人,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40個,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3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7人,博士生導師2474人,科研機構人員1161人,附屬醫院教職工10131人。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9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統計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藝術學理論[15]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50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統計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醫學技術、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藝術學理論等[14][16]

燕園春景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7個: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教育學、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測繪科學與技術、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生物醫學工程、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

重點學科·據2018年12月北大官網信息顯示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41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錦程數學


這個問題通常是要回避的,清華北大都是中國頂級大學,我們都默認為清華北大並列第一的,要分出哪個更好,是很難完成的一件任務。清華的工科實力更強,北大的綜合性更強,其實並不好比較。當年,我們縣城如果有一個學生考上清華或者北大,全城到處都掛著大橫幅,那幾乎是全縣的榮耀。

好了,應題主的要求,我們來簡單比較一下兩所頂級學校的優勢學科,看看哪所大學更好。優勢學科,我們姑且定義為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學科,A+學科和排位世界前列的學科。

1:教育部第四次評估A+學科排行:北京大學擁有21個A+學科,清華大學擁有21個A+學科,兩所大學不相上下。

2: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數量排行(圖片源自網絡):北京大學擁有41個雙一流學科,排名全國第一,清華大學擁有34個雙一流學科,排名全國第二。北京大學佔優。

3:國家重點學科數量:清華大學擁有一級國家重點學科22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5個,北京大學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8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5個。

4:在世界學科排行榜上的表現。在軟科2017年世界學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學總上榜數42次,清華37次,北京大學擁有前50名的學科15個,清華大學23個,其中清華大學擁有前10名的學科數8個,分別為通信工程(世界第1),機械工程(8),電氣電子工程(7),土木工程(6),化學工程(8),納米科學與技術(6),儀器科學(3)。北京大學的納米科學與技術位居世界第7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榜上,北京大學有38個學科入榜前100,清華大學有33個學科入榜前100位,北京大學有2個學科入選前十位,分別為語言學(10),現代語言學(6),清華大學有3個學科入圍世界前十位,分別是結構和土木工程(5),電氣和電子工程(9),材料科學(9)

從世界級學科排名來看,北京大學上榜學科更多,而清華大學頂尖學科表現更出色,兩所頂級大學,哪個更好?選擇到適合你的專業更好!能考上北大清華的,都是牛人!


途蟲的百味人生


在北京人的眼裡,北大的地位高於清華。
歷史地位和底蘊,北大高於清華。
目前的軟硬件綜合實力,清華好於北大。
目前發展狀況和未來前景,清華好於北大。

分別來談談吧。

目前北京排名第一的中學是人大附,略強於北京四中,遠遠超過北大附中和清華附中,就這兩年的報考狀況來看,還是對北大感興趣的更多,雖然比起前幾年,清華的吸引力在逐漸增加,但是畢竟傳統在那裡,北大還是要高於清華的。

這就涉及到歷史地位和底蘊。

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皇家背景的中國最高學府,作為戊戌變法的成果之一,實際上是開創了中國近代新型大學的先河。而且它最初還有半學半官的職能,同時負責掌管全國所有的大學,權力很大,地位很高。

另外,京師大學堂也是皇家背景正統的繼承者,從職能、學統等方面均顯示出京師大學堂與國子監之間的傳承。

相比之下,清華的地位就低很多。

清華的前身是清朝華人學堂,是清政府利用美帝庚子賠款的一部分建立的一所留美預科學校,說白了就是給洋人培養留學生的。選的都是十二三歲的幼童,成績要好,進去學習語言,然後東渡太平洋去美國。

歷史地位,可謂高下立判。

後來,北大也是各種新思想的發源地,這個清華也比不上,清華主要是理工科厲害,雖然有像錢鍾書這樣的文學泰斗,但是畢竟不推崇思想,推崇的是厚德載物,偏穩重。


但是北大的人比較激進,跟很多社會群體處不好關係,但是清華就比較通融,而且比較實在,所以在兩個大學的發展,清華似乎要看得見摸得著一些。最典型的就是學校的硬件,清華比北大的發展好很多。

清華的紫荊學生公寓,在北方大學的條件首屈一指,學校真正做到了為學生著想,請的是本校建築系的教授靜心設計,無論是美觀還是生活的便捷程度,都非常好。

可以看出,這個公寓的結構非常獨特,簡直就是用心之作。

另外,隨著後來很多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加盟,清華在基礎科學上迎頭趕上,在新興科技領域獨樹一幟。

比如楊振寧在清華,擁有一套別墅的使用權,他一手把清華的基礎科學帶起來了,本來是北大一家獨大;姚期智回清華,清華給他解決了北京戶口,福利待遇。最後這兩個人都放棄了美國國籍,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國的高等教育改革上面。

實際上,除了北京本地人,外省的很多學霸傾向於清華,但是數學、物理、社會科學,文科等方面,北大還是保持著較大優勢。

堅持最優質的原創,向你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相信兩所學校在未來還會你追我趕,至於前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堅持優質原創,向你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北大與清華的區別,可以追根溯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北大之所以成為國內最頂尖的大學,源自北大獨一無二,甚至是空前絕後的歷史出身和地位。

北大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學、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和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大學,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機構,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作為晚清由中央政府直接建立的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大學,北大代表國家意志,是當時國家教育頂層設計的核心,身兼傳統太學制度與現代學校建置的雙重身份,有著“縱向繼承”中國傳統與“橫向移植”西方教育的雙重使命,自建立起就被賦予了最高學府的地位。從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也可以看出,京師大學堂不僅僅是一所新式大學堂,亦是晚清取士制度與學制的“塔尖”。早期北大不但是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承擔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所以北大也是今日國家教育部的前身。辛亥革命之後,北大又成為中華民國第一所國立大學。

北京大學從統脈(歷史地位)上傳承了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國子學),是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同時又是中央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開創者,堪稱“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是數千年中國高等教育的主幹與正統。

這是北大之所以為北大的終極本質,也是北大之所以是中國最頂尖大學的根本原因。

而清華,則是用美國退還給中國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立的“留美預備學堂”(其前身是“遊美學務處附設肄業館”),這是一所用於輸送學生赴美留學的預備學校。美國人希望以此來影響乃至控制中國未來的精英,從而最終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正因此,早期清華被稱為“國恥紀念碑”。

如果說“最高學府”是北大天生的屬性,北大成為頂尖學府是歷史的必然,那麼清華的崛起則因特定的歷史機遇而具有偶然性。民國時期,當國立大學在戰亂中朝不保夕、缺錢少糧的時候,清華則因穩定的庚子賠款資金和與美國的特殊關係而茁壯成長。同時,留美預備學校時期赴美留學的預備生,在美國名校獲得本科及以上學位後,開始迴流中國,清華自然受益最大。尤其是1928年後,清華由預備學校升格為大學,並從外交部劃歸教育部,始冠“國立”,開始飛速崛起,此後逐漸名聲大震。

從誕生到今天,北大經歷了一個“世俗化”的過程;反之,清華則經歷了一個“神聖化”的過程。北大就像“萬世一系”的皇族,有著獨一無二的、近乎完美的出身、歷史地位、象徵意義和信仰價值,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象徵意義與信仰價值則被逐漸淡化,或被更實際的職能功用所取代;同時,北大也從昔日高高在上的最高學府,變成今日教育部直屬的眾多高校中的一所。這就是北大世俗化的過程。

而清華,本是一所殖民色彩濃重的留美預備學校,後升格為國立大學,再躋身中國最頂尖名校之列,最後成為最受政府支持的兩所大學之一,地位一路飆升;同時,也因為特殊的機遇、良好的經營和易於被大眾接受的校名和品牌式包裝,從而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強大的號召力。就這樣,清華實現了其偶像化、神聖化的過程。

在分別經歷了世俗化與神聖化的過程後,北大與清華最終成為了今日普通大眾心目中並稱的大學“雙子星座”。

【附註】

其實中國高校中最早的“雙子星座”,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北大與南高(南京高師,即後來的國立東南大學,再後來的國立中央大學,今日的南京大學)。北大與南大也是中國最早崛起的兩所頂尖名校。後經歷種種不可盡述之變遷,才最終演變為今日北大與清華兩校並立的現狀。

回顧歷史,撫今追昔,不禁感嘆一回。


揚子江海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但想風趣一點的給大家來介紹兩個頂級大學的區別,各自己的好處。

請看下面:

1. 北大大,清華清;

2. 北大人有想法,清華人有辦法;

3. 清華人必須在畢業時才可以真正地成為一個清華人,北大人一進北大的校門就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北大人了;

4. 北大是道家,清華是儒家;

5. 北大文科多,對於文科生來說言既是行;清華理工科多,對於工程師來說行勝於言。

6. 一百個北大人有一百個主意,一百個清華人只有一個團體;

7. 清華人見面心裡暖烘烘的,北大人見面臉上冷冰冰的;

8. 北大女生認為北大的一切都比清華好,但是最願嫁清華男生;

9. 北大人對清華人的最高認可是誇你說起話來像北大人;清華人對北大人說的話基本上沒有感覺。


您覺得呢?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打1,不認同,請打2。有更多更好的意見,歡迎長文評論哦。


劍雨老師


清華和北大硬要分出伯仲來,有必要嗎?從不同角度分析各有所長或各有所短,不能用此校所長比彼校之短,而看不到彼校所長!

請看理學排名:



北大全國第一,強於清華!

再看工學排名:



清華全國第一,清華強於北大!

第4次學科評估:



兩校基本相當,可以看成持平!

你喜歡北大,你就說北大好吧!

你喜歡清華,你就說清華好吧!

世界大學排名:



清華強於北大!

大學學科世界排名:



北大強於清華!

請題主自行判斷清華北大、北大清華誰高誰低吧!


亭亭玉立104648451


當然是北京大學更好啊,總有人說中國的大學沒有第二,只有第一,實際上講的就是北大和清華之間互相都認為自己是第一的緣故。那麼,仔細比較一下,北大和清華到底哪個學校更好一些呢?小編認為是北大,不僅因為小編是北大的學生,還因為小編對這兩個學校認真比較過,得出的結論就是北大要好於清華。

首先,從歷史來看,北京大學的創校時間要早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期設立的京師大學堂,而戊戌變法失敗後,唯一僅存的碩果就是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從誕生之初就處於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之際。清華大學的前身是1911年,利用美國退還的庚款而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時間上,北大比清華早了13年,而且,北大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新式人才,而清華大學的設立則是為了培養合格的赴美留學生,高下立判。

其次,清華大學雖然也曾經輝煌過,但是現在的清華已經不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在每年的招生簡章上面,我們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清華的定位是一所理工類大學,而北大一直都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一個沒有強勢人文學科,沒有思想基礎的學校怎麼可以與綜合性大學相比呢?當然,清華的理工科還是很厲害的,在全國是數一不數二的,北大的工科也許都不如清華。但是,論文科、論理科,清華還不是北大的對手。

今年暑假,北大清華兩個學校的遊客數量人滿為患,為了能夠進學校參觀,一些遊客找到黑導遊,黑導遊說100塊錢可以進北大,50塊錢只能去清華,後來這個事情在網絡上曝光了,小編認為需求決定市場,而名氣和地位則決定需求,所以北大還是更厲害一點。


青年史學家


1)2000年之前,在高中裡流行這樣一句話,"半國精英聚清華",很多中學裡成績最頂尖的學生都是以考上清華作為奮鬥目標的。

2)2005年左右,還流行這樣一句話,"滿清政府北大荒",意思是清華背景出生的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非常非常多,但北大畢業的非常少。

3)2003年之後,中國開始進入房地產瘋狂發展階段,社會財富急劇擴張,對工作價值、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整個社會對金錢的信仰不斷升級,金融、管理、經濟等方面的人才就業非常好,以北大經濟研究中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為代表的金融、管理等專業的學者掌握了社會經濟的話語權,在社會上受歡迎的程度非常高,當然後來清華也把經管學院搞得很紅火,而且清華在全國也搞了好些二級學院。在這樣一種思潮之下,很多最頂尖的高中學生不再把清華作為第一目標,很多省的高考狀元都選擇了北大,有心人可以去看看他們選擇的專業就知道了。

4)過去的15年,我們的社會把房地產和金融、經濟相關的人才捧到了極致,無形當中忽視了工程師,而清華身為中國最好的工科院校,也是培養頂尖工程師的學校,一樣受到了衝擊。

5)而北大之所以是北大,是因為她是五四運動的起源地,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因為眾多的思想大師和學術大師,因為他們倡導民主與科學精神,促進新思潮的傳播和學術的繁榮。

文無第一,但硬要選一個的話,我覺得是清華。


理財小裡手


相對來說,在國內都是最好的學校,北大優勢在文史哲經管法醫學和理科,清華優勢在工科,近些年經管法學科建設成效也不錯,這幾乎是常識了。

但是,我要說的是,有點像中國足球,他們是國內最好的,拿到國際賽場就有點差距了。

就大學對社會的貢獻來說,我認為成果獲得和轉化過慢,就像我們多少年來聽膩了的,我們的製造業材料不行,工藝不行,機床精度不行,產品創新能力和附加價值不行,經濟結構問題,法制不完善問題,分配問題,社會道德問題等等,大學應當勇敢的承擔一些責任,雖然不能說全靠大學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每年那麼多經費總該拿出些像樣的東西。

其他的大學不是你們的敵人和競爭對手,你們要做的也不是戰勝他們,少一些喧囂,多一些為科學而科學的精神,寧靜致遠,做一些國家和全人類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