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有修身到治國到平天下,可以把修身和平天下劃上等號嗎?

多彩貴州萬里行


修身和平天下之間不是等號,是一條方向線上的兩個點,是相互依存彼此成就共存的要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出自《大學》一文。《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原文中講: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國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國,而“身”又是每個人自己的“國”。為什麼要修身?因為道法自然。人和這世間的萬物一樣,都有其自身需要遵循的“道”。在萬物生長的過程中,往往都丟掉了最初的本真修身,被浮雲遮住了眼睛,真心蒙上了灰塵,而萬物卻不自知,我們往往找不到那個最好的狀和最真的道理。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和矛盾,不停地遭遇困惑和不解,於是我們學習,然後調整自己的軌跡,我想這就是修身,修身的過程就是管理自己的過程,管理自己身體的每一個組織,管理自己的思想,讓自己的身心達到最好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和貪嗔慢痴作鬥爭,和那個不好的自己鬥智鬥勇。同樣的道理,齊家與治國,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中裝著天下,這天下便是家。

但是從修身到平天下,這之間可近可遠。道理都懂,但是最大的困難是看的破做不到。從小而大不變的是道理,不斷變化的是人心。《大學》中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就是對《大學》之道最好的詮釋。


順昕媽


《大學》的"八條目"既是先後次序又是同時進行,換成西方哲學的語式,則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

修身是沒有盡頭的,不可能等到修身接近聖人時,才去"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有自覺反省的人,從一開始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並沒有次序的先後,同時存在,同時進行。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這個序列都劃成等號,一思一念之起,無不是在這"八條目"之中,無所謂先後。

這就如"在路上",或者說"始終在路上",一個完美的聖人形象始終在前方,不斷地修身以接近,卻始終達不到,這是一個過程,達不到卻又不斷接近的修身過程。


幽幽南山客


儒家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五條,是對所有立志成聖成賢之人的要求和方法。在筆者看來,平天下,是天下太平,社會和諧的意思。要達到平天下的效果,修身是最根本的,格物是修身的入手點。格物,是與自己的物慾格鬥,去除自己的私心雜念,去除自己的妄想煩惱的意思。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清心寡慾,推己及人,那麼這個社會就太平了。中國傳統社會政治是重農抑商的,政治由上層貴族把持,社會大眾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商周是宗法制社會,講究血緣關係,家族觀念很重,因此,齊家是治國的基礎。對於庶民,即普通老百姓,農工商階層,側重於修身。對於士,即普通國家公務人員,側重於修身和齊家。對於卿大夫,即國家公務人員中的高級領導幹部,側重於齊家和治國。對於諸侯君主,即統治集團高層領袖,側重於治國,平天下。當然,作為統治階層,更要帶頭做好修身功夫,清心寡慾,以身作則,上行而下效,如此在潛移默化中,就能事半功倍地達到平天下的效果。人人能修身,就是平天下。統治者能以身作則,帶頭修身,則平天下能夠事半功倍。這是筆者的愚見,姑妄言之。


馬橋客


可以。

這涉及到一個管理學原則,叫“人格放大化”原則。

儒家的人很了不起,就靠單純的思考就得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放大化”才能得出的結論。

現代的人,稍微點一下就可以懂這個原則。

日本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動畫片叫《變形金剛》,就是描述幾個小型機器人可以組裝成一個大型機器人,他們當腿的當腿,當手的當手,當頭的當頭,核心一條,機器人的人格放大了一級,這種新型機器人的出現,一般都成為無敵一時的象徵。

儒家的概念是,就像組裝一個人一樣組裝家庭成為一個新的人,再把無數個家庭組裝成一個超級大“人”,就可以撫平天下,所向披靡了。


河東來


“修身”不可能等同於“平天下”,歷史上類似的經驗教訓太多。“修身”和“平天下”,都是提供個人的“德才”。“德才”不濟,自己身敗名裂並且危及四方的例子,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修身”和“平天下”,都是“德才”的影響力。作為一個過程,分作多個階段,標記“德才”的影響力。人是社會動物,自人出生開始,從“朦朧無知”到“有為”,就有了對他人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以“德才”為主。修行,就是修“德”修“能”,能夠有“獨立自主”,就可達到“修身”的目的,從“修身”為基礎,具備了“影響力”。

“修身”和“平天下”,“德才影響”的作用範圍不同,要求有所不同。從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範圍逐步擴大。因為範圍的擴大,就會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考驗的是自己的“德才”。一個人的“自主獨立”,到一個家庭的“和睦”,到一個國家的“統一”,再到不同文化的“融合”,“要求”不一樣。同時,掌握的資源、權力也不盡相同,面臨的是不同的“考驗”。

“修身”和“平天下”,“德才培養”所處的過程不同,需要“適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是“修身”,注重的是“個人”的“道德”和“能力”培養,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說。即:自己的影響力,隨著品行能力的提升,範圍會自然的變化。影響力範圍與品行能力需要相適配,否則,會有“問題”。比如,剛開始的品行很好,得到了“影響力”並賦了權,當了官,官越做越大,但自己的“品行”沒有相應的提升,反而是降低,向相反的方向變化,就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因此,“修身”不等同於“平天下”。萬事有“易”,順其自然,自然就是“相適宜”、“和諧”,符合“客觀”。如果把對自己的“修身”直接套用於“平天下”,不相配,不適宜,就會產生不和諧、變故,需要避免。


呵呵說吧


修身,指的是個人修養問題;平天下,指的是使天下安定。能使天下人都過上安定生活,國家又不鬧動亂,這個人當然自身修養要好,包括文化修養,包括政治修養,包括治國能力的修養。這個人必須是有能力有權力有思想有主義的集於一身的統一治理者。修身,草民至最高統治者胥必須的,而平天下者則是少數人才能為之。二者即是統一的,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天下的。


三十三畫1936


大園鏡智性清凈,本來不生,本來不滅,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是本性自然。然而無明反轉,轉身受生,淪落不息。覺醒自反,回歸元性,心平修身,光明世間,一切平等無礙,法爾如是,心平天下平,阿彌陀佛遍法界!


平常心132178314


竊以為,修身不能和平天下劃等號。修身是基礎,平天下是宏願,修身人人都能做到,只有人人都修身,而後能齊家,進而能治國,進而平天下。


神仙只在花中眠


關鍵是有些人不考慮 修齊治平……


西河柳568


當然不能,完全是兩個天淵之別的層次。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微觀到宏觀的遞進關係,是講究積累的。不可一蹴而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