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何謂“明明德”?

樂活光陰


明明德,光明自身的德性。才能以德配天,獲得天命。

最初可以看作是周王朝的"順天應命",為周天子正統而設定的天人合一理論。

孔子創立儒家之後,修身明德成了儒者的目標,"明明德"可以放諸個人身上,修身以明德,修身以俟天命。

雖然《大學》本是"帝王書",但經過後世儒家的不斷註疏,已經是儒家重要的修身經典了,不必都往政治上靠。


幽幽南山客


《大學》本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與《論語》、《孟子》、《中庸》合成四書,作集註,就是後來的《四書章句集註》。朱熹的集註已被後代學者發現有很多地方,難以自圓其說,所以不能偏聽偏信,要有自己的思考。

要理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要先知道《大學》是為誰所寫,目的是什麼?

在古代,“大學”是專門培養貴族子弟成為政治領袖的高等教育機構,所以,《大學》並不是寫給平民百姓看的,“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家”也非普通百姓之家,而是“大夫之家”。

明白了《大學》是為了未來的政治領袖而作,就能理解“明明德”這句話是,彰顯高明的品德。

在這裡,彰顯高明的品德並不是沽名釣譽的行為,因為"明德”並非是普通百姓的高尚德行,而是國君善待百姓的美好品德。一個國君如果能在天下彰顯高明的品德,就說明君主有君主的風度,臣子有臣子的情操,百姓就會幸福,社會就會穩定。

整個《大學》的目的,就是教育這些未來的政治領袖,能夠像堯、舜、禹這些賢君一樣,彰顯善待百姓的美德,能夠親近百姓,能夠使國家中的人,都能做自己該做的事,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實現一個理想的社會境界。

可以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整個大學要實現的目標,也就是《大學》的三綱。要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靠個人修為,也就是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目來修煉自己,培養自己作為明君的德行。

《大學》的篇幅雖小,但卻意味深遠,是先秦儒家哲學一個不可分割的典籍,如果你把《大學》與《論語》、《孟子》、《易經》、《中庸》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裡面有孔子所說的“一道而貫之”,說到底,先秦儒家強調從國君到百姓都要由內而外、修身養性,形成合適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全社會的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整個國家就會是理想的國家。

清朝學者顏元(1635-1704)曾說過,“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說的就是,要真正瞭解孔孟精神,就要拋棄程頤和朱熹的集註。朱熹對於先秦儒家哲學的註解,很多地方並不合理,所以,還是要從閱讀原典開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多參考別的學者的看法,再在這個過程中,加上自己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斷,形成自己的看法。


馴養一本書


“明明德”,彰顯自己的美好品德!這是《大學》最大的問題,我翻來覆去研究了幾遍,只能是這個解釋。

注意接下來的引文:《康誥》曰:“克明德”,周公平定三監叛亂後在康叔上任前訓辭說你要按(我公佈)明德約束自己;《帝典》曰:“克明峻德”,《帝典》是《堯典》,嚴守明德的主語是天子。所以這句“明明德”就是自戀彰顯威權的話,一個儒生會認字就要彰顯自己的美好品德?!德有不有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不自是,故彰”,“自是者,不彰”!

而且“大畏民志,此謂知本”,這句話跟修身要正心相違。養身養性之道在定志,壓服出來的人民不知道活著是個什麼勁。還“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如果威壓就行,孔子怎麼會說德政、德在前?曾子是曾子,聖人是聖人,不在一個檔次。

這兩句話最合朱熹的意,所以朱熹高高捧著《大學》威壓著民眾要“存天理滅人性”。朱熹所謂的“天理”是推理為用、不顧實際情況,“滅人性”能讓資本主義萌芽得到更多的流動人口能更好的發展,這個腐儒!思不為國本,為私利。

先秦的“理”意為實際情況,此理非彼理也!管理因時因地因人因勢制宜,把握人本順勢為治。

實話啊!《大學》裡左一句《尚書》右一句《詩經》,裡面的概念界定得並不清楚,內容顛顛倒倒費腦子。我不知道自己讀《尚書》《詩經》去更愉快嗎?讀書是為了讓自己愉悅好吧?


節度使95


"明明德"一說,出自於曾子所著一文。是儒家的重要經文,江謙在蕅益大師所著補註中稱:"一書,世間法之總持也,而即為出世資糧。"

為什麼堪稱"世間法之總持"?因為天下太平、國家興旺的根本,在於修身,修身之本在於正心,正心之本在於誠意,誠意之本在於致知,致知之本在於格物,物即身、家、國、天下之物,即一切物質、精神現象。

蕅益大師在一文中說"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上明字,是始覺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

始覺之修的下手之處就是格物。因此,必須明瞭格字之義。江謙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其本正之謂格;格感通也,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之謂格。"由江謙的解釋,可以知道格字之義 是正,正其不正而歸其本正,即始覺之修達本覺之性,本正即本覺之性,本覺之性即佛性。

如何正其不正而歸其本正呢?印光大師則說得直捷明瞭,格物就是格除私慾。孔子之說很是痛快,"詩經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思無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說的都是正,即格物。

由格物而達的精神境界,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是修道的全部心路歷程。

曾子是有修證之人,但因儒家是治世之道,經文雖是心法,但不明言,會者自知。


慧光2787


大學之道在於明朋德。意思是,最高的學問,莫過幹把德學明白了。


用戶280706662曲永孔


中國封建社會講德不講法或少講法,是為少數犯法的人留下了空子。現代社會應少講德多講法,德是講給老實人聽的。社會若沒有一套完整公平公正嚴厲的法律約束,必將是一個混亂不堪、是非不明的一潭渾水。為什麼不學習學習新加坡的法律制度,取其科學先進的內容呢?


鍾林99


這個問題我的理解就是可以公開說的德。中國人幹壞事都有一個可以公開講的理由。比如當漢奸不好聽,但說曲線救國,忍辱負重,救民於水火是不是好聽的多了。我想這樣說之後當漢奸就沒什麼負罪感了,還能夠公開講。明明生活在物質社會中,不談利我講義是不是更高尚了?這些就是明明德。


山堅海闊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這是大學經著。

明,明悟,也可看似開悟吧。明德,可視之上徳或玄德吧。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徳執德,故不可得。唯有勘破,才能明道行德。德是做出來的,這就是德行,而根本在於道。


道隱玄機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德是什麼?從何而來。德是善,是美,是真。從何而來?從天而來,人生而有之,是自然賦予,德自天生,人本自有,德者,人之所得於天也。


老頑童374236889


第一個“明”是動詞,是彰明、弘揚的意思;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意謂“光明的”;連起來是說,人要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