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人的強國之路


楚國人的強國之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世人皆知,秦始皇掃六合前的“國際格局”主要是由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分割並立。在這七個國家裡,實力最強大就是齊國、秦國和楚國。

熟悉歷史的人都清楚,齊國的強盛主要是沾了“周師齊祖”姜子牙的光。當年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成就大業,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齊國。通過實施一系列發展工、農、商生產的政策,齊國就首當其衝成為了當時資格最老、實力雄厚的諸侯國。而地處西陲夷地、文化底蘊薄弱的秦國“後來居上”,是依靠了“商鞅變法”,尤其注重“法治建設” 和強調“人才招攬”,才會在短時間內走向強大。

楚國呢?它曾作為戰國七雄中唯一一個能與秦國抗衡的大國,又是戰國初期和中期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是通過什麼途徑聲震春秋和戰國的呢?

楚國人的強國之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首先要從上古時期說起,楚國先族早期僻處南方,生產落後、人文貧乏,且風俗習慣異於中原,故被貶稱“南蠻”(南方土著),楚族長期遭受著夏朝和商朝的奴役和壓迫。直到首領鬻熊歸附周文王,扶助其滅商建周,方生存情況略有好轉。但周武王滅掉商紂後,卻對楚族有了“兔死狗烹”之意,被鬻熊之子熊麗覺察,便率族人舉部南遷,暫時避棲到睢山與荊山之間,“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到周成王時,方封鬻熊的後代熊澤為楚君,建都丹陽,位列諸侯,始有楚國。

楚人由於長期受著王室和中原諸侯各國的歧視和排擠,兼於不甘身份的卑微與文化的落後,在有了合法的勢力範圍後,加上五十多年的艱苦奮鬥,不斷擴大疆土、累積財富、擴充軍力、增強國力。到了春秋時楚莊王在位期間,竟然 “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一躍成為當時黃河以南的“超級大國”;而到春秋末期,各諸侯國對楚國無不畏服,小國要前去朝拜,大國也要與之結盟,楚國幾乎成了諸侯國中的霸主。它的版圖東臨大海,南抵五嶺,西包巴蜀,此繞穎洄,在戰國諸雄中,國土面積最大,國家人口最多。民間曾有“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傳聞,意謂秦、楚二國,最後要有一個具備一統全國的可能。

這除了靠楚國的歷代君主勤政不息、勵精圖治外,也要聯繫楚國創造出了民風強悍、極重氣節的國民風氣和濃重的凝聚力。楚國之所以能從一個受歧視的蠻夷部落發展成為歷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戰國七雄之一,有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楚人能長久的保持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忠君愛國和不斷開拓的創業精神。

古人曾雲:“唯楚有才”。這也是楚國強盛的一個原因。楚國雖只存在了八百年,卻打造出了影響華夏數千年的楚文化:在政治上強調忠君撫民,在軍事上側重外線作戰,在民族思想上主張混合夷夏,在文藝上、文學上頗有建樹,既接納了中原特色的厚重大氣,又強調了自己特有的浪漫純樸。楚國曾被辱稱為:“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意謂野蠻無教化的異族),卻不以自身所處蠻地而自卑,反自詡“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大膽的嘗試自創文化,通過善於模仿到打破陳規,再從革新鼎故到推陳出新,楚人的這種敢於證明自己、相信自己、落於實施、樂於實現的精神也許在固步自封人眼裡是一種桀驁和囂張,但鴻鵠的青雲之志豈能被只安於置身矮樹低牆的燕雀之輩輕易理解?

楚國人走向強盛之路的途徑簡單總結就是:將知恥而後勇、“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逐鹿”精神堅持落實成不畏艱險、自立自信、自強不息的“亮劍”行動,且長期貫穿,祖輩相傳。

可鑑,楚國才是春秋戰國中最有實力的國家,當年楚南公的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果然通過楚人陳勝、項羽、劉邦得以實現。其實這一點都不懸,只要楚人精神不死,國家註定強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