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大部分父母真的很擔心寶寶缺鈣,小孩長得慢(矮)?缺鈣吧!走路不穩、囟門閉合遲?缺鈣吧!食慾差、骨密度低?缺鈣吧!汗多、枕禿?睡不安穩,夜醒頻繁?缺鈣吧!總之,家長眼裡很多的“不正常”統統都被認為是缺鈣吧!

其實我想說的是:寶寶不容易缺鈣,但是容易缺鐵!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有30%--40%的嬰幼兒患有貧血,而所有貧血裡面80%都是因為缺鐵造成的缺鐵性貧血!

近期一項對 2156 例 6~36 個月嬰幼兒進行調查分析顯示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 21.98%,其中輕度貧血佔 93.5%,中重度貧血佔 6.5%。

貧血主要有三類(如圖),這裡主要討論的是缺鐵性貧血。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為什麼重視補鐵呢?

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尤其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不單是對智力發育造成影響,尤其是神經的發育的關鍵期是不可逆的。

在美國兒科學會2018年發表的一篇“倡導生命1000天營養”的文章中,非常明確的提出,從孕期到出生後2歲是孩子神經發育的關鍵時期。2歲以後,大腦神經就沒有超級高速發展時期了。

在這1000天中,神經系統要完成從0到上百億個神經元以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構架。這些構架的發育過程必須遵循相應的順序。 這種神經發育的失敗是不可逆轉的,在發育失敗後,也並不會隨著鐵的補充而補償回來

這意味著早期的缺鐵,就會對未來的神經發育有著不可挽回的後果!!!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缺鐵呢?

原因主要有:

1、對於0-6個月寶寶來說,寶寶的鐵需求來自於媽媽的儲備,相當於孕期媽媽給寶寶得“存款“,這個“存款“只夠4~6個月的需求,以後的需要從食物中攝入,如果飲食攝入不足,就很容易缺乏;

2、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有患某些疾病比如糖尿病,或者孩子出生時體重低,或者早產,都會導致鐵儲存不足,寶寶出生後出現鐵缺乏;

3、據報道:0-6個月嬰兒每天需鐵量為0.27毫克,而6-12個月的需求增至為10毫克;而每升初乳中含鐵為0.5~1.0毫克,成熟乳中也僅為0.3~0.9毫克每升。

4 、6個月後,輔食添加不合理,而身體需求又劇增,更容易缺乏。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寶寶缺鐵的症狀有哪些?

缺鐵症狀:

1、缺鐵導致神經發育不良,影響智力發育,表現為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比同齡娃落後;

2、易反覆感染,感染後不容易好;

3、容易發脾氣、敏感暴躁不安;

4、偏食挑食厭食;

5、容易疲勞、活動後呼吸急促脈搏加快;

6、生長緩慢、臉色蒼白,尤其是嘴唇、耳垂和指甲等少血色;

7、小寶寶大哭的時候甚至出現背過氣的現象,較大一些的幼兒或兒童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理解力差、多動等症狀;

要特別提醒的是:

嬰兒時期患缺鐵性貧血的兒童,5歲時即使缺鐵性貧血得到完全糾正,其智力仍然落後於沒有患過貧血的兒童;這種智力損傷到了青春期後仍然存在。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怎麼知道寶寶缺不缺鐵呢?

寶缺不缺鐵看寶寶的飲食就可以了,如果不確定的話,最好去醫院做血常規。

對於正常出生嬰幼兒,推薦 6 月、9 月和 12 月時進行體檢,查血常規來看是否有貧血,以後每年一次;早產兒建議在 3 個月時就開始篩查,此後轉入正常篩查。

主要根據血紅蛋白的情況來判斷

血紅蛋白從正常下限至 90 g/L 者為輕度;

~60 g/L 者為中度;

~30 g/L 者為重度;

<30 g/L 者為極重度。

新生兒血紅蛋白 144~120 g/L 者為輕度;~90 g/L 者為中度;~60 g/L 者為重度;<60 g/L 者為極重度。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寶寶缺鐵了怎麼辦泥?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明確,治療也就明確了,對於還沒有添加輔食的寶寶直接鐵補充劑,具體是口服液還是注射應該由醫生根據缺鐵的程度判斷;

已經添加了輔食,應該是鐵補充劑+食補結合,調理至血紅蛋白正常後還需要繼續補充鐵劑2~3個月,保證體內鐵的儲存。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缺鐵的危害這麼大,怎麼預防呢?

1、預防寶寶缺鐵應該從孕期就開始,媽媽在孕期、哺乳期要均衡營養,有意識地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最好經常檢查下血常規,媽媽孕期發現貧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寶寶因為先天性儲鐵不足而引起貧血;

2、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多胞胎在出生後兩個月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以防缺鐵;

3、建議嬰兒3個月時以及1歲以後每半年查一次血常規,以早期發現缺鐵並及時治療。

4、足月出生的寶寶滿6個月添加輔食一定要常吃高鐵食物。

比如高鐵的米粉,蛋黃、肉泥、肝泥、魚泥、菜泥,同時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提高食物中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率;

5、必須強調下:自己磨的米粉、米湯、家裡其他一切穀物都不能代替嬰兒高鐵米粉!


食補需要多吃哪些食物呢?


鐵含量由高到低的推薦:

動物內臟:比如豬肝、雞肝;

肉類:畜類肉、禽類肉、深海魚等;

動物血:豬血、雞血等;

植物類:黑芝麻、黑木耳、大豆、豆腐、小扁豆、西梅汁、帶皮土豆、甘薯、強化鐵麥片、深綠色蔬菜等。

需要說的是如果小寶寶查出貧血,鐵補充劑是首選!

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是要及時補它


最後要說的是,寶寶缺鐵不是馬上就能表現出貧血,這個過程的發展有滯後性(也就是說缺鐵一段時間後,身體耗光貯存的鐵後,才能發展成貧血),所以血紅蛋白雖然能提示貧血,但並不能有效檢查到缺鐵狀態。

寶寶的成長不能重來,寶寶早期大腦發育更不容忽視,希望引起家長的重視!

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及疾病營養調理

如果你也有育兒問題,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