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下雨,今天開始就腿疼?關節炎是如何做到準確預測天氣的?

敖嘉年


這種情況就是我們以前經常聽說的老寒腿,只要天氣變化就會有明顯的關節疼痛,其實這種情況與天氣到底是否有相關性還是有爭議的!國外有一些研究顯示患者腿疼與天氣,其實關係並不大,但是我本人持懷疑態度,因為在我本人身上也偶爾會出現天氣變化之前關節疼痛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吧!

對於發生這種情況,其實到現在也沒有個定論,主要有以下幾種假說吧(排除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

●有一種學說認為有關節問題的朋友,肌肉、肌腱可能都會存在著瘢痕或者是慢性損傷,當天氣變化以後,尤其是氣壓改變以後,會使這些有問題的組織變得更加緊張,也就會刺激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

●在臨床上很多骨關節炎的患者確實會存在這樣的情況,而且有的真像天氣預報一樣準。也有學者推測是由於骨關節炎的患者骨軟骨出現了明顯的損傷,尤其是骨軟骨一旦磨損較深以後,軟骨下骨也會受到刺激,那麼氣壓變化以後,在軟骨下骨當中的神經可能就會變得更加敏感,於是就會出現疼痛。

●還有一種推測,就是因為天氣變化的時候可能身體內的血液會主要流向內臟,更好的保護主要的臟器。這樣四肢得到的血流就會明顯的減少,於是就會出現寒冷以後關節的疼痛。

●另外有人推測有了骨關節疼痛的患者,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就不能像往常那樣自由的戶外行動,減少活動以後自然就會帶來關節的僵硬以及酸澀,從而也會導致疼痛。

●第5種推測將問題歸根於關節內的滑膜,認為氣壓變化的時候滑膜會有明顯的反應,會釋放炎性因子,而且血液循環會有一定的問題,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的疼痛。

●再有就是中醫理論了,我相信中醫解釋的話可能會更加能解釋的通吧,但是謝醫生本人是西醫就不在大家面前班門弄斧了。

面對這種天氣變化,關節疼痛的情況應該怎麼辦?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患者來講,能做的其實不多。有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即使天氣變化之前穿上大棉褲,保護的再暖和也會覺得關節有痛感。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如果天氣變化導致關節疼痛的時候,確實影響了生活質量,那麼可以適當的口服一些非甾體抗炎藥,幫助自己控制炎症,減輕疼痛,可以適當的進行保暖。

建議在天氣好的時候或者是在室內的時候,要做一些強化關節周邊肌肉的康復鍛鍊,通過這些康復鍛鍊可以增強我們關節周邊的肌肉,這樣可以更好的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無論是否能幫助我們緩解天氣變化帶來的疼痛,起碼對於保護關節是有好處的。

以上就是對於題主問題的解答,也許康復鍛鍊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這裡講的通食指經絡的通,而經絡中通行的是原氣。人體中的原氣分為先天原氣和後天水谷中補充的原氣。

水谷中補充的原氣對大自然的變化極其敏感,所以才有了天氣變化影響身體病痛。

還記得《奇異博士》裡那個偷學炁功的瘸子嗎?他其實沒有治好自己病退,而是利用炁功強行支撐斷了的腿,一旦是被取走,也就恢復了原樣,類似中國人說的打通了任督二脈吧!



信你又何妨


這個道理,就是同氣相感。人體自身在這個關節部位有這個陰寒溼冷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遇熱就舒服,而自然界到了陰雨天氣時,自然界和人體這個相同的氣就相感,感了就會去應,應了就會疼痛!而正常人為什麼不會呢?正常人自身的小天地小氣候是可以自己調節的,無論你外界的氣候天地怎樣變化,都可以調整到自身的正常狀態,所以正常人不會。而不能根據自然外界氣候變化而調節的人,人體自身的氣機也就是調節人體自身變化的臟腑出了問題,就只能被動的接受外界的自然變化而不能調節,所以遇熱就舒服,遇潮溼天或者環境就難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