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臣為韓王送沛公"入手,探究張良"功成身退"的深層原因

陝西省漢中留侯祠正殿第一柱有一幅對聯:壯士奮揮椎,報韓已落秦皇膽;大王煩籍箸,策漢終函項羽頭。

這幅對聯基本概括了張良的一生。上聯寫張良率壯士擊殺秦始皇,直接挑戰了秦始皇的權威,下聯寫張良為帝王師,幫助劉邦出謀劃策打敗了項羽。

宋人真德秀說:"子房為漢謀臣,雖未嘗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其功實為'三傑'之冠,故高帝首稱之。其人品在伊、呂間,而學則有王伯之雜;其才如管仲,而氣象高遠則過之。其漢而下,惟諸葛孔明略相伯仲。" 可見,歷史上對張良的評價很高。


從

漢初三傑之張良

西漢建立,劉邦絞殺功臣,張良可以全身而退,沒有相當了得的智慧和定力,幾人能做到?筆者從"臣為韓王送沛公"入手,談談張良能留名千古,能保善終的深層原因。

引言

自古"伴君如伴虎",君心難測。劉邦精明狡詐,疑心很重。特別是西漢王朝剛剛建立,出生草莽的劉邦,對為自己南征北戰的將軍和出謀劃策的大臣們,忌怕多於信任。大臣們如履薄冰,略有不慎,就背上"反叛"罪名被誅殺。

有"漢初三傑"之稱韓信、蕭何、張良,三人常伴劉邦左右,功德圓滿之後,本以為可以與劉邦共享榮華富貴。不幸的是,韓信因"謀反"冤死長樂宮中,蕭何送宗室子弟參軍,散盡家財充軍費,裝瘋賣傻"自汙名節",總算保住性命。

從

張良影視劇照

張良常常陪伴劉邦左右,劉邦猜忌心重,建漢後大開殺戒,大肆殺戮功臣。張良卻能進退自如,最後"全身而退",保得身前身名。不得不說,是個奇蹟。張良為什麼能在危機四伏的形勢下,得以善終,筆者用幾個故事來解讀。

貴胄子弟變身熱血青年,發力一擊為復國

《漢書·張良傳》記載:"良祖開地相韓四十一年,父平相韓四十六年,共連續相韓八十七年,其家當在韓都。"

張良是戰國時韓國的丞相之子,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韓王的丞相。也就是說,張良是標準的官二代,或者說是官三代。張良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不出意外,他也可能是韓國的丞相。美好的生活向他招手,不幸的是,他的國家被泰國給滅了。

頃刻之間,張良從貴胄子弟,降為亡國遺民。所以張良與秦始皇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為自己的國家報仇。他招募一個壯士,去擊殺秦始皇。他變賣了所有家財,做好了充分準備。

從

張良畫像

這個時候的張良,就一熱血青年。他不惜重金,尋求一位像荊軻一般的義士。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良還真找到一位願意跟他大幹一場的大力士。張良為為大力士打造了一隻重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椎。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張良和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遊必經之地博浪沙。等了一天一夜,終於等來秦始皇巡遊的車隊。可等看清車隊,張良和大力士傻眼了:三十六輛車組成的車隊,每輛車都是四駕,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

張良和大力士商量分辨半天,認準第三輛車,理由是第三輛車裝飾更豪華。大力士奮力拋出大鐵椎,準準地砸中第三輛車,同時聽到車中傳出一聲慘叫。張良和大力士以為大功告成,兩人相視一笑,鑽進慌亂的人群逃走了。

事後張良才知道,秦始皇太狡猾,為這次出遊,秦始皇早有預防,他準備了三十六輛一模一樣的豪車,張良他們砸中的,只是一個替死鬼。秦始皇毫髮無損,張良和大力士卻被全國通緝。張良只好逃走,藏在一個叫下邳的地方。

留侯張良幸遇黃石老人,《太公兵法》增智慧

《史記·留侯世家》載:良嘗閒從容步遊了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疆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名人之路總是與我們不盡相同。我們每天的生活循環往復,名人的際遇是每天都不同。亡命下邳的張良遇到人生中一個重要人物:黃石公。這是一個亦人亦神的人物,他是張良遇到的貴人,但這個人神龍見首不見尾。

黃石公見張良骨骼清奇,就叫住張良,當張良的面,把鞋子脫了,扔橋下,叫張良給拾起來。張良見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沒有發作,聽話地下橋去給拾起來,放老人的面前。但沒有完,老人把腳伸張良面前:"給我穿上。"

從

張良遇黃石公

這就有些過分了!要是別人,張良一巴掌給扇過去了,但看在他年紀大的份上,張良忍住,俯下身子,把那雙臭鞋給老人穿上。老人對張良的表現還比較滿意,笑著說了句:"孺子可教也!五天後黎明時分在這兒等我,有話對你說。"

張良雖然感覺老人有些奇怪,覺得老人氣度不凡,不是戲弄他,還是答應了。第五天黎明時分,張良如約而至。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對張良很不滿:"和老年人約會,怎麼能遲到呢?明天早點來!"說完這句話,老人就消失了。

第二天張良早早地來到橋邊,老人又在那兒了,對張良的不滿增加了幾分:"怎麼又遲到了?明天再早點!"張良感覺是個不願意服輸的人,第三天過了子時就趕到橋邊,這次終於趕在老人前面到達。

從

張良畫像

這次,老人對張良很滿意,從懷裡掏出一本書,鄭重其事地遞給張良,要張良回去好好研讀,然後老人消失在夜色中。張良一看書名《太公兵法》,欣喜若狂!這是一本在江湖上傳說已久的神書,得到這本書,如果得到屠龍秘籍。張良向老人離去的方向拜了又拜。

從此張良在下邳這個偏僻的地方,潛心鑽研《太公兵法》。經過幾年研讀、充電,張良由一個魯莽的熱血青年徹底脫胎換骨,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謀略,遇事沉著深謀遠慮的戰略家。這些人生積累,對他後來和劉邦合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良輔佐劉邦亦師亦友,終極目的在家國

張良還在下邳修煉《太公兵法》,天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滅亡,劉邦項羽進行楚漢戰爭,打得不可開交。這期間,劉邦打仗來到下邳,意外地遇上張良。

從

張良畫像

一個是豁達大度,能聽取意見和建議,有遠見有抱負的梟雄,一個是因刺殺秦始皇而名滿天下,飽讀詩書,潛心研讀《太公兵法》的英傑。兩人一席長談,有相見恨晚之感。劉邦被張良的才華所折服,而張良也被劉邦的胸懷所吸引。

張良雖然暫時和劉邦在一起,但並沒有完全投靠他。幾經波折之後,張良復國的希望徹底破滅了。在劉邦和項羽之間搖擺幾次之後,張良最終選擇追隨劉邦。劉邦應該感謝張良選擇了他,後來的事實說明,張良確實是劉邦的福星。

劉邦的大軍一路過關斬將,但在嶢關受阻。劉邦主張攻,張良主張智取。劉邦採納了張良的意見,輕而易舉地取得守將的信任,決定投降劉邦。張良勸劉邦,守將歸降,下屬不服,是一大隱患,建議趁敵人放鬆警惕,一舉攻下。劉邦聽從張良建議,果然一戰成功。這是張良在劉邦面前,第一次表現出他卓越的才能。

攻下咸陽,劉邦沉醉於勝利的喜悅,面對秦宮裡的金銀財寶和美女,劉邦喜歡得走不出來。樊噲等大將勸說著急都沒用,張良出面勸劉邦:你的目標在天下,而不一個秦宮。你得給天下百姓一個好印象,是勤儉愛民。最重要的一點,項羽正在趕來的路上。

從

連環畫《鴻門宴》項伯夜訪張良

《史記·項羽本紀》載: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

隨後劉邦和項羽在鴻門宴相遇。幾年來,劉邦和項羽基本上玩的都是躲貓貓的遊戲,項羽殺來,劉邦躲藏。而這次,鴻門宴,劉邦躲不掉。張良作為陪同,劉邦心稍安。張良幫劉邦拉攏項伯,安排樊噲進宴會把項羽罵得找不著北,然後讓劉邦趁機逃走。

功成身退方見處世智慧,看淡名利真性情

張良跟隨劉邦,心裡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國家,一直記得自己的根在韓國,他的國君是韓王。他跟劉邦目的始終是為復國。項羽把他遴選的韓王給殺了,張良復國的希望破滅了。這個時候,他的敵人是項羽,這是他幫助劉邦的主因。

從

張良和劉邦影視劇照

韓信要自立為齊王,劉邦破口大罵,差點壞事。張良勸劉邦忍讓,索性封韓信"

三齊王",用這個方式籠絡韓信,才有後來垓下給項羽致命一擊。勝利後,劉邦要定都洛陽,張良勸劉邦定都長安。

建漢後,在論功行賞上,將領們對封賞不滿,怨聲載道,人心不穩。張良勸劉邦重賞與自己有積怨的雍齒,穩住了大臣們的心。表面上,張良所做的,就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細細思量,張良對於西漢,好比姜尚對於周。

《史記蠡測》:觀留侯自稱,一則曰為韓報仇強秦,再則曰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其進退綽綽有餘於功名爵祿之外者矣。

大漢初定,人心浮動,大臣們爭權奪利,劉邦心力交瘁。張良卻深居簡出,不參與朝政,聲稱自己要去學仙,從赤松子遊。張良越是想遠離朝廷,劉邦越是離不開他,遇事總要徵求張良的意見,有張良的首肯,劉邦心裡才有底。

從

商山四皓輔佐太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想置身事外,但事情總是找上來。在"換太子"這件事情上,張良是不想參與帝王家事的,但呂雉求上門來,張良不得不給出主意,用"商山四皓"保住了呂雉兒子劉盈的太子位。也因這功勞,劉盈成功繼承皇位,張良受到優待。

評論

張良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每每讀關於他的文字,都有不同的感慨。張良能千古揚名,因其過人的謀略。他能讓萬世仰慕,因他的處世智慧。我們可以從他的人生履歷中,看到一個熱血青年的成長史,看到家國情懷的昇華。

招募大力士刺殺秦始皇,張良不顧個人安危,果敢堅決。在復興韓國的過程中,他執著、隱忍,無私無畏,以拯救自己的祖國為己任,志存高遠,超然物外。下邳橋上,給黃石老人穿鞋,他學會了謙卑謙遜。

從

張良塑像

張良的出發點與韓信、蕭何不同,人生的際遇和結果也不同。他一生追求的復國夢想沒能實現,這是他遺憾。但在復國的過程中,歷練成就了更強大的自己,這是他最大的幸運。張良的智慧學不來,張良"功成身退"的處世方式,只有羨慕的份。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史記評林》、《史記蠡測》楹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