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付高企、控費困難、競爭激烈 健康險遭遇“成長的煩惱”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李皓潔)今年以來健康險保費月平均增速超過30%,然而高速發展的背後也隱藏著諸多隱憂。11月28日,在“新浪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上,保險業多位業界大咖直指當前健康險面臨的多重風險,包括賠付率惡化、控費困難、競爭激烈等。

“健康險發展很快,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診斷技術的提高,賠付率明顯惡化。”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賈飈表示。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今年前10月,健康險月均保費增速為30.1%,而月均賠付增速為37.21%,其中在今年4月、7月賠付增速分別高達56.64%、51.54%。

對於導致賠付高居不下的原因,陽光保險總裁李科介紹稱,保險公司缺乏有效的醫療控費手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前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行政色彩比較濃,而商業保險公司在業務合作當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目前在沒有相關支持的情況下很難建立起深層次的合作機制。保險公司是醫療費用支付方,但是對客戶醫療費用管控沒有辦法延伸到治療、康復等整個診療過程,很多情況下是被動性賠付。

和泰人壽總經理李玉泉也舉例稱,對於健康險的賠付案件,由於理賠審查相關專業人員很少,缺乏臨床醫學經驗,即便是醫院看錯了病、吃錯了藥,審查人員也很難看出來。

同時,健康險領域也存在行業混戰的局面,尤其是對專業健康險公司而言。瑞華健康險董事長陳剖建表示,現在壽險公司、產險公司、養老險公司以及專業健康險公司都在做健康險業務,健康險面臨的是近200家保險公司的競爭,還有5000多家健康管理公司之間的競爭。

交銀康聯人壽董事長張宏良表示,健康險本已邁進結構分層的良性軌道,卻又陷入價格戰、繞回互聯網流量變現、零和博弈的死亡之路。所謂零和博弈,是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中健康險業務承保虧損32.27億元,承保利潤率為-6.31%。而六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前三季度呈現“兩盈四虧”的局面,僅合計盈利僅0.79億元。

對於健康險控費方面,李科建議稱,相關部門能夠借鑑國際上醫療保險控費管理相關經驗做法,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完善我國醫療保險費用控制機制,制訂政策、理順關係、搭建平臺,推進醫保合作,幫助支持保險公司打通醫療控費瓶頸。同時,希望國家加快醫保標準化和醫療信息化建設,實現醫保和社保數據交換,使商業保險機構能夠完善醫療費用發生後的監控和審批流程,提高商業健康險的醫療控費能力,減少不合理醫療開支,這不僅有利於保險行業健康發展,也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效率。

李玉泉則建議針對客戶需求來開發相應的產品,同時健康險應該建立三位一體的醫療風險防控體系,即病前健康管理、病中診療監控、病後賠付專項核查。

而如何在健康險等業務市場的競爭中突圍,“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轉型方式得到了多位業界人士的認可。例如,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表示,面對內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行業近年來先後提出了數字戰略、中臺戰略和生態戰略,這三大戰略雖然各有側重,但各自的戰略軸心始終應圍繞在客戶消費需求,脫離了“以客戶為中心”,轉型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偏離轉型初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