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將軍,被領導高估且重用,最後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

不才講史


靠臉吃飯的國軍將領,曾經4次逃跑躲過死刑,最後103歲善終

近代的國民黨軍隊中,發生過很多狗血劇情,最有趣的莫過於靠臉吃飯的白馬將軍孫元良。

這樣的相貌確實討喜

國軍的委員長總司令常凱申將軍,是曾文正老先生的擁躉,每天拿著一本《冰鑑》學相面之術,結果只學了一個皮毛。最看走眼的便是人高馬大儀表堂堂的孫元良。

據徐向前元帥回憶,常校長在黃埔最喜歡搞一些單獨談話的“鬼把戲”。黃埔一期幾百學員,他都挨個接見,然後噓寒問暖收買人心。不少黃埔一期畢業生就因為校長的一席話,肝腦塗地願為前驅。當時徐帥在老蔣面前,本身相貌上帥得不明顯,又不太愛說話,連一點深刻印象都沒有。反倒是相貌堂堂的孫元良,一亮出名字,還是“黨國元良”,一下子就把老蔣吸引,認為這是黃埔學員中不可多得的將才。

徐帥確實帥得不明顯

事實卻是,這個相貌堂堂的孫元良,日後的經常性愛好是丟下部隊逃跑,而徐向前幾年時間成為紅四方面軍統帥,讓老常頭痛不已,懸賞20萬大洋要他人頭。老常是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說回孫元良,第一次逃跑是南昌之戰中孫元良團不戰而逃,第一軍第一師全軍覆沒。當時孫元良是第一師第一團團長,沒有收到命令直接就跑了。當時常凱申發表公開講話,痛斥師長王俊帶兵無方,下令槍決孫元良。

黃埔三傑的蔣先雲,也是帥的一批

然而,孫元良卻在蔣先雲的事前通知下逃跑了。蔣先雲當時是老蔣的秘書,黃埔一期同學真講義氣。孫元良跑到武漢,找了鄧演達,鄧演達不理他,直接就到日本去了。常隊長得知,親自寄去了3000大洋學費,讓他好好學習,將來回國報效黨國。

孫元良長得那麼帥,黃埔校草啊!校長怎麼會忍心殺了你?

暑假時鬧得沸沸揚揚卻被停播的電影《八百》,主創人員居然專門採訪孫元良的幼子秦漢,還給孫元良掛上了抗日名將的稱號,這樣的片子要是不禁了,實在是對不住孫元良的逃跑功夫。話說謝晉元的孩子咋沒人關心呢?

事實上,孫元良自己撤退,讓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帶著400官兵守一個大樓作為最後的“表演”真的挺不厚道的。孫元良從淞滬戰場上撤退,帶著衛士與部隊失散,到了蘇州才恢復了參謀部,收攏殘軍。

淞滬會戰,大家都是大潰退,這鍋該常隊長揹著,所以沒有人追究孫元良逃跑的問題。

南京保衛戰,孫元良又跑了。不管當時36師師長宋希濂的回憶錄,或者是88師葛天的回憶錄,又或者是任何一個嚴肅史書,都確鑿無疑只認孫元良的逃跑行為。

帶著紅帽子還能提拔,宋希濂真帥

孫元良是脫離軍隊逃走的,不管是混在難民中,還是躲在妓院裡,反正沒有和士兵在一起。這一點,確鑿無疑就是逃兵了。可是南京大屠殺過後,孫元良逃到武漢,為了免除死罪,用之前搜刮到的錢搜買很多人,編造了自己在棲霞山打游擊的故事。於是,常校長再次犯了惻隱之心,饒了孫元良。

當時作為孫元良的部下,旅長廖齡奇以88師全體官兵名義請願要求槍斃孫元良。卻沒想到,廖齡奇卻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被常隊長以“臨陣脫逃”而槍斃。後來,老常馬上後悔,給他平反並且撫卹妻兒。

孫元良也不是隻靠臉吃飯,偶爾也靠運氣。豫湘桂戰役中,孫元良奉命駐守貴州獨山,日軍在桂柳會戰後一路追擊,到了獨山已經是強弩之末,在獨山劫掠一空後揚長而去。孫元良一槍沒放居然就收復了獨山縣,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躋身於抗日名將之列。

長得帥真的很有用。遇上個痴迷相面的領導,只要不是死罪全是大功!

淮海戰役中,孫元良跟著大部隊一出徐州城就打算逃跑。當杜聿明等人商定突圍計劃後,孫元良第一時間切斷通訊,一路逃跑,第一時間脫離戰場。只是跟著孫元良的兩個軍六七萬人,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按理說,孫元良抗命突圍是死罪,逃回去怎麼也會受到軍事法庭審判。可是,常隊長連個樣子都不想做一下,轉眼就讓孫元良去四川重建軍隊,還當兵團司令。

孫元良晚年,為了給自己洗地寫了《億萬光年的一瞬》,把光年當作時間單位來說,真實貽笑大方。不過,顏值高就是有好處,大家只記得他的一張帥臉了,至於臨陣脫逃禍國殃民,實在是不值一提。


歷史知事


解放戰爭初期,陳毅被任命為山東野戰軍司令員,指揮山東野戰軍出擊外線,但在泗縣戰役失利,兩淮保衛戰也失利, 鑑於山野主帥軍事指揮的弱項,毛澤東要調徐向前到山野掛帥,徐向前因生病未能成行。後來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會合,1946年10月15日,毛澤東明確指出戰役指揮由粟裕負責,才有了戰績顯赫的華野(三野)。


江山歸一統


民國三個半軍事家之一的蔣百里!

真實的情況是,蔣百里不僅夠不上“三個半之一”,甚至在民國時期所有軍事家裡,連前二十都排不上。

在很多人的認識裡,蔣百里曾以第一名的成績“奪走”天皇御賜的軍刀一柄;近300名日本學員眼睜睜的看著一箇中國人,將他們視為榮耀的軍刀拿走,真真羞煞人也。

更讓日本人尷尬的是,第二名也是中國人——蔡鍔。

蔡鍔很厲害了吧?當然厲害了!畢業之後回到國內,又是練兵、又是開辦軍校、又是領導起義,還發動了護國戰爭和四川戰役,一生少有敗績。然而蔡鍔只是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蔣百里。

蔡鍔如此厲害,排在他前面的蔣百里豈不是更厲害?

據說,蔣百里同志除了在日本“智奪第一”為國爭光,他翻譯的《歐洲文藝復興史》直到現在仍是中央美院的教材!一個陸軍軍官,將英文著作翻譯成漢語,而且沿用了一百多年,這還不夠厲害?

頂級海歸、精通多種語言,又是當時緊缺的軍事人才,各種光環籠罩之下,蔣百里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時最閃耀的那顆新星。

1906年,蔣百里剛回到中國,就被東三省總督趙爾巽聘為東北新軍督練公所總參議。趙爾巽聘請到蔣百里之後,喜不自禁,特意給老北京慈禧佛爺寫了一奏摺,特意用八個字誇獎蔣百里:

“特異人才,可以大用!”

這八個字,分量可不低啊!

於是,蔣百里從趙爾巽這裡跳槽之後,立馬被清廷挖走(1910年),成了禁衛軍管帶。要說蔣百里這戰略眼光,也是沒誰了!為啥這麼說呢,因為第二年就被人通知,禁衛軍要充公歸袁世凱了。

就這麼,蔣百里成了袁世凱手下的一名參謀。

1912年,或許是袁世凱的小廟容不下這一尊大佛,或許是兩人的理念不同,蔣百里出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16年,蔣百里投靠蔡鍔,一起反抗“舊主”袁世凱;1917年,蔣百里旋投黎元洪,繼續擔任參謀一職。

蔣百里的人生走到這裡,資歷不可謂不老、人脈不可謂不廣,說他是全中國最頂級的軍事人才之一,應該沒有人反對。

中國有句老話,叫“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1925年,蔣百里出任吳佩孚的總參謀,因為吳佩孚不“聽”他的,所以蔣百里離開吳佩孚轉而投奔孫傳芳。要知道,這倆人可是國民革命軍討伐的重點對象!

不用想也知道,蔣百里再度跳槽。1929年,蔣百里投奔唐生智,一起反蔣——當時已經是全國最大的軍閥。誰知,蔣百里投奔唐生智不到半年,就被打的連他母親都不認識了,蔣百里也被抓了個正著,被捕下獄。

出獄之後,蔣百里也沒臉在國內待著了,畢竟他有“克主”之嫌,否則,怎麼解釋他“投奔誰、誰倒黴”的詛咒呢?

1933年在昔日的敵人——蔣介石的安排下,蔣百里赴日考察。到這裡,蔣百里已經換了7個老大,卻沒有正兒八經地指揮過一場戰爭。

1935年,蔣百里回國,蔣介石聘他為高級軍事顧問。那一年,蔣介石正在西南地區積極清剿,或許是蔣百里的出現吧,蔣介石差點被“四渡赤水”閃了腰。

至此,蔣百里再無參謀建議的機會——站在上帝視角,兩年後他就會去世。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蔣百里被人捧倒天上,卻沒有拿出像樣的成績,恰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事實上,蔣百里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時,拿到天皇御賜軍刀一事,亦系杜撰,因為中國學生是單獨編班單獨考試,而且只有5箇中國學生,蔣百里當然是不管怎麼考,都穩拿前五。

至於蔣百里的這本《歐洲文藝復興史》,可以諮詢一下美院的同學們……真實答案可能會讓諸位失望。

總的來說,蔣百里是民國時期,最被高估和重用的將領之一。得虧是在抗日戰爭剛剛爆發就去世,否則,真的難以承受“三個半”這一稱號。


祗樹


要說被高估,現在很多果粉口中的抗日名將孫立人,肯定要算一個。

孫立人因為曾經留學美國,所以一直是比較親美的。回國後先在稅警總團,後來被任命為新編三十八師師長,參加中國遠征軍。遠征軍第一次出征緬甸失敗後,杜聿明不懼艱險,奉命翻越野人山,向國內撤退,歷經九死一生。孫立人則在仁安羌之戰中,因為奉命為英軍解圍,隨後就成了英軍從緬甸向印度撤退的後衛部隊,最後跟著英軍撤退到了印度英普哈爾。杜聿明部則在得到救援後,也撤到了中印邊境地帶,後來杜聿明奉命回國,所部新編二十二師則留在印度,和新編三十八師組成了駐印軍。

遠征軍退入印度之後,美國人和英國人協商後,將遠征軍餘部集中到了印度加爾各答北部的蘭姆伽,由美國人進行訓練。史迪威因為對中國軍隊的高級將領和軍官不信任,從國內徵調了三百多名各級軍官,準備徹底改造駐印軍部隊,營長以上的職務全部由美國軍官擔任。只是在駐印軍各級軍官和將領的堅決反對下,史迪威才被迫放棄了這個計劃。之後,史迪威又致電軍委會,羅列了遠征軍第一路軍總指揮羅卓英的十大罪狀,迫使軍委會將羅卓英撤職,但軍委會同時成立了新編第一軍,原計劃任命邱清泉為軍長,因為邱清泉性格火爆,怕他和美國人和做不好,於是改由鄭洞國擔任。

在史迪威和國軍統帥部的鬥爭中,孫立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史迪威一邊的,表現十分親美。因為美國人對中國人態度非常惡劣,經常頤指氣使,所以駐印軍將士大多數對美國人非常反感,以至於有人說,我們還沒有亡國,但我們卻成了美國人的奴隸。因此,駐印軍的高級軍官經常和美軍發生衝突。駐印軍各級部隊都駐有美國軍官作為聯絡官,但在訓練的時候,經常由聯絡官直接調動部隊,而不通知國軍各級主官。在訓練中,中國士兵也不太配合美軍,如果沒有中國軍官在現場指揮,秩序往往非常混亂,後來美軍不得不讓中國軍官也參與訓練。

因為孫立人表現比較親美,所以在接收美械裝備的時候,在史迪威的主導下,給新編三十八師的裝備就要比廖耀湘任師長的新編二十二師好。後來,國軍統帥部為了接收美械裝備,又從國內抽調了三個師,也就是新編三十師,十四師和五十師,這樣,駐印軍就有了五個師。裝備訓練完成後,駐印軍的這五個師又被改編為兩個軍,也就是新編第一軍和新編第六軍,孫立人任新一軍軍長,廖耀湘任新六軍軍長,但在一開始,因為只有五個師,所以新一軍下轄三個師,而廖耀湘的新六軍只有兩個師。按照國軍當時的編制,就等於新一軍是甲種軍,而新六軍只相當於乙種軍的編制。

因此,孫立人與廖耀湘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並且,孫立人和杜聿明之間也存在矛盾。解放戰爭之初,新一軍和新六軍都被調往東北參戰。中間因為杜聿明生病修養了一段時間,推薦鄭洞國擔任東北保安司令部副總司令,代理他的職務。但無論杜聿明還是鄭洞國,都更加傾向於新六軍,而對新一軍不太感冒。一開始,大戰在即,孫立人受邀到英國受勳,這是經過軍委會批准的,但之後他沒有經軍委會批准,就擅自跑到美國去了,經過軍委會連電催促,他才姍姍而回。他一回到東北戰場,就開始又和新六軍廖耀湘競爭,爭裝備,爭功勞,鬧得不可開交。以至於杜聿明病癒返回戰場時,鄭洞國對杜聿明抱怨說,孫立人回來後,新一軍反而不如他不在的時候好指揮了。

四平之戰中,新一軍、新六軍和七十一軍並肩作戰,新一軍裝備更好,是主攻部隊,但新六軍的迂迴攻擊也對四平之戰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四平之戰結束後,解放軍放開大路,佔領兩廂,直接向北滿和南滿撤退,杜聿明指揮國軍相關部隊向長春追擊,新一軍在中路沿中長路北進,新六軍和七十一軍分居左右兩側。追擊開始後,新六軍和七十一軍進展順利,而新一軍卻在孫立人的指揮下,按兵不動。為此,杜聿明和孫立人大吵一架,但孫立人就是不肯受命北進。杜聿明事後才知道,這是因為孫立人認為,四平之戰是新一軍主攻,可是攻佔當時的東北中心城市長春這樣的任務,杜聿明卻交給了新六軍廖耀湘,所以孫立人認為杜聿明指揮不公平,才不肯配合。

也是因為孫立人故意保存實力,不服從指揮,在救援滇軍六十軍下轄的一八四師潘朔端部時,杜聿明見軍情緊急,知道自己指揮不動,於是通過在東北的蔣來指揮,孫立人仍然不服從指揮,磨磨蹭蹭,坐視一八四師在解放軍的圍攻之下苦戰了幾天,最後見救援無望,乾脆在海城宣佈起義。之後不久,孫立人就被調離東北戰場,從此賦閒,再未返回前線,指揮過部隊作戰。到臺灣後,因為美蔣矛盾,美國一度策劃像韓國一樣發動軍事政變,扶植一個有一定聲望的將領,取代蔣的位置,因為孫立人一貫親美,從而被視為合適人選。也是因此,孫立人被蔣長期軟禁。其實,如果美國人當時的計劃得逞,目的是讓臺灣脫離中國,孫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並不明確。

也就是說,孫立人從抗戰時開始嶄露頭角併成名,從師長一路上升為軍長,但最高職務也就是軍長,並未擔任過更高級的職務。從作戰指揮來說,他的表現也並沒有比其它國軍高級將領突出什麼,只是因為他的部隊裝備了更好的美械裝備,所以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更強一些,加上他的親美立場,從而得到美國和英國的讚揚,一時間被吹捧成了國軍中的明星將領。其實就能力而言,他和杜聿明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甚至不一定比廖耀湘更強,但卻因為他親美的立場,從而得到了一部分果粉的過分吹捧,乃至於被一部分人當成了什麼所謂的戰神。流言所被,甚至連孫立人殺俘這種一望可知的謠言都能廣泛流傳。其實就抗日時期的戰績而言,他也不過是師長和軍長,怎麼可能有太大的功勞?李宗仁、薛嶽、湯恩伯、宋希濂、杜聿明、鄭洞國這些人往哪裡放?


蕭武


在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將軍雖然受到了領導的賞識,他們的職位也比較高,但是後來卻沒有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他們的能力是被高估的,這樣也直接影響到後續工作的進行。其實孫立人就是這樣一位將軍,在抗日戰爭期間孫立人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存在,而且他在遠征軍方面做出的功績斐然,也在緬甸作戰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後來有人將他形容為東方隆美爾。

可以說有這樣的評價對於孫立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他會因此而前程遠大,但是要說孫立人的實力其實並不像傳說中那樣出色。孫立人是一個全才,他不僅在軍事方面有一定的成績,還精通書法和建築領域,他在體育方面也很出類拔萃,這些其實都為孫立人增添了很多人格魅力。孫立人還是一位典型的帥哥,因為有留美的經歷,讓他在當時有著不俗的裝扮和時尚品味,所以孫立人看起來就是說一個很完美的全才,他在軍事教育和訓練方面也頗有心得。但是要說孫立人的實力究竟如何,那麼就要通過事實來證明,而不能只看外表。

其實孫立人在指揮作戰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和隆美爾是無法相比的,因為在新一軍戰場上他雖然表現出眾,但是孫立人並不是主力,而是殿後,當時也有人給予了客觀的評價,認為孫立人的能力還不如廖耀湘的新六軍。其實孫立人這個人除了以上所介紹的這些優點之外也有很多缺點,而這些缺點就是導致他無法有遠大發展的主要原因。孫立人雖然看似十全十美,但是也因此有些高傲,所以平時在和別人相處時非常的耿直,無論心中有什麼話都會直接說出口,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孫立人和上司和同僚都無法和睦相處,後來他就被調開了,只能出任陸軍副總司令的職位。


孫立人的經歷和資質其實人能夠受到蔣介石的重用,但是因為孫立人是從西方軍校畢業的,他還和美國有關係,這一點讓蔣介石很不放心,他擔心如果要重用孫立人會給自己帶來隱憂,所以雖然愛才也只能放棄。孫立人雖然有很多才能,但是在軍事方面的能力並不像傳聞那樣出眾,這也是他無法有更廣闊發展的主要原因,而且受到經歷的影響,也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重用。


尚武菌


胡宗南和陳誠這兩個身軀不足五尺的男人都是蔣介石重用和最信任的將領,都是蔣介石培養股肱之臣的重點對象。其中,陳誠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左膀右臂,具有很強的整軍、治軍能力及一定的政治才能;而胡宗南則是蔣介石最寵溺的軍事將領,善表忠心則是胡宗南的強項,這也迎合了校長的胃口。

陳誠可以說是蔣介石最忠誠的“員工”之一,有著非常強的辦事能力,經常主動為蔣介石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如兩廣事變及西安事變的善後工作、抗戰紅軍的整編問題,為豫中大潰敗的湯恩伯收拾中原殘局等,也包括替蔣介石進行全國整軍和排除異己等等,陳誠每次都不辱使命功成而回,一個領導能有這樣的“員工”誰都會喜歡。正因如此,蔣介石讓陳誠擔任許多軍政要職,一舉成為國民黨軍政界的重量級人物。

所謂好鋼要用到刀刃上,雖然蔣介石非常信任與重用的陳誠,也欣賞他的辦事能力,但是蔣介石太過於高估陳誠的軍事指揮能力了,指揮作戰這活可不是陳誠的強項。在擔任參謀總長期間,陳誠可謂走哪敗哪,一度引起了內部派系的攻訐。據被俘的土木系骨幹青年軍二零六師師長邱行湘回憶道,曾親眼看見白崇禧公開指責陳誠“指揮無能、剛愎自用,軍事的到處失敗多是陳誠一手造成的。”

此言不假,魯南會戰計劃負責督戰的陳誠可謂一手葬送了王耀武的五萬餘人大軍,致使固守濟南時王耀武無兵可調,而陳誠非但沒有受到蔣介石的處分反而將他派往東北繼續主持大局,一人獨攬軍政大權,而蔣介石的另一位愛將劉峙只因在定陶被劉伯承吃掉了整編第三師(泰山軍第十軍改編)就做了兩年多的冷板凳。蔣介石過於高估陳誠力挽狂瀾的能力的,轉戰東北後依然連吃敗仗,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手將東北局勢帶入了死局。在關內被粟裕打得找不著北而在關外又被林彪揍的皮青臉腫,陳誠實在沒臉見人了不得不以病請辭。

胡宗南雖然長僅四尺餘,但這矮小身軀卻有著遠大的抱負,當年為了生計迫不得已才屈尊於三尺講臺,二十八歲後已有著豐富的閱歷的胡宗南才選擇了投筆從戎,而在黃埔期間是一個不顯山不顯水的神秘人物。但誰也沒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在東征和北伐為校長掙足了臉面,特別是在中原大戰的勤王救駕之功令蔣介深感欣慰,也佔盡了黃埔的風頭。

而在蔣介石兩次下野期間,胡宗南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聯絡黃埔學子,堅決擁護與服從校長一人的領導。胡宗南表現出的政治立場和忠心,私心很重的蔣介石一直看在眼裡,胡宗南他後不想晉升都難了。自從胡宗南執掌了蔣介石的起家資本黃埔第一師後蔣介石任其擴軍,第一師一度擁有13個團,這完全超出了國軍的編制,最後擴編為第一軍併兼任軍長,這也是黃埔學員中的第一個軍長,胡宗南已經將黃埔其他學員遠遠甩在了身後。

抗戰自參加淞滬會戰後,裝備最精良的胡宗南開始了走上了“坑爹”之路。蘭封會戰奉蔣介石之命東出潼關參與圍殲日軍第十四師團時,胡宗南卻一直磨磨贈贈貽誤了戰機,一度令蔣介石十分惱火;武漢大會戰奉命固守武漢北大門信陽時,胡宗南為避免落入日軍的合圍擅自棄城而逃,導致的結果就是平漢線東的李宗仁十萬大軍腹背受敵,最終被迫撤出了戰場。

信陽的失守如果換作雜牌軍的將領,早就槍斃了,但蔣介石對胡宗南的寵溺到了極致,非但沒追究任何責任反而將胡宗南從此調離了抗日一線,為蔣介石專心經營西北與監視友軍。所謂靜久生閒、閒久生事,多年沒立下戰功的胡宗南已經憋了很久了,在抗戰結束不久後便戰火燃及至了革命聖地延安,殊不知幾十萬精銳一腳邁入陝北後就再也抽不出身,被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想打又打不著想撤又撤不了,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如此,胡宗南就是一個志大才疏、弄巧反拙的典型人物。


賽門之略


說一個近代的吧,那就是所謂的天子門生胡宗南了。

胡宗南本人也算是正兒八經的黃埔出身,如果說他是一點軍事都不懂,那確實有點貶低他了;但是要說他能夠統帥幾十萬士兵馳騁在疆場,那也是抬舉他了。黃埔的各期中不乏名將輩出,世人多有評價。但是對於胡棕南的評價就是:他也就是個排長,卻當了將軍。

排長的指揮方式與軍團級別的指揮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在戰鬥級別中完成單次的戰鬥任務,一個需在戰役乃至戰爭中通盤考慮。說到底就是視野和格局的不同。如果說白崇禧,李宗仁等人能夠從戰役的角度去看待和考慮問題,那麼胡宗南確實只能做一個排長。

但是歷史就是如此的可笑,一個只能做排長的材料的人,卻當上戰區司令。不過他的戰績確實難以讓人看得上眼。解放戰爭 時期被解放軍在陝北牽著鼻子走,最後得到了一座空城延安,但是兵馬卻損失不少,得地失人,最後啥也沒有。

在解放戰爭後期,將本來指望他能夠扼守西南,也許還具有一絲的勝算,但是這位天子門生的軍隊簡直就是一觸即潰,隨後本人又臨陣脫逃,成為歷史的笑柄。


嘉佳小博士


1949年1月20日,在南京上海杭州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的就職儀式上,蔣介石親自為其“站臺”,並發表訓話說“我們一定要聽湯司令指揮,以扭轉局勢!”

第二天,蔣介石就宣佈“下野”,離開南京回到了奉化溪口老家。在下野之前把湯恩伯抬到負責長江江防的重要位置上,既算蔣送給湯的最後一份“厚禮”,也算是留給代總統李宗仁的一份特殊的“見面禮”了。

湯恩伯為總司令的警備總司令部,下轄有21個軍、75個師,總計兵力為50萬左右。僅從兵力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個所謂國民黨所能拼湊的最豪華陣容,75個師總計才不到50萬兵力,除去各軍直屬部隊,或許每個師只有五千人左右了,說是殘陣一點也不為過。

李宗仁卻認為,“蔣先生最不可恕的干預,就是破壞了政府的江防計劃”:此次守江,雖屬迫不得已的下策,但國軍終究有強大的空軍和幾十上百艘軍艦在手,若善加利用,守住江防也許並非完全不可實現之事。

為什麼是湯恩伯?

實際上,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失利後,作為第一兵團司令的湯恩伯過了半個月才敢去面見蔣介石。剛一進辦公室,蔣介石就讓湯恩伯跪下,當著顧祝同等幾位高級將領的面扇了一個耳光,然後又舉起手杖打的湯恩伯滿頭是血。

湯恩伯到上海找到恩師陳儀哭訴,說自己效犬馬之勞一生,為一場失敗卻受此奇恥大辱,乾脆及一死了之算了。陳儀勸慰說軍人勝敗乃是常事,只要過了這道坎,大好前途還等著你呢。不久,在陳儀及湯恩伯的多方運作下,湯恩伯官復原職不說,還開始代理陸軍總司令一職。

陳儀

1948年8月,湯恩伯就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並在幾個月後出任京滬警備總司令,完美避開了徐蚌會戰,也避免了再一次的個人失敗。

蔣介石考慮負責長江江防的人選時,有兩個標準:一是必須對自己絕對忠誠,如果這個人再與自己下野後就會接棒的副總統李宗仁有私人恩怨,那就更好了,不會被李宗仁拉走;二是軍事上也要有一定能力,剛剛在大決戰中成為敗軍之將的人就不考慮了;而湯恩伯則完全符合這兩個標準,所以他被蔣選中了。

湯恩伯怎麼幹?

1949年1月25日,蔣介石在溪口召見國防部長何應欽、參謀總長顧祝同及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等人,向他們安排了自己的江防計劃。該計劃核心就是,以長江防線為外圍,以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區域為重點,以淞滬為核心。其實意思就是視情況放棄南京,收縮主要兵力到上海。

這份機密計劃,除了以上與會者,甚至連代總統李宗仁及負責防禦江西湖口到湖北宜昌長江防線的白崇禧都不知道。所以,在李宗仁主持召開的江防會議上,就出現了十分詭異場面。

當時,李宗仁召集國防部、參謀總部、江防總司令部等開會,由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蔡文治講解江防方案。該方案重點是重點防守南京至江陰長江段,江陰以下因江面開闊不易渡過而不必設置重兵。

但湯恩伯堅決反對該方案,他主張江防軍應該重點防禦江陰以下,以上海為支撐,核心就是不守長江而守上海。見與會其他人不服,湯恩伯直接放了大招說,反正我不管,總裁怎麼安排我就怎麼幹。後來,湯司令果真把精銳的30萬部隊調到上海周邊了。

其實,蔣介石之所以讓湯恩伯重點防禦上海,主要是為爭取時間要把集中在上海的大量黃金、銀元、美金等運往臺灣,他壓根就沒幻想能守住長江防線。他甚至對湯恩伯說,只要你們能在上海打六個月,就算完成任務了。。。

最後,國民黨號稱“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了,李宗仁也離開南京飛往桂林。但蔣介石念念不忘的在上海的鉅額財富,還是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的執行下幾乎全部船運到了臺灣。

後果是什麼?

國民黨的長江防線崩潰後,經歷了上海戰役的失敗的湯恩伯被任命為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廈門分署主任,仍然是屢戰屢敗,最後只好灰溜溜地逃離了大陸。

也許最讓失去大陸的蔣介石最為欣慰的是,大批的黃金白銀還算完整完好地轉移到了臺灣,可能這也是他制訂所謂江防計劃的終極目的了吧。


司馬砸光


歷史上被領導高估且重用最終使軍隊蒙受巨大損失的將軍很多,比如趙括、馬謖等等,但我今天想說的是一位當代歷史人物——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唐生智。

史載,1937年,日軍已經相繼攻佔平津、淞滬,正集結重兵,分為三路, 向彼時中國的首都南京大舉進發。

1937年11月17日至18日這兩天,蔣介石連續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緊急研究保衛首都南京的問題,參會的要員有何應欽、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劉裴、谷正倫等人。大本營作戰組組長劉裴率先發言道:“日寇乘攻取上海之勢,利用其海、陸、空軍重裝優勢,兵分三路大舉向南京襲來,南京已處於敵人的立體包圍之下,形勢危急。而我軍在淞滬戰役中損失慘重,又經過秩序混亂的長途撤退,已經很難組織起像樣的抵抗,非得要在後方進行長時間的補充休整,否則很難恢復戰鬥力。在此不利情形下,南京很難守住。基於我軍目前的實際情況,應避免在南京一帶與強敵決戰,更不要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要從全盤戰略考慮,同日寇進行長期而持久的消耗戰爭”。

他接著補充道:“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必須進一步進行全國總動員,以機動靈活的運動戰、游擊戰來爭取時間,等有利時機一到,再集中優勢兵力,對敵發起致命一擊......”。

劉裴在南京防守問題上持這種觀點:南京是中國首都,不做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 。但也不必拿出所有本錢,孤注一擲,與敵死拼 。頂多只用18個團的兵力,做象徵性防禦,適當打一下即主動撤退" 。

蔣介石基本贊同劉裴的看法,但並未作出最後的決定,只決定讓參加淞滬會戰傷亡慘重的部隊調往後方整訓。

在第二次會議上,李宗仁、白崇禧等人認為南京在日軍的重兵圍困下已經危若累卵,而且敵人海陸空一起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志在必得,從整個抗戰大局上著眼不應死守一座孤城,應作戰略放棄,以保存有生力量,做長期戰爭之準備,條件成熟後再收復。蔣介石認為,南京是國際觀瞻之地,守是應該守一下的,但不必為此投入血本,意思是抵抗一下就做戰略撤退。就在大家即將達成一致意見時,在座一將突然拍案而起,慷慨陳詞。

<strong>此人便是畢業於保定軍校 、時任大本營軍事訓練總監、軍法執行總監的一級上將唐生智。

唐生智是這次會議上唯一一位反對戰略放棄南京的高級軍官,極力主張固守南京。他的理由是: 南京是國都,為國際觀瞻所繫,又是國父孫中山的陵墓所在,如果棄守南京,將如何面對先總理在天之靈?蔣仍未作出最終裁決,只是說:“孟瀟(唐生智字孟瀟)的意見有道理,值得考慮,我們再作研究吧” 。

18日夜又開了最後一次會議,唐生智仍然堅持己見,主張死守南京。蔣介石經反覆思考,這時竟明確同意了唐生智的意見,並問:“誰負責指揮南京防守戰為好”?在座的諸將均默默無語。又是唐生智,他站起來以堅決的語氣說:“委員長,若沒有別人負責,我願勉為其難,一定拼死堅守,與南京城共存亡” !蔣說:“很好,就由孟瀟負責”。此前,唐生智雖被任為陸軍一級上將,但並無軍事實權,如今臨危受命,被任為南京城防司令,倒也勇氣可嘉。

蔣介石決定固守南京的戰略決策後,11月20日又宣佈遷都重慶,以表示長期抗戰的決心。

12月4日晚8點,蔣召集守衛南京部隊師以上高級軍官開會,做臨別訓話,他說:“守南京是一個偉大而艱鉅的任務,大家要在唐司令長官的指揮下,同心同德,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克盡軍人守土衛國的神聖職責”。會上,他聲稱自己到達武漢後,將親率從雲南調來的三個整編師,前來增援南京。

12月5日早上,蔣攜宋美齡乘專機離開南京飛往武漢。6日,日軍大批飛機開始轟炸南京城內及周邊的各軍事要塞。9日,日軍前鋒已經逼近南京城。11日,中、日兩軍開始發生激戰。12日,唐指揮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其僕後繼,打得英勇頑強,但唐生智指揮屢出失誤,軍隊建制混亂,號令不一,最終抵抗不住日寇的大舉進攻,雨花臺失守,和平門、光華門被日軍兇猛圍攻,南京即將淪陷。南京保衛戰前後只鏖戰了7、8天,中國軍隊便全面潰敗。

史載,唐生智接到蔣介石的撤退命令後,作出“大部渡江,一部突圍”的決策,因缺少船隻,除唐的城防司令部人員乘汽艇逃走外,大部分人員無法渡江突圍, 會水的將士只好冒險泅渡,溺死者無數,不會水的只好脫去軍裝混在百姓中。部分前線部隊竟沒有接到撤退命令,仍在孤軍奮戰,直到被日軍迂迴包抄,全軍覆沒......日軍佔領南京後,因攻城時遭受嚴重傷亡,竟獸性大發,實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短短六天內,竟有30萬南京軍民被殺戮,無數中國婦女慘遭蹂躪......唐生智乘船抵達安徽滁州,後輾轉赴武漢,向蔣引咎辭職,但沒有被置議。

之後,唐被免去軍法執行總監之職,心灰意冷,後以父喪從重慶回到故鄉湖南東安,潛心辦學、篤信佛教,再也無心政事......身為陸軍一級上將、身經百戰的北伐宿將,唐卻缺乏戰略眼光,只憑一腔熱血,不僅高估了自己,也被領導高估,遂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請勿剽竊】


鐵馬冰河wu


歷史上被領導高估並重用的將軍很多,最後導致的結果是為因才不能及而付出代價!

1、關羽

關羽是忠義的代名詞,被後人尊奉為“武聖”,民間“關公”的美名代代流傳,關帝廟比比皆是,可見百姓奉之神靈。《三國演義》中,更是給關羽描述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等等。關羽有那麼厲害嗎,答案是:被小說《三國演義》誇大了。在另一部著作《三國志》裡,關羽一生多是勝少敗多的戰績,敗投曹操,敗麥城、敗荊州、敗徐州等等真實的再現了關羽的才能。水淹齊軍是《三國演義》中關羽指揮的最出名的一場戰役,可沒過多久就被呂蒙打敗,奪走了荊州,大書特書了。其實在《三國志》中壓根就沒有關羽決堤水攻的記載,水淹七軍恰巧是關羽趕到決堤的時候碰巧了。



結果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孫權西征關羽,任命呂蒙為前部,派陸遜攻佔夷陵、秭歸(今湖北秭歸),切斷關羽入川退路。是年十二月,關羽率少數騎兵從麥城突圍,西逃璋鄉(當陽縣東北),其部下皆降於孫權。孫權又派朱然、潘璋截斷了他的退路。關羽父子最終在臨沮為潘璋部將馬忠擒獲,斬首。

2、李廣

李廣的名聲在歷史上是如雷貫耳,很大的功勞是因為司馬遷。《史記》作者司馬遷是李廣的好朋友,他不僅在《史記》裡誇讚李廣,還專門為他量身定製了單傳《李將軍列傳》。在列傳裡,司馬遷用感人至深的語言,生動地描繪,把一個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大將形象深深地刻畫出來,揮之不去。

李廣武藝高強,擅長騎射,和士兵同甘共苦,但是他帶出來的軍隊:自由散漫,缺少紀律。戰績是,敗多勝少,一生都沒達到封侯的標準。李廣久經沙場,親身經歷了漢朝和匈奴戰爭中最重要的三次戰役,但因長期以來一直其不專心於帶兵打仗,而主要專心於自己單槍匹馬衝殺,所以他的部隊看似兇悍,實則潰不成軍,即是李廣本人才氣無雙,但因不知兵團作戰,一直以來敗仗具多。



結果

在漢朝四路齊出進攻匈奴的時候,自己手下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敵人俘虜,最後經過搏鬥才逃回了漢朝。

以上兩人雖然傳的有點兒神話了,但也掩蓋不了他們的才華和光芒,他們的事蹟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