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連升結束,4月外儲規模微跌38億美元

在外匯儲備連續5個月上漲後,4月有所下跌。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佈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49.5億美元,較3月末環比減少38億美元,降幅為0.1%,結束了連續5個月上漲的走勢。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就4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稱,4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平穩。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略升0.2%,全球債券指數基本持平。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略有下降。

五连升结束,4月外储规模微跌38亿美元

匯率折算影響外儲變動

對於4月外匯儲備微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小漲小跌都是非常正常的,(外匯儲備)還是比較穩定的。”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瞭解到,4月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跌主要是受到匯率折算的影響。

趙慶明認為,主要是因為非美元金融資產折算成美元資產後出現了賬面縮水,4月歐元、日元、英鎊對美元都有所下跌。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也對記者表示,過去一個月,美元指數小幅上升,導致了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貨幣折算回美元出現一些損失。

但這並不會影響外儲穩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劉建認為,匯率估值因素對外儲影響不大,4月美元指數曾出現較快上漲,並一度突破98關口,但隨後衝高回落,並在最後三個交易日基本跌回月初水平。短期來看,資本流動對外儲影響相對較小,外儲變動主要將受估值因素影響,未來預計波動不會太大。

謝亞軒表示,雖然數據體現的是外儲規模5個月連升、4月小幅下降,但這也進一步凸顯在現有條件下,央行不需要動用外儲來穩定外匯市場。“從數據來看,我認為,百億美元以內的波動都是正常的,外儲總體穩定。”

除了匯率折算因素外,趙慶明認為,4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化還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債券價格的影響。“債券價格有所下跌,導致外匯儲備縮水。“趙慶明稱。

據悉,在外儲中,大部分以國債為主,其中,美國國債最多。通過市場數據來看,雖然4月份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比較穩定,但中短期國債收益率有所上升,這意味著其對應價格有所下跌。

劉健也認為,4月外儲縮水的主因是債券估值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4月,美、歐國債收益率普遍上漲,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4%左右升到2.5%左右,歐元區則由0%附近升到0.08%,債券估值因素對外儲構成一定的下降壓力。”

二是外儲資產投資收益的影響,外儲資產投資後的收益會使外儲餘額自然增值。

三是與外匯佔款息息相關。“過去幾個月,外匯佔款都是小幅下降的。如果外匯佔款有所增加,意味著央行在外匯市場是淨買入;如果有所下降,意味著央行在外匯市場是淨賣出。”趙慶明表示。

數據顯示,我國外匯佔款已連續8個月下滑,3月末,央行外匯佔款21.25萬億元人民幣,環比減少4.59億元,下降幅度明顯收窄。

匯率波動還需進一步觀察

進入5月以來,受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匯率市場波動劇烈。特別是5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更是經歷了大幅下挫而後直線拉昇的動盪行情。

雖然人民幣匯率波動劇烈,但專家預計破7可能性較小,還需進一步觀察。“6日的波動就是預演,理論上已經把悲觀情緒考慮在內了,即便是考慮極端惡劣的情況,短期破7的可能性也不大。從更長時間來看,7不應作為紅線,匯率由市場決定,它就有更大的波動區間。”謝亞軒稱。

趙慶明認為,不能單純因為一兩天的數據就得出結論。“一些消息短期對價格產生劇烈影響,甚至使市場產生了恐慌情緒。未來還要看全球外匯市場的走勢。”

謝亞軒強調,消息面對匯率帶來的波動應辯證去看。匯率近兩日的大幅波動正是人民幣匯率發揮彈性調節作用的結果。“企業、個人還是應該用匯率中性的態度去看。影響匯率的因素多變,不是事先就能預測到的。”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預期和信心增強,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狀況進一步改善,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王春英表示,往前看,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但我國仍將保持長期向好的經濟增長態勢,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在國內經濟和政策等穩定因素主導下,未來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基本平衡,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提供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