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2019中國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2018年度GDP首破90萬億大關;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稅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產業鏈輾轉東南亞,製造業升級壓力迫在眉睫;眾多經濟變量層出不窮,80/90s創業者和五環內白領裹挾其中身不由己,如何重新出發,轉換商業視角值得重新刷新認知,深度思考。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商業的實質是稀缺性的讓渡,從稀缺到不稀缺,到新的稀缺出現,循環往復。通過資金投入建立商業門檻創造稀缺資源的成本,甚至通過創造稀缺建立商業關係。比如娛樂圈的大咖鳳毛麟角,其實大咖之於小演員都是一種職業,但是行業人為的把演員這種可以明碼談價的商品性分成三六九等,但是相信很多人看過片場大咖僅僅是驚鴻一瞥之後替身輪番上場,就知道這種稀缺的可笑了。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再如,intel的高端CPU通過人為的鎖頻,限制主頻的運行速度,人為的對CPU形成分級形成最高頻CPU的稀缺性來促成商業交易,而且這當中由於人為因素低端CPU較之高端沒有鎖頻的CPU的成本就價格而言是倒置的,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從稀缺性的角度來看也就釋然了。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但是市場無形的手會逐漸調整市場稀缺性的分佈和比例,逐步使得商業稀缺性淡化,這就是為什麼風口會變,市場下行週期的原因,自然規律使然。沒關係,成功的創業者眼光獨到,早已發現新大陸,重新從稀缺性角度配置自身的資源。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從這個角度來講,雷軍的小米手機可以說是市場發展的一定階段的產物,當年智能機被蘋果、摩托一眾歐美品牌實力圈粉盆滿缽滿,但是市場不會總是青睞某一個品牌。雷軍的小米手機高質低價橫空出世,再到現如今的華為、oppo、vivo等一眾國產品牌崛起,還能看到幾個之前的歐美品牌呢。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但是佔據先機的時候是否真的能夠贏家通吃呢,其實也是未必的,因為市場的作用之下稀缺總會吸引來新的敲門人掰手腕。正如ofo、摩拜雙強鼎力市場多年,但一個被美團收入囊中,一個拒絕資本之後命懸一線,支付寶轉而支持君正的哈嘍單車等等;所謂"風水輪流轉",市場上沒有永遠的通吃者,領跑的第一梯隊除了快跑不犯錯之外別無他法。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正如頭條信息流分發盈利模式的成功因素之一,在於佔據了頭部創作群體的稀缺性和先發優勢,從"頭條原創"到"千人萬元",從"即合平臺"再到"青雲計劃",都是頭條建設的稀缺性門檻;但正如後起之秀趣頭條的來勢洶洶,即當這種稀缺性被市場調整的時候,是墨守成規還是另闢蹊徑?那麼頭條的社交發力也就正逢其時了。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商業社會的博弈當中市場和政策制定者策略和行為結果偶爾相悖,但行政因素的不可抗拒性往往會吸引稀缺性逐利者。正如2018年8/9月間,我愛我家工作18年的胡景暉赫然揭開中介壟斷長租市場的驚天黑幕,行政鐵腕整治之下長租市場不再一家獨大,市場主體逐步多樣化,誰能否認這對有志長租行業者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切入點呢?

2019互聯網破局和商業實質迴歸

從多年的歷練開始找到這個社會某種資源的稀缺點,投入佔據風口占據這種稀缺的資源,甚至認為的給予資源設置稀缺性來促成交易,保證商業的持續性。時刻警惕商業套路和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從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世界,超越自身無序的直覺判斷和一直以來常識性的誤判,獲得持續的商機洞察力。2019的互聯網下半場,競爭還在繼續,留給創業者的機會看起來沒那麼多了,迴歸商業本質,打造你的稀缺性門檻,並持續迭代,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