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價值的趨勢正崛起,社群就是私域流量,社群拼團就是私域電商

自從知名財經作家、知識經濟代表人吳曉波跨年演講中提出“私域電商”的概念,越來越多的報道、活動、平臺上線等都反覆提及“私域流量”一詞,種種跡象表明私域電商、私域流量開始大行其道。

社群拼團作為私域電商的表現形式之一,已經成為行業最火爆的風口。此次517閉環會之所以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追捧,在於落地薈提早一步發覺私域流量的聚合之間隱藏著巨大商機。因此我們不得不闡明私域流量的定義、流向及整合的意義,從而探明行業變革的方向。

1.私域流量如何定義?來自哪裡?流向哪裡?

從本質上來講,私域流量代表信息時代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徵,每個人都是自媒體,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粉絲或私域流量。因此信息在個體去中心化的同時,會形成一個個節點,由此節點化的信息鏈接方式推動私域流量的形成和界定。

最有價值的趨勢正崛起,社群就是私域流量,社群拼團就是私域電商

  • 其一、概念的本身代表行業的演變與進程。

概念的內涵都是一個框架空間,微商也好、私域流量也好都隨不同時間、地點及行業的演變,而發生變化。比如517閉環會提出微商3.0模式——社群拼團,因此微商的內涵與外延也一直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的進程而改變,私域流量作為全新的概念也在不斷演變。

  • 其二、私域流量首先是與公域流量相對應的概念。

公域流量指的是被平臺壟斷或賣家無法私有化的流量,流量的湧入與分配權在於平臺,打個比方某寶公域流量猶如長江水,但要從千家萬戶門前過,就需要直通車、鑽展、關鍵詞引流等等,隨著流量費從十幾元數年來攀升至100-200元,而且每次交易都難以留存客戶,復購極差,這是公域流量的因此有關流量的焦慮遍及各個領域。

現在大家每收到一個快遞包裹,往往會收到一張紙條,上面寫點贊、賣家秀、加微信等等,獎勵五元等等,店小二已經有意識地引導、搭建私域流量,以便低成本復購,這是一個普遍的行為。

  • 其三、從微商的角度講,微信的十億用戶就是一個公域流量,抖音、快手的月活量都是一個公域流量的概念,如何轉化為私人微信號,通過私人微信號更高效率地帶貨、轉化,這是微商關心的核心問題。

2.關於私域流量的幾種歧義

最有價值的趨勢正崛起,社群就是私域流量,社群拼團就是私域電商

  • 其一、私域流量就是微商高級一點的說法,其實是一回事。

對於微商來講,怎麼解釋都是一回事,不用花腦筋。但對於非微商來講,私域流量不是一個收割邏輯,而是一個經營邏輯。

這種解釋忽視的是微商不斷迭代和升級,微商1.0囤貨模式進化到微商2.0社交電商平臺,到微商3.0社群電商,微商也在電商法頒佈後與時俱進,不應總是以有色眼鏡看微商。社群實際上就是把客戶社群化,把粉絲進行聚合的一種手段,社群拼團實際上早就已經脫離了帶有爭議色彩的微商,而形成一種更為高階的業務模式,不僅可以融合微商,也可以融合電商、實體店甚至社區團購。

  • 其二、微商等同於個人微信號。

個人微信號、微信群是私人流量的主要載體,但隨著抖音、快手的快速崛起,私域流量已經擴展到社交平臺,如小紅書、B站、微博、快手、抖音等,各個平臺的屬性、定位不一,觸達的人群和粉絲也不一樣。

  • 其三、大公司如何孵化私域流量。

很多公司微信公眾號、企業微博都有10萬+以上的粉絲。但非常有趣的是如果賣貨、知識付費等通過企業公眾號的轉化並不理想。

吳曉波坦誠自己已經有意識的經營私域流量,雖然“吳曉波頻道”有400多萬粉絲,但180元付費會員有60萬,1800元全打包的付費會員並不踴躍。只有加私人微信號的粉絲,付費買單的幾率才成倍增加。目前“吳曉波頻道”的粉絲都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加主編的個人微信號,這種私域流量的引流轉化效果會成倍增加。

因此很多企業已經有意識的推出虛擬個人IP和指定個人IP,如新榜的榜哥、榜妹,有車以後的磚叔、番茄哥、二胖等,至於微商就不用多言,每個微商都高度重視自己的IP人設,毋庸與言,定位精準的IP人設對於吸引用戶、增強用戶粘性以及轉化非常關鍵,人與人的互動、鏈接非常重要。

3.私域流量的運營成為東西方不同商業模式的較量

私域流量的運用為越來越多的跨境出口電商平臺所重視,各種直播、視頻、KOL、網紅博主等方式被廣泛運用,私域運營更多的出現在亞洲的電商平臺上,成為東西方不同商業模式的較量。

如何在跨境電商平臺經營私域流量,這是大家熱衷的方式。比如1.2億用戶的Joom已經向賣家開放博主、網紅營銷功能,速賣通不僅上線AliEpressLIVE頻道,還將採用更多的網紅、KOL等方式。另外抖音、快手也在加緊海外擴張進程,抖音海外版TikTok已經擁有5億用戶,其中大約40%來自海外。通過網紅直播、短視頻等內容輸出方式便於打造個人的私域流量池,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流量體系,為平臺的店鋪轉化變現服務,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最有價值的趨勢正崛起,社群就是私域流量,社群拼團就是私域電商

說來說去,私域流量的轉化變現需要在平臺上得以體現,這是私域流量讓人擔心的一面。一旦賣家擁有足夠的私有流量,而變現放在其他平臺,這是目前各大平臺非常忌諱的後果,相當於小姐姐紅了,還常常跑出來遛彎,跟客人天天在一起,這是當家的說不出口又擔心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的購物搜索邏輯與國內的不太一樣,對公域流量的分發更偏向於有動銷力的產品,而不是簡單的競價排名。

目前私域流量的興起才剛剛興起,最終的形態以及對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造成多大的衝擊或變革,還沒有定論。

517廣州首屆社群拼團閉環會將展示私域流量的全新勢態與聚合方向,受到業內一致好評。連日來業內大咖紛紛上門傳經送寶、交流心得、商量合作,大有一番“攜手並進、共襄盛舉”的姿態。

最有價值的趨勢正崛起,社群就是私域流量,社群拼團就是私域電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