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擅長:

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在介入性治療、高難複雜支架術及各種肺動脈高壓的診斷方面經驗豐富。同時也常年從事體檢中心管理工作,在體檢方面博識多通。

關於體檢,我們從小到大都不陌生,它是對身體最直觀也是最權威的檢測。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的小毛病也越來越多。但對於體檢,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再麻煩也得去!一年還得多去幾次,萬一要是有點病,早發現早好!”

“沒有不舒服,哪裡都挺好,幹嘛總費勁往醫院跑?體檢費用也不便宜!”

無數案例都證明了,為了身體健康,去醫院體檢非常有必要!

通過體檢不僅可以發現身體的潛在隱患,還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做風險評估,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這些體檢項目要分清!

現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罹患疾病的幾率也在不斷地增加。體檢是發現疾病很關鍵的一步!

大部分人拿著體檢報告時,總是一頭霧水: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比率等指標到底意味著什麼?指標升高或者降低又暗示了什麼潛在疾病的發病信號......

體檢項目通常分為兩大類:

基礎化項目:身高體重、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B超等。

個性化項目:根據個人以往身體狀況,對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進行重點檢查。

其中血常規和尿常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體檢項目,可以說是一個人體檢的基石。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血常規化驗項目:

白細胞總數

白細胞計數在機體損傷治癒、疾病免疫、炎症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升高:可能預示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當白細胞明顯增高,多見於細胞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細菌炎症白血病。

降低:可能預示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等。特別是在用靶向藥物、化療藥物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經常檢查。如果低下來,一定要警惕!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人體內負責運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一種蛋白質。

血紅蛋白降低稱之為貧血。貧血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其中出血性過多是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女性居多,如:月經過多、子宮肌瘤等疾病都會引起出血過多從而造成的貧血。

但如果出現貧血不可小覷,如果出現出血性休克,會危及生命!

此外,老年人也是易貧血人群。如果感到貧血,可以查看項目:葉酸和維生素B12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血小板總數

血小板計數在止血、維護血管內壁完整、傷口癒合、炎症、血栓等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過低可能會引起自發性出血,過高則會出現凝血,易造成血栓的形成。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尿常規化驗項目:

尿蛋白

尿蛋白是提醒肝腎功能的一個關鍵指標,如果出現“+”,不管幾個“+”,建議都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復查。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此外,因為不同職業對健康的影響不同,需要區別對待選擇體檢項目。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有特殊問題的可以一年2次。

現如今,因為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高發態勢,定期體檢對早期防治慢病有很重要的意義!

不花一分錢,

在家就能體檢!

現在去醫院人滿為患,再加上體檢的價格不低。那麼,有沒有不用去醫院,在家就能自我體檢的項目呢?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爬樓梯:

體力、腿力測試:如一步邁兩步臺階的方法,可以測試心肺功能:

如果能快速登上5層樓,說明健康狀況良好;如果能一級一級登上5層樓,沒有明顯的氣喘現象,健康狀況不錯;如果氣喘吁吁,呼吸急促,為較差型;如果登上3樓就又累又喘,意味著身體虛弱,應到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切莫大意!

自測甲亢——手上放紙:

雙手伸直,手指分開掌心向下,取A4紙一張放在手上,雙眼緊閉放鬆。側面觀察A4紙顫動情況:如果顫動明顯,則有可能患有甲亢,今後體檢可以增加甲狀腺功能的檢查。

除此之外,甲亢常見的症狀還有:脾氣急躁、食慾旺盛、體型消瘦、睡眠差等。

體檢前、後注意事項


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腎功能、B超?醫生帶你解讀體檢報告

體檢前:

抽血項目體檢項目最遲不宜超過早上12點,早晨的很多項目要求空腹,但也不必空腹過久。體檢前一晚餐後不要再進食,飯菜宜清淡,不要飲酒、濃茶等。

體檢後:

在體檢後,可根據體檢結果,通過調節生活方式、進行正確的運動、合理的飲食能夠改善體檢結果中的異常指標。

如果指標數值與參數值略有偏差,請理性對待。如果體檢報告顯示結果處於臨界值,可能提示身體處於健康邊緣,在一段時間後,可適時進行復查。

本文來源 安徽衛視《健康大問診》,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圖片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