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做過秦國大良造,爲什麼後來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

一夜黃花


公孫衍很倒黴,生前和張儀是死對頭,政治主張得不到實現,死後功勞又大部分歸了蘇秦。

其實,公孫衍是合縱創始人,張儀是連橫創始人。兩人的影響力用當時人的話來評價最合適: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我們先來看看公孫衍都做了什麼?

為秦國收復河西之地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起來,秦惠文王繼位後,為了立威也為了給貴族們一個交代,商鞅被處以五馬分屍。後來,秦惠文王找到了魏國的公孫衍做大良造。

公孫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後,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自己的祖國魏國,為秦國奪取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對秦國和魏國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歷來都成為兩國的必爭之地,今天成了秦國的,明天又被魏國奪取。

公元前409年,在吳起的帶領下,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並設西河郡。以後秦國再攻,一直沒有攻下來,到了公元前333年,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誓要奪取河西之地。

公孫衍第一次攻打魏國,很順利的就贏了,魏國割讓陰晉之地,秦國向東的門戶開始打開,之後,公孫衍繼續東進,進攻河西要塞,斬殺八萬魏軍,魏軍將領龍賈被俘,魏惠王不得不把整個河西之地都割給了秦國。

公孫衍為秦國立了一大功。

合縱攻秦

倘若秦國乘勝繼續東進,魏國危已,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賄賂公孫衍,希望秦國不要再攻打魏國,於是公孫衍就勸說秦惠文王攻打西戎。

公孫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使得公孫衍後來走上了與以前截然相反的道路。

公孫衍生命裡註定的對手出現了,他就是張儀,張儀對秦惠文王說現在正是攻打魏國的好時機,公孫衍收受賄賂想放過魏國,魏國一旦獲得喘息的機會,肯定又是秦國的一大勁敵。

秦惠文王一尋思確實如此,就重用了張儀,疏遠了公孫衍。

公孫衍不得不離開了秦國,回到魏國做了將軍,面對強秦,公孫衍首創合眾弱以攻強秦的策略,聯合齊國攻打趙國,然後欲促成齊楚魏結盟,但張儀知道後,進行破壞,先攻打魏國,又積極拉攏齊楚,致使公孫衍的合縱三國的目的失敗。

五國相王

公元前323年,在張儀連橫策略下,秦齊楚相會欲商量結盟以攻打魏國。為了達到合縱目的對抗連橫,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即魏國、趙國、韓國、燕國和中山國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稱王,此舉抬高了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的地位(魏韓早已稱王),但這次事件遭到了秦齊楚等大國的一致反對。

齊楚秦分別出手阻撓五國結盟,最後五國不歡而散。

五國伐秦

這次合縱的失敗,直接導致張儀成了魏國的宰相,但公孫衍不甘心失敗,終於在319年,魏國驅逐張儀,公孫衍成為魏國宰相,舉起了合縱大旗,這次的五國為:韓、趙、魏、燕、楚。五國組成五國聯軍攻打秦國。

但五國並不同心,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小算盤,實際出兵攻打秦國的只有韓趙魏,即便這三個國家,到了函谷關,一面對秦軍,便瞬間潰散,根本就是不堪一擊,魏國再次依附秦國,五國伐秦徹底失敗。而在遙遠的秦國的西北部,義渠國卻取得了對秦作戰的勝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公孫衍飽經滄桑的心。

指點義渠

義渠國位於秦國的西北部,雖不算強大,卻一直沒有被秦國滅掉,並時不時跑出來騷擾一下秦國,秦國深以為患。

義渠君有次去了魏國,公孫衍請求面見義渠君,對他說:“如果秦國和東方各國有戰事,秦國就會籠絡義渠;如果秦國和東方沒有戰事,就會掠奪義渠。”

義渠君將公孫衍的話記在了心裡,後來秦國面對東方五國的攻打,害怕腹背受敵,就給義渠送去了大量的綢緞、美女。義渠君會意,直到攻打秦國的機會來了,就領兵攻打秦國,果然收服了部分土地。

五國伐秦的失敗,使得公孫衍被排擠出魏國。又去了韓國做相,繼續他的合縱抗秦,然而東方六國,目光短淺,始終做不到真正的貫徹公孫衍的主張。公孫衍註定會失敗。公孫衍曾在秦國做大良造,為秦國奪下河西之地,卻又收受魏國賄賂,斷了在秦國的政治生涯,後來到了魏國,致力於合縱抗秦。

他抗秦並非出於報私仇,而是出於政治考量:

  •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 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合縱抗秦的策略凝聚力他的心血。
  • 出人頭地,功成名就。

戰國時期崛起的士之一族,沒有祖國的概念,他們只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爭得一方君主的信任,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從而功成名就。


蕭曉四姑娘


原因一:跟縱橫家主張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人才流動頻繁,楚才晉用、魏才秦用,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於諸侯林立,互相牽制,所以縱橫家就有了發揮的空間,公孫衍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縱橫家,顧名思義就是主張合縱連橫戰略,聽起來高大上是吧?但如果深扒他們的主張,其實有點無恥:即以謀略干預各國政治、外交,以達到立足亂世,揚名天下的目的,所以縱橫之學又被叫做亂世之學。

簡單理解就是,縱橫家目的既不是為了天下一統,也不是為了百姓安定,而是在利用亂世為自己揚名立萬,所以他們眼中只有利益。公孫衍於公元前333年任秦國大良造,統領秦軍猛攻母國魏國。被魏惠王重金拉攏後,加之受到張儀排擠,公孫衍又回到魏國,走上了反秦之路。

原因二:跟當時諸侯強弱形勢有關。

公孫衍的主張是合縱,即合眾弱以抗強,在秦國尚未形成對東方六國的壓倒性優勢前,公孫衍的主張在秦國還有發揮的空間,但隨著秦、齊強而趙魏韓弱的格局形成,張儀的連橫策略更加適合此時的秦國東出,因此,公孫衍在秦國受到了張儀的排擠。此時,魏國受到秦國的衝擊最大,因此公孫衍合眾弱抗秦的戰略非常適合魏國。

所以,公孫衍離秦後,始終主張五國攻秦(實際出兵最積極的只有韓趙魏),有被秦國排擠的些許怨恨在其中,但更主要的還是跟當時的諸侯形勢有關,畢竟秦國過於強大。而當形勢再次發生改變時,縱橫家的境況也會隨之改變,如攻秦失敗後,魏國轉而加入秦國連橫,聘張儀為相,公孫衍則出走韓國。此後公孫衍又根據需要,再次回到魏國,但最終死於權力爭鬥。

公孫衍離秦後,為什麼再也沒回到秦國呢?

既然戰國時期風雲變幻,公孫衍可以多次離魏回魏,為什麼唯獨離開秦國後就始終與秦為敵呢?其實痛恨秦國倒是談不上,因為公孫衍的目標是聯合趙魏韓燕對抗東西兩強:秦、齊。但因秦國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所以,已經沒有了公孫衍合縱發揮的空間。


秦皇漢武


公孫衍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和名將,先是在秦國為秦將收復河西 ,助秦破魏,後來又以五國之相率合縱聯軍抗秦與張儀的“橫強”對抗。公孫衍一開始就事秦,而後來又離秦事魏的根本原因其實很簡單不過了,就是秦

國當時的“家底”實在是太薄了,根本支撐不起公孫衍為秦國提出的純軍事戰略。有道是,“君主有鵾鵬之志,征伐頻頻;將士有口腹之慾,捉襟見肘”。



秦惠文王初即位,秦國雖值商鞅變法二十載,不論是土地、人口還是財力,遠不如山東六國。雖然河西一戰斬首魏八萬獲勝,可“殺敵一萬,自損八幹”。長期征伐,以當時秦國的國力,根本支撐不住東出長年累月因征戰帶來鉅額消耗。



時值張儀來秦,提出“東出不惟秦劍,須橫強”的方略,正是基於當時秦國的國情所考慮的。張儀認為,結盟有兩種,結果也有兩種:為止刀兵而盟,今日止明日復,終無善果;為橫強而盟,遠可以取勢壓制強國侵犯,近可削弱鄰敵而取地。



並在橫強的基礎上,以邦交為主握旋於強國,避免與強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以征戰為輔,打痛那些本來就弱,卻不斷糾纏自己不放的弱國,使之斷了不過分糾纏念想,以免長期損耗國力。



張儀提出的方略,正是基於對當時秦國國情正確判斷。也說到了秦惠文王的心坎上去了。可以說,

張儀的方略既考慮到秦國“東出”成效,又考慮到了如何節約“東出”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辦最大、效率最高的事,正是那時尚處於上升階段的秦國所急需的方略。



相比公孫衍的純軍事方略,動則千軍萬馬,死傷則論萬計。這每次動一下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的國家“臺賬”,那時尚未得巴蜀、漢中且後有義渠之患的秦國,根本消耗不了幾回合。

基於這些,大約是秦惠文王改用有外交才能的張儀而棄用具有軍事大才的公孫衍的根本原因。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作為具有號稱“犀首”美譽的當世軍事大才公孫衍,雖然基於國情不被秦王所用,但必為它國君主所向往。由於“犀首”名氣實在太大,所以不管去到哪國都被君主所重視。魏惠王也是基於領教過犀首河西大破魏軍的本領,才重用公孫衍為相。

既為魏臣,必為魏謀。魏與秦為敵,魏臣必以秦為敵。這是人之常情,後來公孫衍發揮自身才能以合縱的方式與秦抗衡也是正常之情,並無任何反常之處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在我看來公孫衍之所以後來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就像古語說的那樣“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既然公孫衍後來沒有當秦國的大良造了,本身就不是秦國人的公孫衍更沒有義務為秦國效力了。更何況離開秦國的公孫衍投奔的國家,此時都面臨著秦國的威脅,公孫衍既然“拿人錢財”就要“與人消災”。所以離開秦國的公孫衍反秦、抗秦也無可厚非。

愛有多深恨就有深,秦國負我我必復秦

公孫衍本是魏國陰晉之人,由於在魏國不受重用,恰巧碰到了剛剛繼位的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此時也剛剛經歷誅殺商鞅不久,手中沒有賢臣相輔,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初到秦國的公孫衍就擔任秦國大良造,率領著秦軍奪取了魏國的陰晉之地,之後又率軍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徹底佔領了河西之地。此時的公孫衍在秦國可謂風光無限,但是畢竟不是秦國人,面對魏惠王的重金賄賂,公孫衍向秦惠文王建議與魏國休戰進攻其他國家。

恰逢此時張儀也來到了秦國,張儀向秦惠文王分析了此時魏國四面樹敵,正是削弱它的好時機,如果現在不及時對付魏國,等它緩過來秦國就再也沒有機會對付它了。秦惠文王如夢初醒,決定重用張儀,對公孫衍也日漸疏遠。在秦國鬱郁不得志的公孫衍只能離開秦國,前往他國效力。秦國給了公孫衍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因為張儀的出現,使得公孫衍在秦國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公孫衍在情感上也“因愛生恨”,自此之後一生抗秦、反秦。


縱橫家的本性,一切皆為己利

對於縱橫家而言,情感必須讓位於利益。從一開始身為魏人的公孫衍為了利益,率領秦軍進攻自己的家鄉陰晉,就不難看出在縱橫家眼裡利益是有多麼重要。既然秦國已經沒有給公孫衍利益了,那公孫衍自然要為給自己利益的國家效率。離開了秦國的公孫衍先後到魏國、韓國效命,而此時魏韓兩國都受到了秦國的威脅,所以正如前文所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此時效命於韓魏兩國的公孫衍自然要反秦、抗秦。


信仰決定了離開秦國的公孫衍必定反秦、抗秦

對於公孫衍這樣的人而言,信仰比利益、感情更重要。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縱橫家有兩大流派,一個是弱國合縱抵抗強國,另一個則是強國連橫瓦解弱國的聯盟。

作為合縱流派的代表人物公孫衍在離開秦國之後,對於自己的信仰更加堅定。為了實踐自己的信仰,公孫衍先後組織了多次合縱聯盟抗秦,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公元前318年爆發“五國伐秦”,可惜最終因為五國國君各懷鬼胎而以失敗告終。

在這之後,公孫衍又陸陸續續組織了幾次合縱抗秦,但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心灰意冷的公孫衍最終從歷史的舞臺中謝幕了。

合縱雖然失敗,但是公孫衍的威名卻載入史冊。《孟子·滕文公下》記景春的諸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煮酒君談史


戰國縱橫家就跟現在的職業經理人一樣,職業就是搞縱橫,到哪個國家,就為哪個大老闆效力。他們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博取政治權力,享受非一般的人生經歷。他們是一群十分特殊的人,沒有什麼愛國主義信仰,只有投機主義。

公孫衍是與張儀/蘇秦齊名的戰國縱橫家,倘若細細分析史料,他的事蹟比蘇秦要可靠得多,是真正的合縱大師。

他是魏國陰晉人,早年生平不可考。陰晉位於河西,是秦魏兩國爭取的重點區域,在歷史上有時屬於秦國,有時屬於魏國,故而這裡的居民國家歸屬感很不強烈,公孫衍也是如此,頭腦裡並沒有什麼祖國的概念。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後,國力大振,東方諸國人才紛紛前來,公孫衍也在這時從魏國跑到秦國,混了幾年後,在軍界、政界聲名鵲起。公元前333年,公孫衍攻略魏國河西的雕陰城,魏師敗績,秦惠王將他提拔為大良造,成為秦國的頭號權臣。

張儀到秦國後,與公孫衍明爭暗鬥,最終擠掉公孫衍。氣急敗壞的公孫衍離開秦國,跑回魏國,魏惠王任用他為將軍。這位縱橫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國之後依然能夠翻江倒海。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國與齊國,公孫衍主導“五國相王”,即魏、韓、趙、燕、中山五個國家聯合起來,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這也是東方合縱運動的開始。

“合縱”成了東方諸侯抵抗秦國的不二法寶。在公孫衍的努力下,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達成協議,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共同出兵,討伐秦國。五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後,秦軍出兵迎戰,聯軍誰也不賣力打仗,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多國聯軍輕而易舉地被擊敗了。

但是,公孫衍並不是一無所獲。“東方不亮西方亮”,東方五國聯合伐秦失敗,公孫衍仍舊導演了一出傑作,策反義渠部落。在函谷關戰役的同時,義渠突然發難,出兵進攻秦國。

義渠王宣佈獨立,率軍隊襲擊秦國。此時秦國的主力兵團都彙集到了函谷關,狗急跳牆的秦惠王臨時拼湊了一支軍隊迎戰義渠軍,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還。在未來數十年裡,秦國一直未能消滅義渠,直到宣太后色誘義渠王,才消滅義渠。因此,總的來說,公孫衍的合縱戰略仍然給秦國予沉重的壓力。

說到縱橫家,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蘇秦與張儀。張儀的歷史是比較可靠的,但蘇秦的事蹟則是雲遮霧罩,戰國策記錄他的事蹟,經不起史實的推敲。公孫衍的名氣不如蘇秦大,但他的史實是比較可靠的,他的成就雖然不及張儀,但仍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君山話史


魏王割讓河西之地後,派人去賄賂公孫衍。公孫衍就向秦王提出,下一步去進攻別的國家。恰巧這時,張儀在秦國跟秦王說,現在恰是攻伐魏國最佳時機,公孫衍讓秦國進攻別的國家 ,實在是誤國之舉。秦惠王被張儀說得猛然醒悟,立刻起用張儀。公孫衍遭到秦國上下排擠,離開秦國,來到到魏國。此時的魏國國力衰退。公孫衍就去拉攏另外幾個國家,只有聯合別國才能抵禦強大的秦國。後來秦國被各國聯軍打得大敗,合縱引起秦國上下的警覺。為防止合縱給秦國的威脅,張儀親自領兵攻打魏國,又拉攏齊楚兩國,成功破解合縱。合縱失敗,公孫衍又去攏韓趙燕中山等四國,發起著名的五國相王。目的是與秦國對抗。此做法遭到齊楚等國的極力反對,五國相王后也失敗了。而後來的幾次合縱抗秦均以失敗告終,公孫衍一生抗秦也為形勢所迫,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阻止秦國東出,秦國對山東六國威脅最大,山東六國也知道不能讓秦國一家獨大,所以只有合縱抗秦,若放任秦國不阻止其東出,那山東六國可能早就被滅了。抗秦為救六國也為天下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