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各抒己見!

[email protected]

——金融電子化


本文選自《金融電子化》2019年03月刊

作者:中國農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 都春光

本文主要介紹了農業銀行針對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痛點問題研發的“微捷貸”產品,並對農業銀行未來的轉型發展作出了進一步展望。


建設背景

1.痛點剖析——傳統模式下金融服務覆蓋面掣肘

近年來,普惠金融事業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等均做出重要戰略部署,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配套政策頻出,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和良好生態環境。各商業銀行對小微金融服務越來越重視,信貸投放力度逐年加大,融資成本在明顯降低,優質小微企業客戶群已經成為銀行進軍的“藍海”。然而社會上反映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情況仍然比較突出。

一邊是監管數據顯示“銀行做得好”,另一邊卻是企業的叫苦不迭。究其原因,筆者認為痛點在於當前小微企業金融覆蓋面仍存在較大不足。有關數據顯示,全國小微企業數量超過了9300萬,其中小微企業法人有2800萬。農業銀行在行業內服務的小微企業數量排在前列,大約有44萬戶,然而這個規模與小微企業龐大群體相比仍非常有限。目前普惠金融只解決了一部分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金融服務的覆蓋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國家大力推行普惠金融的意義所在,只有擴大覆蓋面,更多的企業才能從中受益。

然而,受傳統業務模式以及小微業務本身風險高等限制,銀行信貸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相較幾千萬戶的龐大小微企業群體仍顯得杯水車薪。以農業銀行為例,傳統業務模式下小微企業信貸流程與做大企業的流程基本一致,一位客戶經理最多能管理好10~12個企業信貸客戶。效率方面,線下最高效的小微信貸產品完成審批至少要10個工作日。線下模式要想有效控制小微風險,往往會大幅推高運營成本。

2.金融科技帶來新機遇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一詞躍入人們視野,迅速呈現出爆發式發展態勢。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金融科技使風險控制精確量化成為可能。運用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金融機構可以圍繞客戶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生成“客戶畫像”,並通過多方數據交叉驗證,精準掌握客戶的信用等級與信用水平,識別目標客戶,減輕對強抵押擔保的依賴,同時有效控制業務風險。這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在保證業務可持續的條件下向小微企業和低收入群體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此外,基於大數據分析的資源優化配置,可以使金融機構實現金融服務市場細分和精準營銷,將金融資源恰到好處地輸送給資金需求者,為客戶定製“量體裁衣”式的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

從客戶角度看,隨著金融科技與移動互聯技術的推廣,金融服務實現線上化,客戶可以足不出戶地完成業務辦理,“7×24”獲取金融服務。

此外,以人工智能為內核的機器人應用,可以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諮詢,解答疑問,引導客戶使用需要的金融服務,幫助客戶做出正確選擇。

業務實踐

農業銀行運用金融科技,於2018年8月創新推出了首款全線上運作小微企業法人信貸產品“微捷貸”,為小微企業引入金融活水,培育經濟新動能。“微捷貸”是農業銀行以小微企業及企業主的金融資產、房貸等數據為依據,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為客戶提供可循環使用、純信用方式的小微企業網絡融資產品。該產品單戶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主要滿足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真實合法的流動資金需求。

1.業務流程

“微捷貸”採用全線上運作流程辦理業務,在小微企業接到農業銀行邀請短信後,登錄企業網銀,指定貸款機構和放款賬戶,在線進行業務授權及徵信查詢授權,微捷貸系統自動向企業主發送業務提醒。在企業主收到業務提醒後,登錄個人掌銀接受企業授權,在線進行個人徵信信息授權,填寫申貸信息,提交貸款申請。申請一旦提交,微捷貸系統會自動查詢企業和企業主徵信,並結合企業和企業主在農業銀行金融資產、住房按揭貸款等數據,根據預設規則進行調查、審查和審批,按照客戶評級和授信模型,測算並確定客戶信用等級、貸款額度和貸款利率。在企業主確認審批結果,與農業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後,企業或企業主便可通過企業網銀、個人掌銀等渠道進行自助提款至貸款賬戶。在貸款到期後,系統自動從指定賬戶扣款,企業或企業主也可通過農業銀行指定渠道辦理提前還款。

2.全流程風控

“微捷貸”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踐行數據驅動理念,建立了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客戶准入方面,“微捷貸”業務只面向在農業銀行開立結算賬戶的小微企業客戶,並要求企業在農業銀行具有金融資產、按揭房產或具有良好納稅信用記錄。此外,“微捷貸”要求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須滿足企業工商狀態、企業主信息、歷史信貸記錄、違法失信信息和企業及企業主徵信等14個方面的准入要求。風險監控方面,“微捷貸”採用“線上預警+現場檢查”相結合的貸後管理模式。系統自動對借款企業及企業主的日均金融資產、銷售歸行率、徵信情況等進行在線監測,真正做到風險的早發現、早處置。欺詐防範方面,“微捷貸”通過“黑名單客戶”“反洗錢黑名單”“恐怖融資黑名單”等措施,加強貸款欺詐防範。

3.獨特優勢

“微捷貸”充分考慮小微企業規模較小、缺乏擔保等經營特點,積極運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分析企業及企業主在農業銀行金融資產、房貸等各項數據,對企業進行多維度客戶畫像和全方位評價分析,批量挖掘潛在客戶,科學設計信貸授信模型,精準給予目標客戶授信額度,建立了批量營銷、批量授信和批量管控的小微信貸經營新模式。同時,“微捷貸”首創全線上運作的業務流程,讓數據多“跑路”,客戶少跑腿,小微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在線借款和還款,從發起貸款申請,到貸款資金到賬,僅需幾十秒,實現了小微企業融資的“即需即貸”,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微捷貸”充分利用互聯網不受空間、地域限制的特性,重塑業務模式和運作流程,以移動化、智能化和批量化的經營方式,將小微企業“零散的融資需求”整合起來,將“分散的業務管理”集中起來,完全改變了小微信貸業務運作模式,實現小微信貸業務的批量化、自動化、低成本運營,提升了客戶體驗,為拓展廣闊的小微企業長尾市場,實現小微金融業務商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行路徑。

“微捷貸”採用農業銀行自主研發的普提平臺(BODHI)構建,該平臺踐行產品化和服務化的設計理念,採用組件化管理,引入職責鏈、流程引擎等設計模式,具有分層性、定製化、可維護性高、便捷開發等特點,並具有對外輸出標準、豐富的信貸服務能力。此外,平臺還引入iLog規則引擎、金融大腦等,大幅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轉型發展

農業銀行點多面廣,線下渠道優勢明顯,有利於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周圍的農戶家庭、小微企業、城市社區,充分發揮貼身服務的優勢,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與風控能力。自2017年中正式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以來,農業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將普惠金融服務機構向二級分行以及縣域、鄉鎮分支機構延伸,為普惠服務體制機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藉助130餘項小微特色產品、200餘項“三農”專屬產品,以及為數眾多的個人普惠業務與產品,農業銀行實現對普惠領域客戶的綜合服務,並通過交叉營銷不斷攤薄產品成本、增強客戶粘性。

下階段,農業銀行將更加註重線上業務發展,運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微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覆蓋面。加快搭建全行統一的互聯網小微金融平臺,形成線上小微金融服務的技術基礎,發掘拓展適合線上運作的各類場景,不斷加載線上產品服務,做大規模、做出特色。同時繼續充分發揮農業銀行線下網點人員優勢,鞏固好線下陣地,用線下網點人員彌補線上營銷和風控等方面的不足,實現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相互融合,形成整體合力。




《金融電子化》《金融安防》訂閱方法:

一、淘寶訂閱

1、保存圖片到相冊→打開淘寶立即看得見

2、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複製鏈接在瀏覽器中打開即可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二、下載訂單訂閱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鏈接→點擊下載徵訂單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有疑問可拔打電話:

010-88232440-858 進行諮詢

《金融電子化》新媒體部:主任 / 鄺源 編輯 / 潘婧

實戰丨“微捷貸”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