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關於樓市有說不完的話題,無論它如何詭譎多變,總有人愛之深切,歸根結底還是國人對土地對房子有難解的情結,“居無定所”是老祖宗形容一個人混得不堪的最真實寫照。

高房價的確能創富,但作為一個普通剛需,我反對高房價,更反對中國靠出賣土地融資發展城市的模式。因為高房價透支了城市的未來,掏空了百姓的錢袋子,更讓億萬家庭只能望房興嘆,連首套房的夢想都無法實現;土地拍賣模式不必過度解釋,我們也知道它是高房價的罪魁禍首。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我不止一次說過,中國要想真的從根上徹底拔除高房價,就必須要對土市進行改革。因為目前而言,全國超過九成的城市還是依賴土地財政而活,全年財政收入中土地出讓金佔據半壁江山,在這種邏輯內談地方調控樓市的積極性,談打擊炒房嚴控房價,都是一廂情願的。

財經評論員寧南山曾經說過,人口的增長和聚集從來都是靠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來決定的,讓人口隨著產業發展,資源基於人口配置是最合理的方式。但我們是恰恰相反的,我國主要採取嚴格土地供應的制度——我規定了你這個城市到哪一年發展到多少人,我就只給你那麼多土地!為什麼這麼做?房地產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簡單的說通過土地賺錢。

但近期發生在房地產的兩件大事讓我改變了最初的看法,調控樓市解決高房價,其實未必非改革土地市場罷黜土地招拍掛制度不可。採用各種手段壓制住土地市場,使其降溫,也能影響預期,達到降房價的根本目標: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第一件:火了三年的土地市場降溫了,今年一季度賣地收入下降9.5%!

和高房價一樣,土地出讓金也有兩面性:一方面為地方政府帶來豐厚收入,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及系列民生工程的改善才能穩步推進;另一方面,地價的上漲也直接推高了房價,房價上漲助長賣地衝動,長期以往地方對土地財政產生嚴重依賴,久而久之招商引資等難做低效的工作就棄之不做了,等於自廢武功。

整個3月開發商媒體都在為樓市回暖造勢營銷,當時我就說過,這群人越是喊得猛烈越說明市場沒有轉向,市場真正火的時候你不會看到這麼多營銷宣傳鋪天蓋地,因為大家都在忙著買房賣房,開發商那個時候也不需要撥出額外的營銷宣傳費用,因為完全多此一舉。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我還記得當時媒體曝光最多的就是土地市場大熱,蘇州、安慶、徐州、廣州、杭州、泰安、合肥、濟南等“地王”捷報頻傳。

但是等到4月份一季度數據出爐的時候所有人都傻眼了,感覺智商不夠用了:今年一季度賣地收入下降9.5%,火了三年的土地市場迎來了最大幅度降溫!“搶地潮”輪番上演是假,幾十家開發商哄搶一塊優質土地可能是真。因為從數據上來看,全國土地市場交易依舊沒有扭轉去年第三季度的下滑態勢。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此外,單拿2月份數據來看情況更糟糕,2月40個典型城市各項指標四連降:土地成交建築面積同比下降29.4%,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下降27.5%,土地成交溢價率下降12.1%,土地成交均價同比下跌11.3%!

我認為出現這種局面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穩地價”是中央對2019年調控樓市定下的主基調之一,各地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們看到近期合肥、武漢直接出手對土市進行干預了:合肥對熱點區域濱湖新區實施“限地價”,地價不得高於17100元/㎡;武漢更乾脆,規定三年內房價、地價漲幅不得高於5%;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第二,房企融資環境尚未改善,開發商缺錢拿地熱情並不高。雖然今年市場整體融資環境變好,房企通過發債、銀行開發貸等可獲得大量資金,但也僅限大型房企,中小房企依然很吃癟,某房企投融資部門高管透露,他們的融資成本依然超過10%,遠高於大型房企的6%;

第三,調控高壓,限價高懸,開發商利潤被嚴重壓縮,加之成交量大降,很多地產商回款壓力大疊加償債期將至拿地越來越謹慎,實際上現在不是土拍最冷的時期,去年三季度全國各地流拍大潮湧起。

很多人可能要說,供地少了,房價應該上漲才是。我要糾正一下,一季度的確供地面積少了,但是土地價格也下跌了。而且這不能算是全年的量,每年國家對每個城市供地都有要求,該供的土地一塊都不能少,一季度成交面積少了,未來二三季度會加大供應量補上,從15年至今,每年供地量都是增長的。

不管什麼原因土地市場降溫了,這是事實,地價降溫的作用很快會傳導到到房價上,這也是必然的。所以,未來不管開發商和中介如何煽動,作為剛需的我們能看清這個基本面就沒必要驚慌。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第二件:自然資源部要求,住宅用地消化週期三年以上停止供地!

為了保持住宅用地供應穩定,引導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用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然資源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19年住宅用地“五類”調控目標制定實施工作:消化週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至18個月的,要適當減少供地;18至12個月的,維持供地持平水平;12至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並加快供地。

何為城市土地儲備去化週期?易居研究院給出的定義是:當月土地儲備總規模/過去6個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積平均值。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這個信息被很多媒體和專家忽略了,但是我覺得其信號意義不亞於上述“今年一季度賣地收入下降9.5%”的消息。

官媒放出新聞時也是著墨於“消化週期超過三年的停止供地”,實際上在我看來這個消息的重點在於消化週期在“6個月以下”和“6-12個月”要求增加供地。

我查閱資料後發現,全國截止至18年11月底,全國土地儲備去化週期高於三年的有張家口、石家莊、肇慶、漳州、九江、贛州、鄭州、徐州、岳陽、桂林等十城,毫無疑問需要如此久才能去化,這些城市的確是要停止供地了。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那麼哪些城市需要加大供地呢?根據任澤平團隊發佈的報告,從可售庫存看,2019年3月,一線、二線、三四線樣本城市庫存去化週期分別為11.7、10.5、11.4個月,簡言之,這些城市都要增加供地。尤其是安慶、三明、杭州、西安、南京、重慶等地,應該加大力度供地。

前所未有!樓市調控出新招了,降房價剛需這次值得期待

這對剛需來說,真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為何?減少供地的只有10個城市,但是相應的需要加大供地的城市至少30+。加大供地就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新房可以入市,有助於緩解供需不平衡。加上現在開發商拿地不積極,地方政府又有加大供地的要求,則地方為了促成土地交易勢必會做出讓步,比如降低拍賣價、減少附加條件等。

但是同樣的問題落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身上,他們恐怕就笑不出來了。我們都知道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三四線城市銷售壓力就加大了,一方面棚改作用力消失了,另一方面本地需求被掏空了。眼下很多三四線房企都在醞釀撤離,房價岌岌可危,控制供地節奏地方還能穩住局面。自然資源部突然要求加大供地,形勢就更加不利了。

其實回過頭來看,中央推陳出新開始從土地源頭上下功夫調控,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市場的確有回暖趨勢,但為了大局穩定,肯定是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調控也就勢在必行;第二,從兩年多的調控經驗看,限購、限貸、限售等手段都是堵,見效不明顯,唯有從土地端發力才是釜底抽薪之策,也是最好的控預期辦法,如果把未來幾年的地價和房價空間都限死了,那大家對未來三年房價大幅上漲的預期也就徹底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