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開啟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二曲線”

金融科技在供應鏈金融中的角色有兩個。一是產業信用的傳遞者,金融科技可以讓信息更為透明,從而將供應鏈中企業創造的信用進行更高效的傳遞;二是金融生態的促進者,金融科技可以更好的警示風險,並更加便捷連接多方,從而促進資金的流動。

第二曲線▼


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開啟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二曲線”


中小企業融資之殤

“中小企業融資難”,依然是2019年兩會的熱點。政府工作報告中12次提到“小微企業”,其中6次是關於融資難,可見政府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關注、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注。

然而,中小企業因生命週期短(平均不到3年)、信息不透明(90%無正規財務報表)、缺少銀行認可的抵押資產等原因,在正規金融低風險偏好和貸款風險定價未完全市場化的背景下,其融資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

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開啟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二曲線”

究其原因,一是長尾端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信息並未連通,互相信息割裂,未建立一套互信機制;二是線下操作和紙質憑證流轉效率低、欺詐風險高、審核難,造成核心企業信用難以實現多級穿透覆蓋;三是下游經銷商風險確實高於上游有核心企業“兜底”的風險。而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區塊鏈、大數據、AI和物聯網等技術在供應鏈體系中的逐漸應用,將構建起一個智能化供應鏈金融生態,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的2.0變革,有望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第二曲線。

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開啟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二曲線”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強調“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而這些科技在與供應鏈產業各環節的逐漸融合過程中,為開展智能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歷史新契機。從本質來看,金融科技不是產業信用的創造者,真正的信用創造者是供應鏈中的企業本身,但是金融科技可以作為產業信用的傳遞者,通過技術讓信息更為透明、讓企業信用在供應鏈體系中傳遞,更好的給各方防範風險。

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帶來了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和服務範圍的變革,呈現出三大價值:

1

拓展參與金融機構範圍。

智能供應鏈金融平臺,一是通過雲端供應鏈系統,為中小銀行低成本的供應鏈金融系統和產品解決方案,大幅降低中小銀行參與供應鏈金融的門檻,彌補中小銀行的人才、系統短板;二是通過智能互聯的供應鏈金融網絡,鏈接起各地中小銀行,構建起覆蓋全國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中小銀行可以組團承接供應鏈金融服務或參與大型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服務於所在區域的鏈屬企業。

2

拓展覆蓋核心企業範圍。

智能供應鏈金融運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科技手段,打破了各層級之間的交易壁壘,重新定義了“核心企業”,眾多的大型地區性、地方性優質企業、骨幹企業甚至B2B、B2C平臺將成為新的“核心企業”。藉助智能供應鏈金融平臺連通、互信、穿透等特點,對這些新“核心企業”的鏈屬中小企業的風控,將不再僅僅依賴於“核心企業”的信用,而是進一步引入終端零售、物流、水電煤、稅務、企業主信用等多維數據,對中小企業進行全方位風險畫像,實現中小企業風險的精準定價。

3

拓展服務中小企業範圍。

智能供應鏈金融平臺一是拓展了核心企業的範圍,從而將更多的中小企業納入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範圍;二是拓展了金融機構的範圍,中小銀行的引入,可以提供更多不同風險偏好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更好的滿足供應鏈長尾端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隨著金融科技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以數據驅動、智能互聯、隨時隨地服務的智能供應鏈金融平臺模式,將全面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創造出供應鏈融資的新生態,開啟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第二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