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恩怨情仇

英雄相识

二人本是一个酒色之徒,一个贵胄之后,本没相见的道理。只因秦末失道,群雄并起。刘邦斩白蛇而起,项羽杀太守而起。刘邦带着自家一帮兄弟,并没有扑腾出多大地方。项羽带领吴中子弟随叔父项梁已经英明远播。刘邦不但地盘小,还正好遇到一个叛徒,叫雍齿,这个雍齿受魏人蛊惑,投靠魏国,占据刘邦老巢,丰。刘邦一直没找到办法收复丰,后来听说项家威名,入伙借5000人马,拿下丰。自此,刘邦、项羽常常共当一面,亲如兄弟。直到项梁因轻敌战死在章邯之手。二人眼见形势不利,引兵向东,项羽在彭城西,刘邦在砀。

刘邦与项羽恩怨情仇

哥俩好阶段

兵分两路

这时候,原来项梁同志请来的上司,楚怀王,开始玩了点手腕。本来,这怀王是原楚国王族后裔,楚灭之后,隐姓埋名,成为一个放羊娃。项梁听了范增的主意,迎来做一面旗子号召天下的。怀王在项梁活着的时候,老老实实的,等项梁一死,立马收集军权的同时,分离项家力量。把项羽和刘邦同时封侯。本来呢,派刘邦去攻打秦国,项羽也很想去,要替项梁报仇,怀王和大臣们不同意,正好秦兵围赵于邯郸,赵请兵于楚,楚便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向北旧赵。这时候,楚怀王坏坏的立一个约,谁先拿下关中,谁做关中王。

刘邦一路向西,收拾原来项梁兵败后散落后的力量,再加上刘邦军队纪律严明,很多等待机会的纵横之才,纷纷加入,力量逐步壮大。再有张良的加持,路上基本上没遇到多大抵抗。

项羽这边就复杂的多,估计怀王本来就是要让西路军先入关,哪怕是怀王想让北路军先入关,也是宋义为首,项羽为副将。结果被认为知兵的宋义,救赵路上磨磨蹭蹭,说要秦赵相争,楚军得利,顺便把自己儿子安排到齐国占坑。项羽一是报仇心切,二是看透了宋义这个绣花枕头,三是体会楚军众将士忍冻挨饿的愤怒。于是砍下宋义人头,自己做了北军老大。后来,经历万难,破釜沉舟击败王离,收伏章邯。

刘邦与项羽恩怨情仇

珍重

反目成仇

还是刘邦抢先一步,先进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共同的敌人,秦已经灭亡。关中这个蛋糕,就看怎么分了,天下这个蛋糕就看怎么分了。鸿门宴,只是序幕。但是刘邦,这个时候,已经非常想得到天下,而项羽更像是想逞个英雄就回家。

关中好地方,项羽就是不按怀王约定,就是不给你刘邦。自己也瞧不上,封给三个秦国投降将领,自己去彭城做霸王。哪个跟自己亲近,封哪个做大王。于是,得罪了一批猛人,像田荣,彭越,陈余等等。

刘邦虽被封王,但是被封到汉中,当时算是偏远地区,跟随刘邦的都是华东一带的人啊,冒着生命危险闹革命,结果被发配边疆了。刘邦那是窝着一肚子火,但是实力不济,只能忍着接受。刘项二人,分裂的种子,深深埋下了。刘邦是日思夜想的拿回关中,再争天下,省得再被人宰割,他明白,他最大的敌人就是项羽。项羽则认为局势已定,回家还把怀王赶到湖南,在路上又给干掉。

后来,刘邦趁个机会就靠韩信的计策把关中恢复了,还把齐田荣与他联合的信给了项羽。项羽一看就炸毛了,这个田荣,先是项梁被困时候不救,现在又挑事,在自己眼皮子地下闹事,干他。

刘邦一看,项羽去打老田家,彭城空虚,立马就率兵把彭城占了。项羽呢,立马报仇,带三万人马,把刘邦几十万联军,杀的是,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刘邦几乎被擒。刘邦不但大败,还把老婆和老爷子给丢了,以前的同盟也纷纷叛变。刘邦派遣说客陆贾策反项羽大将英布,对项羽军稍作抵挡,给刘邦带来一线生机。

刘邦与项羽恩怨情仇

一山岂容二虎,大佬翻脸很快的。

力量失衡的斗争

刘邦重新布防,退到荥阳一带,稍稍稳住脚跟。很难抵御项羽的进攻。刘邦想两家和好,以荥阳为界,西为汉,东为楚。项羽本来想同意,不过范增认为应该趁势灭掉刘邦,以防后患。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继续打刘邦。

楚汉之争,逐渐进入高潮。刘邦依据地利,勉强守住荥阳一线,同时分兵韩信向北转东攻略项羽后方。虽然靠陈平的计策离间了范增和项羽的关系,导致项羽的主要谋士郁闷而死,但短时间内并没有减轻刘邦的压力。刘邦败走荥阳随从只有十几人,败走成皋只剩夏侯婴给他驾车。幸亏萧何征发关中粮草和兵员补充,征调韩信人马补充,艰难支持。韩信独挡一面,渐次平定魏和赵。他听从谋士建议,从南面吸引项羽,拉长项羽战线,同时派兵支援彭越,让彭越骚扰楚军粮道。

项羽回击彭越,刘邦趁势收复荥阳,成皋。两军于广武对峙,项羽一箭射中刘邦胸膛,差点直接结束战斗,刘邦假装被射中脚趾,才稳住军心。

局势反转

由于彭越对项羽的后方形成实质威胁,数次断绝粮道,项羽疲与往返。同时韩信攻下齐国,击溃楚国援军,击杀大将龙且,重挫楚军,军力疲弊。刘邦也没有战胜项羽的底气,毕竟被揍的次数太多了,有心里阴影。

两方正在相持不下的时候,刘邦派说客陆贾去谈判,想把老婆和老爷子要回来,没有成功。居然有个未知名的姓侯的书生,成功说动项羽把人救回来了。

再后来议和,楚河汉界,谈好了。项羽就撤了。刘邦也想撤来的。手下谋士建议不要放虎归山,要乘胜追击。刘邦回忆了以前种种狼狈,也觉得现在不追击,将来不定啥时候就被搞死了,于是决议追击。

刚开始追击项羽的时候,因为彭越与韩信按兵不动,刘邦并没有占到便宜。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许以大量封地,彭、韩、刘合力把项羽困于垓下。项羽兵败自杀。

我们看到,刘、项二人这一路,逐渐从兄弟关系变化为两个集团的生死斗争,慢慢脱离了个人情感。这是丛林法则,必须做出最佳的决策。追击项羽,是刘邦当时的最佳选择,换做是项羽,项羽也不会手软。

没有公道的时候,实力充当了公道的角色。历史记住了胜利者的名字,我们无法辨认他们的面目。

刘邦与项羽恩怨情仇

看不清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