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弟子」子夏:博聞強記的“文學大V”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但其中拿到“賢者學位”的只有“七十二人”。看上去“成材率”好像並不太高,不過,鑑於夫子是民辦教育的始祖,辦學的硬件條件有限,一輩子又多在顛沛流離之中,作為“博導”能親自帶出這幫高材生,也是非常不容易了。更何況,這“七十二賢者”中還有夫子親口認證過的“十大大V”,他們就是儒家學派得以傳習的棟樑!

夫子“認證加V”的十大弟子分別是: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今天出場的這位,就是Top10榜上的最後一位——子夏。

「孔門弟子」子夏:博聞強記的“文學大V”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晉國溫地人(一說衛國人),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小孔子44歲,他出身貧寒,也有過從政經歷,當過莒父宰(莒城的小縣令),以擅長文學領域,精通文獻典籍著稱。有多精通呢,因他而誕生的一個成語故事“三豕渡河”,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管窺一斑。

據《呂氏春秋》記載,有一次,子夏在衛國聽到有人在照本宣科說歷史,正口沫橫飛地講道:“晉師伐秦,三豕渡河。”豕(shǐ)者,豬也。這意思就是說,晉國的大軍,靠著三隻大豬,就渡過了湍急的黃河,去攻打秦國。

這過於魔幻的畫面,不少人聽得雲裡霧裡,卻又無從質疑。

子夏立刻就出聲糾正道:“大豬,打住!不對,不對!不是‘三豕’渡河,應該是‘晉師伐秦,己亥(hài)渡河’!意思是歲在己亥,晉軍渡河攻秦。想來是‘己亥’與‘三豕’字形近似,誤讀了!”

說史者急忙取晉書查驗求證,果然。

「孔門弟子」子夏:博聞強記的“文學大V”

(左為“三豕”,右為“己亥”篆書古字)

因此,後人多以“三豕渡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子夏的博聞強記也因此被時人驚為天人,一時名重天下,衛人以之為聖。魏文侯更是以國師之禮待之,向其諮詢國政。

別看子夏只是“孔門十哲”中排的最後一位的“大V”。但在傳播儒家學說上,子夏卻獨樹一幟,功莫大焉。在孔子去世後的六七十年間,子夏辦學成就與影響無疑是最大的。《詩經》《春秋》等五經,都是經他傳授,得以流傳後世。而且子夏關注的問題不是孔子一再主張的“克己復禮”(復興周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世之政,成為了孔門弟子中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故而韓非子稱孔子死後“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將之視為了法家。

子夏這麼重要的一位儒家人物,故事自然還很多,且留待他下次出場再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