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現在的小孩,休閒娛樂最重要的工具,是手機。前些年的時候,還是電腦。

我們小時候,放學了坐在彩色電視機前看電視,就是人生樂事。

拿我媽的話來說,剛結婚的時候,家裡買了臺黑白電視機,一到了晚上,全村人擠到大隊裡,一起來看電視,可熱鬧吧。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後來,逢個重大的節日,鎮上放電影的人在學校放電影,全村老少都過去,看著那一張白布上的人物還會隨著風飄來飄去,小孩子都會拍手叫好。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電影流行過去了,那一陣風一去不復返。如今,只有當國家需要播放一部分宣傳教育片的時候,村裡頭才會重新放電影。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去學校看個電影,也是小孩子圖個熱鬧。

十年前,你會給家裡的老人買個收音機,老人閒下來了收聽消遣。

自己上初中那會,用的是錄音機,後來十塊錢的本地小收音機,然後有mp3,mp4,還出現了mp5。

老人喜歡的,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能讓他收聽外界新聞的收音機。老式的,看起來很普通,很陳舊,卻能從中獲得瞭解世界的信息,這就夠了。

聽聽單田芳,聽聽戲曲,聽聽當下流行的音樂,順便把那些治病的廣告也當回事記在心上,興許萬一哪天,家裡人能用得著。

人老了,總想為家裡做點什麼,卻已無能為力。在收音機前,默默地化成一股想念。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三年前,你會給老人買視頻播放機,插個優盤,存些經典戲劇曲目。老人閒下來了,自己打開視頻播放機,就能觀看。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戲臺子至今仍然是廟會的必備。每個村每年有一次大型的集會。趕集,說的是幾天一次的小集。趕會,指的是一年一到兩次的大型集會。會比集更罕見,所以規模更大,買賣更多,人數多很多。戲就必不可少了。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山西人喜歡聽豫劇,晉劇,川劇幾乎沒有。年輕人還沒到喜歡戲劇的年紀,老年人是戲劇最忠實的觀眾。畢竟,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裡的,老人婦女多。

聽戲,既是村裡給老人的福利,又是老人懷念往事的契機。

以前,我們總覺得年齡大的人,吃的鹽比我們吃的米都多,所以,年齡大的人,在某些方面,總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生活中碰到什麼困難了,總喜歡向大人請教,因為你知道,大人肯定能幫你解決。

現在,三歲的小孩子都能拿著手機玩遊戲,不會字的老人,怎麼也學不會。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小孩子覺得老人給不了自己想要的,大人不再那麼有權威。

一輩子顛簸的老人忽然覺得很無奈。他們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年代,經歷過大饑荒四處逃難的窘境,在一個地方從無到有,全都是靠自己的那雙勤勞的手。

到現在,竟然發現,勞動比不過智能。

從前的小孩玩泥巴,現在的小孩玩手機。泥巴能為小孩提供多少創造性?手機,卻為小孩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所以,現在的小孩,懂得比老年人多,未來,比我們這代人更有成就。

這個勞動比不過智能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