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味道就是家吧

或許,味道就是家吧

我常常想,味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卻使我們魂牽夢繞。

因為母親是居士,吃全素,蔥,蒜,韭菜,雞蛋……也都不吃。走海南之前,我專門買了一口電鍋,行李箱裡又裝了一袋小黃米和白米。十年前去過一趟海南,那裡的米飯和我們這邊的米飯不一樣。想著去了那邊給母親熬粥,煮麵條吃。

到了那邊後,新買的電鍋怎麼也不會用,電按過去三分鐘就斷了,連水都燒不熱。好在母親出了門很隨和,只要沒有肉都能將就著吃。

我們都是面肚子。在海口可以吃到蘭州拉麵,重慶小面, 味道還可以。第一次給母親要了重慶小面,特意跟人家說不要放蔥和蒜,收銀的丫頭特意寫到小票上面給了廚房,廚房端出的小面上面灑了蔥花,雖然母親一個勁說就這樣將就著吃吧,把蔥挑出來就好了。父親卻不幹,非要重換一碗。

或許,味道就是家吧

我覺得父親對母親特別好。那種相濡以沫,雖然不時的滋滋吵吵。母親忌口有三十年了吧,父親離不了肉,這麼多年家裡都是兩套灶具,父親都是自己做肉吃,我們都不在身邊。我總是心疼父親,一直對母親心有隔閡,可是父親卻總是體諒著母親, 我們回去上個灶,他生怕我們拉亂了,這個是你媽的,不能動,那個……

在陵水的那一週,就沒吃過麵。看見面,父親母親遠遠看看人家那做法,就不想吃了,說算了,還是吃米飯吧。我說沒事,要上一碗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了。父親執意不。非但父親母親,我出去旅行很少吃麵。

吃過最好的面,別的面都可以忽略了。

回家的第一頓飯,我和了一團面,沏了素臊子湯,我們都吃的香的。父親說這才是面。

或許,味道就是家吧

女兒從小就喜歡吃米飯,這次回來徹底變了。天天喊著要吃麵,離開家以後,又喜歡上吃家裡的面了。我說她口味怎麼變了,她說,外面啥都不缺,就缺家裡麻麻做的面。

或許,味道就是家吧。那裡藏著綿綿密密的愛,是我們對抗世界和各種誘惑的無形武器。

在車水馬龍之中,下意識的回過頭去,只看到匆匆萬千過客背影,忽然想起那味道……

做一碗家常面吃吧,給自己,給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