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有待深入 破解“裡三層外三層”要有新思

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有待深入 破解“裡三層外三層”要有新思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年業務量佔全球45%以上。然而,有多少快遞包裹,就會出現多少快遞垃圾。近日,中國郵政快遞報社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我國快遞業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衝物(填充物)七大類。其中,膠帶、塑料袋及塑料填充物問題最為突出、汙染最為嚴重。

所幸,國家層面早已開始重視。去年11月份,國家郵政局等10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源頭治理,增加綠色快遞服務產品供給,降低包裝用量,減少環境汙染。前不久頒佈的《電子商務法》也明確提出,“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支持、推動綠色包裝、倉儲、運輸,促進電子商務綠色發展”。此外,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也正式施行。

與此同時,快遞企業也積極響應快遞包裝綠色化。菜鳥推出了綠色快遞聯盟,京東成立了綠色物流基金,致力於探索全供應鏈實現低碳環保、節能降耗。在循環利用方面,順豐、蘇寧、京東等企業均投入使用了循環箱。截至去年底,主要快遞品牌企業電子面單普及率提升至80%,單個快件使用封裝膠帶量減少了25%,中轉用編織袋循環使用率提升了48%。

不過,這僅是國家層面的變革和行業內部的覺醒,且只存在於部分物流配送平臺和企業,“綠色快遞”理念尚未完全融入整個產業鏈。筆者採訪時發現,一些電商賣家仍然包裝得“裡三層外三層”,因為包裝成本始終要比貨品發生破損時的賠付低很多。

要將綠色快遞落到實處,僅靠呼籲賣家增強環保意識還不夠,還需要技術和模式創新驅動,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努力。比如,包裝企業根據電商賣家的貨品體積大小,利用技術創新量身定製綠色包裝材料;電商賣家可根據運送距離不同,給包裹使用厚度不同的紙箱;快遞企業可以通過智能計算,標出哪些商品需要特殊保護,從而給電商賣家吃顆“定心丸”,避免所有商品一律包上厚厚的氣泡墊。

總之,“綠色快遞”理念要推向深入,必須形成自上而下的合力,不僅政府層面要重視,全行業要推廣,而且快遞業全產業鏈更要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如此,才能有助於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才能有力地推動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