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間諜吉川潛伏夏威夷

珍珠港事件前

美國情報機構收到日軍來襲的情報,卻視而不見。

而日軍在蒐集美軍情報上費了很多工夫。1941年3月,吉川猛夫作為日本駐檀香山領事館參贊奔赴珍珠港,開始情報蒐集工作。每隔四天,吉川就會以不同方式路過珍珠港,認真偵察港內軍艦的停泊情況。5月以後,派往珍珠港的日本間諜有200多人,他們利用各種方法收集珍珠港的天氣、水文、地形和美軍基地、飛機、艦艇的部署等情況。

9月吉川收到密令,要他把珍珠港水域分為五個小水域,詳細報告每個水域的活動情況以及當地的氣象情況。10月,日本擔心密碼電報被美國人破譯,派日本間諜中島湊少佐喬裝成船上服務員,搭乘“龍田丸”號來到夏威夷,與吉川交換情報。中島湊通過喜多總領事轉交給吉川一封密信。在一張小紙條中,列出了日本軍令部提出的97個問題,要求吉川在第二天開船前給出答案。

吉川用了一個通宵對97個問題依次答覆。第二天一大早,吉川把答案交給喜多總領事。

東京的密令越來越頻繁,不斷督促吉川報告美國艦隊的情況。吉川幾乎天天在外偵察,有時躲在珍珠港的山崗上,有時在疾馳的出租車中,有時藏在甘蔗田中,一份份報告不斷地送往東京。

吉川用日本人的細微精神,對可靠的每一點滴情報都進行認真的記錄,再把情報用外交密碼發回日本外務省,再轉送海軍。他發報的頻率由開始的每週一次到每天一次,向日本海軍提供大量有用的情報,包括美軍的艦艇停泊以及活動情況,珍珠港美軍飛機的機種和數量,珍珠港的防空設施,等等。吉川猛夫為偷襲珍珠港的成立下了大功。

為了掌握北航線的確鑿情況,10月,日本海軍派出兩掇共4名軍官,喬裝成商人和水手,搭乘途經北航線的船隻到達夏威夷群島的檀香山,掌握北航線的氣象、海情和航道情況。除了派間諜蒐集情報外,日海軍對夏威夷廣播和電訊也加強了監聽。至開戰前,日海軍完全掌握了美軍在珍珠港的防禦設施、兵力部署、艦艇和飛機的情況以及美軍的活動規律,等等。

在二戰前,美國國務卿史汀生“君子不偷看他人信件”的政策,使一戰期間的情報工作陷入萎縮。國家沒有專門的情報機構,密碼破譯由民間研究組織負責。在珍珠港事件前,由弗裡德曼領導的密碼破譯小組破譯了日本的外交密碼。日本的密碼機是利用簡單的打字機鍵盤來操縱轉盤密碼機。日本人購買了德國的密碼機,改造成紫密機。弗裡德曼在密碼破譯員的協助下,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造出一架紫密機。

為了保證突襲的突然性,日本實施了一系列戰略欺詐和偽裝。日本政府借和談為掩護,幾個月與美國官員談判多達幾十次。7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給羅斯福信,表示日美之間不存在談判不能解決的問題,保證絕對不會侵犯英國和美國在東南亞的利益。同時日本關東軍猛增軍隊,並舉行演習,製造日本陸軍即將攻打蘇聯的假象,以此迷惑美國政府。

9月24日,美國海軍通信處密碼與信號科偵聽到日本海軍駐夏威夷總領事館的電報,要求瞭解美艦在珍珠港的停泊位置。此後還截獲多份有關電報,但美國並未在意。

11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從單冠灣啟航駛向珍珠港。

11月28日,日本外務省發給喜多總領事密報:“必要時銷燬密碼及電報。”

美國密碼破譯人員在偷襲珍珠港前6個小時破譯了日本的密碼電報,但仍然沒有引起美國高官的注意。

從12月1日以後,美國情報部門再也沒有偵聽到日本艦隊的活動和位置,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停止了無線電通信,夜間則燈火管制。日本海軍還派出幾艘驅逐艦偽裝航空母艦的無線電呼號,欺騙美國的無線電監聽。

12月7日凌晨6時,南雲的旗艦主桅杆上升起一面Z字旗,6艘日本航母馬上轉向,到達指定地點,機群騰空而起,向珍珠港飛去。半小時後,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得到破譯的情報,命令駐太平洋各地的美軍進入戒備狀態。因為馬歇爾的指令是通過商用電報發送的,沒有急電標誌,9個小時後珍珠港才接到。

此時,珍珠港的美軍正在休假。

7時40分,日軍飛機接到“虎!虎!虎!”的攻擊密令。7時55分,正準備升旗的“內華達”號戰列艦的士兵發現大批轟炸機。爆炸聲響起,熊熊大火中,美軍機場被摧毀,幾百架飛機成了殘骸。

12月7日,當可怕的爆炸聲傳來,吉川剛吃過早飯,他跑到院子中,看見頭頂上掠過的飛機機翼上噴塗著“太陽”,立即跑去向喜多總領事報喜。他們從收音機中聽到“東風,雨”的隱語後,馬上燒燬了密碼和文件。

日本使館中冒出的白煙引來警察,想跳樓的吉川被捕,四個月後,吉川猛夫和喜多總領事等日本外交官被美國政府驅逐出境。

但是,南雲沒有充分利用瓦胡島上的混亂,徹底摧毀珍珠港美軍的海軍基地,也沒有炸燬油庫區。日軍的這些戰略錯誤,加上幸運的美軍航母不在珍珠港,使美國海軍很快恢復了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