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地下長城 抗戰傳奇

地道战:地下长城 抗战传奇

挖聯村地道。圖片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閱讀提示]

1938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之後,停止了對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進攻,抽出大批兵力回師華北,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所謂“治安肅正”作戰,冀中區首當其衝。

在敵人環伺的艱苦環境中,冀中的抗日軍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地道戰這種鬥爭形式。

地道戰在整個華北平原上構築起一道地下長城,讓日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地道战:地下长城 抗战传奇

依託地道戰鬥。圖片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1

埋伏下神兵千百萬

“地道內的民兵不斷的進攻,在村長王玉龍指揮下,村西和河南小畦外援民兵們打得起了勁。槍不斷向敵人打來。偽軍們罵著大街:‘不行就別來,來一次叫人炸一次,這算什麼?’一個偽軍官急得說:‘這個仗不好指揮,古來沒有這種戰術’。敵人被打得迷糊了眼,摸不清情況,他們只有一條上策:向後轉,回白團去。”

這是1945年8月間,《冀中導報》上發表的一篇報道,記載了保定清苑縣冉莊抗日軍民,憑藉地道打退日偽軍一次大規模掃蕩的現場情況。

正是這樣一篇報道,讓我們得以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冉莊,親身體會地道戰的神奇威力。

冀中是指河北省中部千里平原,地處平漢、北寧、津浦、石徳四條鐵路幹線之間,同冀東、北嶽、平西、平北根據地相互配合,形成了對華北主要交通幹線和中心城市北平、天津等地的戰略威懾。可是反過來看,冀中也恰恰處於敵人的包圍之中。

在平原上開展游擊戰爭,一馬平川。對裝備精良、擁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日軍來說更有利。而對抗日軍民來說,困難很多。

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日軍對冀中先後發動了五次圍剿,佔領了冀中的全部縣城和一些較大的村鎮。接著就修公路、建築碉堡,組織偽軍,建立偽政權,企圖控制冀中。

近敵區的幹部和群眾,經常受到敵人的襲擊和騷擾。夏季,他們躲進青紗帳;冬季,就到別的村莊或野外的道溝、墳地躲藏。後來,敵人不僅白天出來騷擾,還常常在拂曉時突然襲擊,幹部和群眾不敢睡在家裡,只好到野外露宿。有的幹部利用地窨、墓穴挖個地洞,晚上睡在裡面,白天出來工作。有些群眾也秘密挖洞藏人或藏東西。

最初挖的地洞,形式簡單,一般是上窄下寬,斜著向下挖,約二三米深,只有一個洞口,能容一個人或數人蹲在裡面,頗像青蛙冬眠一樣,因此人們叫它“蛤蟆蹲”。

冬天,幹部群眾在“蛤蟆蹲”洞裡住宿後,洞內的空氣與外界冷空氣接觸,就在洞口的偽裝物上結一層霜,太陽一出來,會散出縷縷清霧。敵人慢慢發現了這種奇異現象的秘密,就用拉網的方法搜尋地洞,一些地洞被發現了。

於是,人們把地洞挖深並挖成兩個洞口,這就出現了地道的雛形。

雖然這種初級地道在反掃蕩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遭到日偽軍的破壞。這種單純藏身洞屬於被動隱蔽、被動挨打型,許多抗日軍民和抗日干部被捕或遇害。

受挖洞藏身的啟發,當時的蠡縣縣委書記王夫指示,選基礎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條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連,敵人來時便於躲藏。村民們在挖掘過程中也在不斷改進,有的村發明了連環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敵人逼問時領敵人去假洞,藏在真洞裡的幹部群眾趁機轉移。

早期的地道主要作用還是躲避敵人,還不是戰鬥地道。正因為如此,對於地道,剛開始還有不同意見,認為地道是消極對敵。

到了1941年冬季,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形勢吃緊,急需把中國佔領區變為“兵站基地”,並把重點放在華北。日軍認為“佔領區的治安現狀以河北最差”,為此,華北日軍在1942年對包括河北在內的華北抗日根據地共進行了75次瘋狂的掃蕩,其中以針對冀中平原的“五一大掃蕩”規模最大。

面對日軍使用最先進而又最野蠻的戰爭手段,冀中抗日軍民沒有畏縮,用巨大的犧牲和代價粉碎了日軍的大掃蕩,並從反“五一大掃蕩”鬥爭中得到正反兩方面經驗:一方面,地道鬥爭在反掃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日軍在進攻無極縣北侯坊時,八路軍一個連和游擊隊、民兵一起依託地道,先在村外迎擊敵人,使日軍在進村時踏響了地雷;然後又在高房上向敵人投擲手榴彈,最後轉入地道,從射擊孔斃傷敵人百餘人,但日軍卻見不到八路軍、游擊隊的蹤影。

然而另一方面,定縣北疃慘案,十多個村子800多人在地道中被敵人施放的毒氣毒死,反映出地道鬥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地道战:地下长城 抗战传奇

冉莊地道戰遺址。 圖片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2

第二個冀中戰場

冀中地道戰,是戰爭史上的奇觀。敵人也不得不驚歎、認輸。日本侵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滄縣對部下說:“對冀中平原的共軍,雖然多次剔抉,但其地下組織仍然隱蔽於群眾中利用地道防止消滅。一有機會就襲擾,最可怕的是地下還有一個冀中。”

1942年11月,殘酷的戰爭形式要求隱蔽地道均需向戰鬥地道發展。中共冀中區黨委書記程子華在《冀中平原上的民兵鬥爭》中對地道鬥爭給予高度評價,詳細闡述了“地道鬥爭的發展”“地道構築的方式”“民兵與地道鬥爭”等問題,並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使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逐漸形成內外聯防,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絡,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戰的堅固地下堡壘。從此,地道戰在冀中平原成燎原之勢。

1943年春,地道戰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在各級黨組織領導下,在冀中平原,戰鬥地道的構築有組織有計劃地秘密開展起來,並不斷改進創新,使地道成為“四好”(好打、好鑽、好藏、好跑)、“五防”(防水、防毒、防掘、防鑽、防火)、“三通”(天通、地通、院戶通)、“三連”(村落地道、聯村地道、野外地道相連)、“三交叉”(高房、院內、地道火力交叉網和村邊、街道、地道火力交叉網)的整體地道戰陣地。

冀中清苑縣冉莊民兵,就是因為運用地道戰打了許多漂亮仗而馳名中外,他們的事蹟後來被改編成了電影《地道戰》。英勇的冉莊民兵先後作戰157次,其中進行地道戰17次,依託地道進行伏擊、追擊戰鬥55次,共斃傷日偽軍267名。冉莊附近的日軍經過多次失敗後哀嘆:“寧繞黑風口,不從冉莊走。”

地道的功用,不僅限於戰鬥。

抗日戰爭中,我部隊和民兵的武器、彈藥,主要來源是繳獲。但是手榴彈、地雷、炸藥這些武器,卻要依靠自己生產。

有了地道以後,軍工同志就把工廠搬到地道里。冀中六分區就在當時的束鹿縣司馬村地道里設了一座兵工廠,有軍工30名,專門製作手榴彈和地雷等。地道工廠與地面上的建築物連在一起。鼓風爐裝在地面上,鑄造、翻砂放在地道里。煙囪和地上做飯的煙囪通著,冒出的煙和炊煙一起散去。這個廠秘密生產了多年,為戰爭做出了很大貢獻。

環境殘酷時期,我方醫院化整為零,傷病員分散在“堡壘戶”家裡,由群眾掩護治療。有了地道和地洞,人們就設法把地洞改成病房。被譽為“冀中子弟兵母親”的李杏閣,家住安平縣報子營,緊靠敵人據點,她利用地洞先後收養了73名傷病員。

獻(縣)交(河)縣軍王莊黨支部,辦起了一個地道醫院。他們把地上地下結合起來進行了巧妙的設計。這所醫院從1942年夏到1944年秋兩年多的時間裡,共收治了600多名傷病員。

冀中的新聞工作者,能在極殘酷的環境中堅持工作,保障報紙的出版發行,主要依靠群眾、依靠地道掩護。

冀中軍區的前線報社,在深澤縣和安平縣交界處的李莊野外,挖了一個大洞,上邊是莊稼地,下邊放著石印機和印刷器材,紙張分藏在“堡壘戶”家。工人就在地洞裡印報紙。遇有敵情,就把洞口掩蓋起來,人員轉移。

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下,我黨政軍幹部的行動,上級指示、命令的下達,消息的傳播,主要依靠黨組織建立的地下交通網。這個網就是以地道為依託的許多交通站聯結而成的。

往來幹部由武裝交通隊護送,一站交一站,文件、指示由交通員傳遞,一村交一村。每個站都有地洞,與地道相連。雖然敵人監視嚴密,但由於有群眾的掩護,有地道的依託,我們的地下交通網依然高效運轉。

3

人民築起地下長城

冀中的地道,從1938年開始到抗戰勝利這7年多時間裡,無論是地道的種類、構築的方法,還是地道的作戰能力以及地道的各種設施管理,都達到了比較完善的程度。

比如地道高規定為1.3米,寬1米,人彎腰可以行走,迎面側身可以通過,頂部離地面至少一米。

在當時的戰爭年代,挖地道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所需人力、物力是驚人的。據研究者測算,一個200戶的村莊,挖一條500米的地道,要用全村勞力三分之二以上,時間一個月,費用邊幣(晉察冀邊區的流通貨幣)一二千元。

八年抗日戰爭中,全冀中共挖了多少地道,沒有精確的數字。僅到1944年冬,挖成的地道就有1.25萬公里。

這座抵禦外侮的地下長城,也是人民群眾用血肉築起的長城。

挖地道除了消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外,還要解決一系列問題。比如地道的地點和走向的選擇,如何防止塌方,如何保密等。

為了保密,挖地道都是在夜間進行的。從地道里挖出來土,要倒在豬圈、牲口圈、菜地等地方,還要澆上水,路上打掃乾淨,不留痕跡。挖好的洞口要進行偽裝,不能露出絲毫破綻。防毒、防水、防煙的翻板、卡口,地道的各種戰鬥設備,人員進入地道後的組織、通訊、照明、食宿、廁所等問題,無一不是在人民的創造下順利解決的。

維護地道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要防止地道的塌陷,防止壞分子的破壞。有地道的村莊,都成立了地道保護委員會,民兵分段負責檢查,群眾進入地道要持地道證,嚴格檢查不熟悉的人進入地道和控制可疑分子知道洞口。

保護地道,與敵人鬥爭,人民群眾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有了地道,敵人就絞盡腦汁,使用一切手段進行破壞。我抗日軍民用爆炸封鎖、用假洞迷惑、用冷槍射擊,迫使敵人無法接近地道。當敵人迫使群眾說出地道時,不少群眾寧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絕不吐露半點秘密。

1942年4月15日,敵人在白莊遭到我游擊隊痛擊後,援軍趕來報復。一部分群眾被抓到打穀場上,敵人讓他們說出誰家有地洞,誰家藏著八路軍。沒有一個人說話。敵人舉起指揮刀砍死了兩個青年,又拉出第三個、第四個,直到第十五個,都是一樣的回答:“不知道!”

正是人民群眾,用血汗和智慧創造了地道,用生命保衛了地道,鑄起一道攻不破打不爛的銅牆鐵壁。(記者袁偉華)

相關

地道戰的四種精神

地道戰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我軍民廣泛應用。研究發現,地道的分佈範圍大概是北起北京南郊,西到河北省保定中部偏南,東到滄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莊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區。

除清苑冉莊地道遺址外,在北京順義東北的焦戶莊、山西定襄縣西河頭村、曲陽縣靈山鎮郭家莊村、邯鄲峰峰山底村等都有地道遺址。目前,這些遺址已經成為弘揚地道戰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山底村,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最長的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該地道於1942年在原有抗金洞的基礎上挖掘而成,現存地道主巷1626米(9條大巷),復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個,小藏身洞關口6個,陷阱4個,直通枯井的地道2條,通向西山的地道1條,洞洞相連,戶戶相通。洞口設開關蓋、開關門,既能防水、防毒、防火燒,又能防破壞、防封鎖。每個拐彎處都留有槍眼、陷阱、暗洞,灶底、樹洞、水井、碾盤底、野地崖旁,都有偽裝的地道洞口,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戰鬥堡壘,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抗戰時期革命先輩的智慧和偉大創舉。

1965年拍攝電影《地道戰》,劇組在拍攝之前,來山底村體驗生活、蒐集素材達半個月之久。

地道戰研究者認為,地道戰體現了我抗日軍民的四種精神。

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面對日本帝國主義滅絕人性的殘酷掃蕩,人民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以頑強的毅力,以無堅不摧的勇氣,擦乾眼淚,挺直脊樑,前赴後繼,英勇抗擊,保衛了自己的家園,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機智靈活、勇於挑戰、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在敵強我弱又是在開闊平原作戰的極為不利形勢下,沒有盲目應對、固守陳規,更沒有束手無策、無所適從,而是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把握自身優勢,由地上轉為地下,由明轉暗,避實就虛,機動作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體現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

幹群一致、協同奮戰、合力攻堅的團結精神。堅持依靠和發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用保家衛國的共同目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群眾,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全民皆兵、全民參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大公無私、甘心奉獻、舍家忘我的犧牲精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舍小家顧大家,妻送夫上前線,父送兒上戰場,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怕流汗流血,甚至不惜犧牲。(文/記者袁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