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宰相留下的忠告: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這一點!

魏徵是唐朝傑出的宰相,是古代最負盛名的諫臣。魏徵留下了《諫太宗十思疏》,雖然他是向君主進諫,但從中也能讀出傳道、授業、教子的忠告。治國與教子,事雖異,理卻同。

魏徵作為一代名相,心憂天下,不計個人生死得失,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的大業,為歷代為政者之楷模。他所寫的《諫太宗十思疏》可謂字字珠璣,發人深省。字裡行間不僅飽含一片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更濃縮了古代讀書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處世理念。

古代著名宰相留下的忠告: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這一點!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源;思國之安,必積其德。”

試想如果我們培養教育孩子的根本理念不正確,我們怎能期望我們的孩子將來成為棟樑?

當下好多父母一方面對孩子滿懷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另一方面卻用錯誤的理念教育他,引導他,這難道不是“伐根以求木茂”嗎?

我們孩子的生命源頭,如果不高,不清,孩子的生命之河怎能流遠;哺育我們的華夏文明之河如果不通,不暢,我們的民族何談復興?我們雖然受著傳統文化的熏習,可反身自問,我們是在“貌恭而不心服”地緣木求魚,還是竭誠謙沖地擇善而從。

古代著名宰相留下的忠告: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這一點!

斯人已隨明主去,空留書上勸諫文。

我輩若能誡之哉,正人正己終成仁。

魏徵幸遇明主,不僅得以盡展德才報復,更留下了不世的功勳和萬代的美名;太宗幸得賢臣,不僅成就了舉世的偉業,也獲得了青史的美譽和後世帝王的追慕。

反觀我們的教育,良才如不遇良師,也許終成“方仲永”;良師若不遇良才,雖嘔心瀝血,蠟炬成灰,終不免徒勞無功,遺憾無窮;良師若不育良才,定要躬身自省,莫壅蔽懈怠,貽誤他人子弟,終留怨恨終生。

古代著名宰相留下的忠告: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在這一點!

古往今來者,“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願我們皆能時刻銘記這些金句良言,躬身力行弟子之事,竭誠追慕先賢之德。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方能教育出一代有德之才。

本文由河南先鋒教育張賀先生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果您也喜歡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繁星國學,和我們一起走進經典之門!(喜歡這個文章可以點贊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