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識看《古本竹書紀年》

儀識看《古本竹書紀年》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必有緣故!歷史在因緣中演繹;在演繹中出現一個個故事!夕日:舜帝放逐堯於平陽,流放太子丹朱:採取去舜帝八大臣(去八兇):提拔自己(四個人)立四賢。商相尹伊放逐太子“太甲”:後太甲殺尹伊復國執政:從這些故事看,哪裡來的“禪讓”:只不過是儒家給予“美名”。真實歷史也許殘酷,但是歷史本來如此!

儀識看《古本竹書紀年》

《古本;竹書紀年》

黃帝軒轅氏

【原文】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

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pí)四獸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

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

有屈軼(yì)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

【譯文】

黃帝的母親叫做附寶,她看見一道壯觀的閃電繞北斗星劃過,電光照耀原野,附寶心靈受到震撼,她懷孕了。

二十五個月後,附寶在壽丘生下黃帝。

黃帝很弱小就能說話,他長著龍的容顏,而且具有神聖的品德,他能管制各種神而調遣他們。

黃帝命令神龍應龍進攻蚩尤,大戰最有力量的虎、豹、熊、羆四種野獸。

他又命令旱神女魃止住不斷降下的淫雨。

天下安定,黃帝神聖的光華照耀大地,各種吉祥的好事接踵而來。

有屈軼草生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巧言諂媚心術不正的人來到朝堂,屈軼草就會指著他,所以這些人都不敢進來。

【原文】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雲見,以雲紀官。

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

帝黃服齋於宮中,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

【譯文】

黃帝元年,黃帝登上國君之位,管理有熊之國。

這一年,黃帝開始制定朝服的式樣。

黃帝二十年,祥瑞的雲彩出現在天空,於是,黃帝就以雲來命名官職。

出現了祥瑞的的雲彩,赤色南方的雲霧與青色東方的雲霧相連,南方有兩顆星,東方有一顆星,一共三顆星,都是黃色,在天空晴朗時出現在攝提星座,名字叫做景星。

黃帝穿著黃色的朝服在宮中齋戒,在玄扈河和洛水河邊處理國事。這時候,鳳凰聚集而來。鳳凰不吃活的蟲子,不踐踏嫩草。有的停在黃帝宮的東苑,有的在閣樓上築巢,有的在朝堂間鳴叫,雄凰引頸高歌,雌鳳翩翩起舞;麒麟漫遊於園囿之中,神鳥神情高雅,儀態萬方。有像羊那麼大的的螻蛄和像彩虹那麼長的蚯蚓都聚集在那裡。

黃帝是以土的德行而取勝,所以,就以土的德行而稱王。

【原文】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

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於公何如?”

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

召史卜之,龜燋(jiāo)。

史曰:“臣不能佔也,其問之聖人。”

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

霧既除,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jiào)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

《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

【譯文】

黃帝五十七年秋七月庚申日,鳳鳥飛來,黃帝在洛河邊祭祀天地。

庚申這一天開始,天降大霧三日三夜,白天也像夜晚一樣黑暗。黃帝詢問天老、力牧和容成三位大臣說:“這對於國家來說,預示著什麼?”

天老回答說:“我聽說,國家安定,國君一定喜好文化,那麼鳳凰就會到來。國家混亂,國君一定喜好武力,那麼鳳凰就會離去。如今,鳳凰在東邊的郊野中歌唱,它鳴叫的音律符合十二音律中的夷則之律,夷則之律與秋七月相配,象徵著陰氣開始盛行,所以鳳鳥的叫聲與天意相合。如此看來,上天要給您一個嚴厲的警示,您不能觸犯呀。”

黃帝又召來史官占卜,占卜用的龜蓋被燒焦了。

史官說:“為臣沒法佔卜,請您詢問聖人吧。”

黃帝說:“我已經詢問過天老、力牧和容成了。”

史官面向北朝拜說:“龜蓋不敢違背聖人的智慧,所以燒焦了。”

大霧散去之後,黃帝在洛河邊郊遊,突然看見一條大魚,黃帝命令殺掉五牲牛、羊、豬、犬、雞來祭祀,天就下了大雨,七日七夜沒有停止,大魚就游到海里去了。

黃帝得到了圖書,《龍圖》從黃河中浮出,《龜書》從洛河中飄來,都是用紅色的篆字書寫。有人把《龍圖》和《龜書》交給軒轅黃帝,黃帝於是把萬神恭敬地迎接到明庭這個地方,明庭就是今天的塞門谷口縣(今天陝西省禮泉縣,我的家鄉)

黃帝軒轅氏

【原文】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於壽丘。

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hé)百神朝而使之。

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pí)四獸之力。以女魃(bá)止淫雨。

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

有屈軼(yì)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

【譯文】

黃帝的母親叫做附寶,她看見一道壯觀的閃電繞北斗星劃過,電光照耀原野,附寶心靈受到震撼,她懷孕了。

二十五個月後,附寶在壽丘生下黃帝。

黃帝很弱小就能說話,他長著龍的容顏,而且具有神聖的品德,他能管制各種神而調遣他們。

黃帝命令神龍應龍進攻蚩尤,大戰最有力量的虎、豹、熊、羆四種野獸。

他又命令旱神女魃止住不斷降下的淫雨。

天下安定,黃帝神聖的光華照耀大地,各種吉祥的好事接踵而來。

有屈軼草生長在朝堂之上,如果有巧言諂媚心術不正的人來到朝堂,屈軼草就會指著他,所以這些人都不敢進來。

【原文】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雲見,以雲紀官。

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

帝黃服齋於宮中,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

【譯文】

黃帝元年,黃帝登上國君之位,管理有熊之國。

這一年,黃帝開始制定朝服的式樣。

黃帝二十年,祥瑞的雲彩出現在天空,於是,黃帝就以雲來命名官職。

出現了祥瑞的的雲彩,赤色南方的雲霧與青色東方的雲霧相連,南方有兩顆星,東方有一顆星,一共三顆星,都是黃色,在天空晴朗時出現在攝提星座,名字叫做景星。

黃帝穿著黃色的朝服在宮中齋戒,在玄扈河和洛水河邊處理國事。這時候,鳳凰聚集而來。鳳凰不吃活的蟲子,不踐踏嫩草。有的停在黃帝宮的東苑,有的在閣樓上築巢,有的在朝堂間鳴叫,雄凰引頸高歌,雌鳳翩翩起舞;麒麟漫遊於園囿之中,神鳥神情高雅,儀態萬方。有像羊那麼大的的螻蛄和像彩虹那麼長的蚯蚓都聚集在那裡。

黃帝是以土的德行而取勝,所以,就以土的德行而稱王。

【原文】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

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於公何如?”

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

召史卜之,龜燋(jiāo)。

史曰:“臣不能佔也,其問之聖人。”

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

霧既除,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jiào)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

《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

【譯文】

黃帝五十七年秋七月庚申日,鳳鳥飛來,黃帝在洛河邊祭祀天地。

庚申這一天開始,天降大霧三日三夜,白天也像夜晚一樣黑暗。黃帝詢問天老、力牧和容成三位大臣說:“這對於國家來說,預示著什麼?”

天老回答說:“我聽說,國家安定,國君一定喜好文化,那麼鳳凰就會到來。國家混亂,國君一定喜好武力,那麼鳳凰就會離去。如今,鳳凰在東邊的郊野中歌唱,它鳴叫的音律符合十二音律中的夷則之律,夷則之律與秋七月相配,象徵著陰氣開始盛行,所以鳳鳥的叫聲與天意相合。如此看來,上天要給您一個嚴厲的警示,您不能觸犯呀。”

黃帝又召來史官占卜,占卜用的龜蓋被燒焦了。

史官說:“為臣沒法佔卜,請您詢問聖人吧。”

黃帝說:“我已經詢問過天老、力牧和容成了。”

史官面向北朝拜說:“龜蓋不敢違背聖人的智慧,所以燒焦了。”

大霧散去之後,黃帝在洛河邊郊遊,突然看見一條大魚,黃帝命令殺掉五牲牛、羊、豬、犬、雞來祭祀,天就下了大雨,七日七夜沒有停止,大魚就游到海里去了。

儀識看《古本竹書紀年》

黃帝得到了圖書,《龍圖》從黃河中浮出,《龜書》從洛河中飄來,都是用紅色的篆字書寫。有人把《龍圖》和《龜書》交給軒轅黃帝,黃帝於是把萬神恭敬地迎接到明庭這個地方,明庭就是今天的塞門谷口縣(今天陝西省禮泉縣。

黃帝與蚩尤“板泉之戰”為了爭奪“水草豐美”地方!黃帝部落來自北方紅山部落,蚩尤乃龍山部落首領:歷史是勝利者的輝煌!失敗者的墳墓!被美化黃帝,和醜化蚩尤:就是塑造歷史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