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築會說話,鈞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廟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鈞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廟

伯翁廟前

伯翁廟,坐落在神垕鎮的中心。

在神垕人眼中,那是常年行走經過的大廟,是窯神廟,是全鎮諸窯神廟中最著名的一個,至今還存在著,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據《禹州志》載:“伯靈仙翁東會里,可見窯神廟,元延祐三年,鄉人常希重修。”這是文獻記載中最早的一次重修。在明朝弘治年間、清代康熙和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大殿內供奉著三尊主神,中間是土山大王,左邊是伯靈仙翁,右邊是金火聖母。據古書記載,土山大王為司土之神,實為大舜,《竹書紀年》曾有“舜陶於河濱”的記載,傳說舜為“陶者之祖”。伯靈翁,據說是管工藝的神,歷代神垕製陶者皆尊他為瓷窯之神。特別一提的是金火聖母,她是司火之神,是經皇封的一位為鈞瓷獻身的民間藝人的化身,這鈞瓷紅釉色相傳與她有著直接的關係。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鈞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廟

相傳,金火聖母原名叫豔紅,人不但長的美,而且心地特別善良,從小就跟著父親學會了瓷器的造型和燒製手藝。有一天,皇帝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對紅絲硃砂、鮮似雞血、晶瑩透亮的花瓶,十分讓人喜愛,於是,第二天皇帝就下旨讓神垕鎮工匠限期燒製。可當年生產條件落後,鈞瓷十窯九不成,想燒件完整的瓶子都是難的,更別說晶瑩剔透了,鮮似雞血這些條件了。為了不違抗聖旨,窯工們日夜趕工,終於燒出幾件理想的物件送到了皇宮,可皇上一看不樂意了,這燒出的東西跟夢中的東西完全是兩個樣子,於是追加了一道聖旨,十天燒不出夢中瓶,凡鈞瓷窯工,皆滿門抄斬。就在這生死攸關之際,豔紅想到了以身試火,讓自己的血來鑄造鈞瓷紅的辦法,於是在爐火燒到決定釉色的關鍵時刻,她登上窯頂,一頭栽進窯裡,只見窯中瞬間紅光瀰漫、紅浪滔滔。出窯時,一對玉般晶潤、血般豔紅的花瓶亭亭玉立在匣缽之中。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她蓋了廟、塑了像,讓子孫後代懷念她。這就是後來傳說中的金火聖母,傳說是她成就了鈞瓷紅。但經科學實踐中發現,這個說法顯然不科學,其實事情也許是這樣的。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鈞瓷的精神支柱——伯翁廟

從前,神垕鎮住著一位老婦人,領著幾個兒子以燒窯為生。一天出窯時,他們發現燒出了幾件帶紅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而在過去燒的彩瓷中,這種色彩從未出現過。興奮之餘,母親領著兒子連燒數窯,想再燒出這樣的顏色,結果再也沒有出現帶紅紫色斑的瓷品。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時,母親忽然發現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銅屑,就問兒子這些銅屑是哪裡來的。兒子說,前幾天有一過路銅匠曾在此借宿過夜,想必是他留下的。母親猜想:莫非是這些銅屑混入釉中,才燒出了帶紅紫色斑的瓷品?於是她把銅屑配入釉中,結果,又燒出瞭如玫瑰紫、海棠紅那樣美麗的彩釉瓷品。這家人燒出了彩釉瓷品的消息在神垕鎮迅速傳開,遠近窯場爭相效仿。於是,鈞瓷紅誕生了。這個說法也不能算事實,也能算傳說,但銅屑確實是現代鈞瓷釉色中不可或缺的配料之一,也是紅色鈞瓷釉的主要配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