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鬼方、土方、人方,是商代甲骨文中的部族,現在有一些線索,可以粗略知道他們的體質和Y染色體類型。

【鬼方】

鬼方的範圍,向南至少包括陝西北部,北部能夠達到什麼地方,沒有證據,到達外蒙古地區也是可能的。

甲骨文中無“隗”字,只有“鬼”字,但金文中的“鬼”和“隗”通用,可以看出商朝甲骨中的鬼方就是後來西周金文上的隗。

這裡要更改一下我原來的一個觀點,我原來認為橫北倗國為商族,這個是錯誤的,主要是受到倗國俯身葬方式的迷惑,橫北墓地人群顯然是隗姓,就是鬼方後裔。

鬼方先是為商人所敗,後來又為周人所敗,最後成為周武王幼子唐叔虞(晉國)封國中的隗姓,鬼方是商人和周人共同的敵人,應該是一個種族上與東方部族差異非常巨大的部族,個人猜測其常染色體可能具有西部歐亞的成分。

【商】《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竹書紀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鬼方有兩個可以參考或者比對的古代遺址數據,一個是橫北倗國墓,一個是寧夏彭陽墓,這兩個墓地都在鬼方的活動範圍內。

可以比較肯定的是,鬼方的主要Y是Q1a1a-M120,橫北墓和彭陽墓都是證據,也就是說Q1a1a-M120進入黃河流域不會晚於3500年。

Q1a1a長什麼樣子呢?現代測出Q1a1a的人是下面這樣的: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馬姓,閩南漳州人,Y-DNA:Q1a1,mtDNA:F1a。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遼寧漢族,祖籍河北,Y-DNA:Q1a1a

【土方】=夏

土方的分佈範圍至少包括山西北部,土方和夏的關係良好,曾協助大禹治水,卻是商人最強大的敵手,商朝出兵次數最多,用兵人數也最多,但最後被商徹底打敗,成為商的北土。

【夏】《詩經》“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楚辭·天問》:“禹降省下土方”。【商】甲骨文中: “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共人五千伐土方。”土方被征服後,武丁常常視察,“王省土方”。

從土方存在的位置和存在的時間看,夏朝初期(大禹)就有,商朝中期(武丁)衰敗,只有夏家店下層文化時間上和土方的時間完全切合。

夏家店下層文化有兩個遺址,一個是蔚縣三關,一個是大甸子。其中蔚縣三關為3個O2-M122,大甸子為三個O2-M122,兩個N*(xN1a1),夏家店下層文化人群是中原北上人群(O2-M122)和遼西當地土著的混合,但混合比較溫和不徹底,其中南部以O為主,越往北保留的N越多。

注意了,土方可能就是夏,土方由N 和O組成。

N長下面這樣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山東泰安漢族,王姓,Y-DNA:N1c1a,mtDNA:F1a1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山東漢族,Y-DNA:N1b1a1a。

【人方】

甲骨文中稱人方或夷方,人=夷,周代只稱為夷,範圍在山東東部、江蘇北部、安徽一帶。

目前沒有任何古代遺址的Y染色體數據可以參考。

個人認為,從時間範圍和地理範圍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嶽石文化,其單倍型最大的可能性是C2c1-Z1338。

目前零星證據看到,C2c(原稱C3南支)在商代(BC1500-1000)曾經存在蒙古地區,考慮到嶽石文化是一支來自北方的入侵青銅文化,我個人認為其成分屬於C2南支Z1338,而且嶽石文化的分佈核心範圍的山東東部、南部,C2南支佔山東東部現代人口的比例可以達到30%以上,都是證據。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關姓,黑龍江哈爾濱人,漢族,Y-DNA:舊C3*-M217

鬼方、土方(疑為夏人)、人方的Y染色體

許宏,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舊C3a。

Y染色體和個體外貌體質不是必然的關係,但與群體種族特徵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常染色體決定長相身高智力,常染色體是單倍群的載體。它是由族群內父系母系單倍群構成決定的,也是族群內父系母系代代混血而成的共同特徵,有別於其他族群。它不是不變量,隨著族群單倍群構成不同而變化,又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一般地,自然環境數萬年內很少發生明顯的變化,常染色體不會發生明顯的突變。單倍群是相對不變量,可用來標記數千年前的祖先來源。

例如,維吾爾族的長相體質之所以和北方漢族有明顯的差別,是因為維吾爾族群內父系母系單倍群構成和北方漢族大不相同。前者父系R1居多,母系H\\U居多,而後者父系O3居多,母系D居多。北方漢族與南方漢族體質上有較大的差別,主要是因為母系差別較大,遺傳因素的作用明顯大於後天環境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