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在屈原的《天問》中提到的昏微到底是誰?

上甲微,子姓,名

(一名“昏微”),字上甲。王亥的侄子,王恆的兒子。商部族的第九任首領。《史記》卷三“殷本紀”有提到他,但沒有詳細記載其事蹟。其母在甲日生下上甲微,但目前已無法查到其生日是何時。後來,其母依照在其生日的天干來命名其字為“上甲”。之後,凡是商部族一生下孩子的時候,都依照當天的天干來取孩子的名。像是商湯在一生下時,被命名其號為“天乙”(甲骨卜辭中作“大乙”),是因為當天是乙日。但這證明不見得商部族一出生孩子,一定要以當天的天干來命名其名,有時可以因此命其號。屈原在《天問》中稱“上甲微”為“昏微”。按吉城《天問甄微》之說,“昏”並非“昏庸”,而是指上甲乃“昏時”所生。殷人以時、日取名,自干支外,若冥、若昌、若發、若旦皆是,微蓋以“昏時”生,故曰“昏微”,省言則曰“微”。

在其伯父王亥在有易被殺及父親王恆前往有易國之後的第四年,人民確認王恆已經失蹤,就擁立上甲微為新一任殷商族首領。夏帝洩十六年,上甲微為報“殺伯辱父”之仇,而借河伯族的軍隊來討伐有易國。在過黃河時,有易族人沒有阻截,反而讓他們順利地渡過。軍隊渡河之後,有易君綿臣趕緊派遣一位使者,向上甲微說明王亥被殺及王恆失蹤的情況。然而上甲微對此半信半疑。但考慮到事情已經木已成舟,而遂斬殺使者且下令進攻。進城之後,上甲微開始派人尋找王恆的蹤影,結果確定是失蹤。這使上甲微失去理智,放縱軍隊進行屠殺,來發洩其的憤怒。而有易君綿臣已經戰死,所以上甲微決定把有易國土納入商的版圖。在微薨亡之後,由“報乙”即位。(《史記·殷本紀》中說:“微卒,子報丁立。”而按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的考證,認為接上甲微之位的是“報乙”。)。

商朝建立之後,歷任君主為了紀念祖先的功勞,而對之進行祭典。其中,對上甲微的祭祀特別隆重。武丁在位時,就曾經為上甲微而舉行一場祭祀典禮,並且向他報告目前的國家情況。甲骨卜辭也說,上甲微時常受到商人之報(祭祀)。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眩弟並淫,危害厥兄。

何變化以作詐,後嗣而逢長?

—— 屈原

雖然其人品可以與他的祖父、父親媲美,甚至可以跟春秋時代的秦穆公相比,但是無法比上智人的性格,且個性仍然有一些缺陷。在討伐有易國這件事可以知道,雖然有去思考局面,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可以說十分自私。為了報仇,而豪不猶豫地放縱自己的軍隊屠殺一些無辜的百姓,表現出了公報私仇、殘忍又激動的一面。另外,大膽與自己的胞弟共同與一位婦女私通,呈現出淫亂的性格。且在最後被胞弟陷入危機,表達晚年的他已經變得不夠嚴謹。

對於上甲微的評價很多為正面的,但終究也有少數為負面的。展禽在批評臧文仲祭祀爰居時,舉例一些過去的聖賢,其中他肯定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在《今本竹書紀年》中,認為他是把原先勢力衰弱的商國恢復成強大勢力的中興君主。另外,班固在《漢書·古今人表》中同時把上甲微、其祖父冥和伯父王亥列在“中上”這種人品,但這也表示他比智人的人品還要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