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仍然很小。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地盤"朝秦暮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佔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為了解決自己的糧餉問題,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盜墓這個古老的行當上。眾所周知,西漢中期,經歷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的繁榮使得當時厚葬成風。這也就為曹操偷墳掘墓,盜取金銀財寶以充軍餉提供了條件。"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類專司盜墓的官職在曹操的軍隊裡便應運而生。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曹操之時,摸金校尉乃從正規的軍事編制。曹操之後,盜墓者皆各自為政,同行之間並無師徒之分,凡以摸金之法盜墓,均為摸金校尉,摸金校尉多以個人行動為主。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話說西晉時期,一位自己單獨行動的摸金校尉在一次行動中費盡心力進入了中原地區的一座古墓,但是他在整座古墓中並沒有發現金銀財寶,只有那滿滿的竹簡。這位摸金校尉氣的大喊大叫,不過此人也並非等閒之輩,他順手撿起了一本竹簡,看過之後他瞬間震驚了。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這竹簡上究竟記錄了什麼內容,這個不為所知,單從此人看過之後的反應來分析,竹簡上面的內容肯定是驚世脫俗的。出來之後,此人把這些竹簡呈給了當時的皇帝晉武帝,晉武帝剛開始對此不以為然。直到有一天晉武帝司馬炎翻開竹簡,僅僅看了少許他就眉頭緊鎖,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從史料的記載中發現,那本古書中記載的東西是顛覆人們認知的,這書中記載的歷史事件與漢儒經典相比,太過於異類。書中所說舜帝的即位並不是通過禪讓得來的,當時舜手握大權,囚禁了堯帝的兒子,逼迫堯把帝位讓給自己。這種說法對於把“堯帝禪位給舜”這一聖人化的儒家來說,簡直是異端邪說。不過當時的晉武帝還是讓人把這進行了編譯,最後做出了《竹書記年》這樣的鉅作。但是結局還是十分令人惋惜的,也許是《竹書記年》與儒家價值取向背道而馳,在那個封建社會時期,儒學被推為正統學說,《竹書記年》的下場或許早已被註定。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摸金校尉進入一古墓,被一本古書所吸引,書中內容令皇帝都震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